成功的定義和要素

  美國文學家、思想家愛默生這樣說:能夠時常大笑並且心中充滿愛;能得到智者的尊重和兒童的喜愛;能贏得真誠的評論家的讚許並能忍受虛假的朋友的背叛;能欣賞美;能看到他人的優點;能付出自己;能把世界變得更好一點——不論是以一個健康的孩子、一個花園小路、還是一個由你而得到改善的社會狀況;能以無比的熱情玩過、笑過、歌唱過;能知道哪怕只有一個生命因為你的存在而呼吸得更容易一些——這,就是成功了。

  成功在每個人的心中有著不同的標準和評價,因此也就無所謂比較級。但是所有的成功都有相似之處,而所有的失敗卻各有各的因由。因此關於成功的話題依舊有反覆思辨和推陳出新的空間,以及不斷歸納總結的必要。

  美國成功學家布蘭德在《一生的計劃中》如是說:成功的評判標準不是你成就的大小,而是你竭盡所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天賦。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為成功定義:“成功就是一個人事先樹立的有價值的目標,被循序漸進地變為現實的過程。這一過程,因平衡得以堅固,因信念而具有意義。”

  由此可看出,成功包含了三個主要的因素,即:方向感***目標***、平衡及信念。筆者認為這有因果、有過程及明晰的限定條件的定義囊括了一些共通的哲理。

  方向***目標***的確定,必須要以價值為支撐。我們可能成不了偉人,但我們仍然能在卑微的皮囊裡存放一顆同樣偉大的心,並且竭盡所能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現實生活中,人們把金錢、權利、名聲作為迫切追逐的目標,並以得到此三者作為成功的評判標準。誠然,現今不再是以貧窮、位卑為傲的荒謬年代,成功的代名詞也多半需要這些元素的參與,但是如果只注重這些方面,以自我為中心超越以價值、原則為中心,這樣所謂的成功必會有所缺失,甚至不會長久。

  《一生的計劃》中舉過一個例子,20世紀初,美國最有金錢、權力的九個人在芝加哥的堤岸旅館聚會。25 年後,他們個個卻身敗名裂,不名一文。興衰沉浮是歷史的必然,誰也難保自身的成功能四季常青。

  對於以價值為方向的人,貧寒不會是他過不去的坎,卑微永遠也不能植根於他的心中,只要他還有氣息,一切就都還存在可能。而財富、權利和名聲則是他施展抱負,創造價值和永恆的臂膀,因此,他需要它們,卻不會因此而沉溺、自囿。而那些對財富、權力、名聲等過分沉迷的人,往往作繭自縛,將這些慾望化成自身的高牆,得之則聲色犬馬,萬劫不復;失之這一蹶不振,自甘沉淪。

  以價值為方向的人是自由的,他們平靜的內心能看破歷史的盛衰輪迴,能夠通過正確的努力讓短暫的生命永恆。

  光有目標,有明確的價值感並不代表我們就一定能成功,所有的成功都是以一件件看上去不起眼的事情堆疊成的,行動才是實現成功的有效步驟。

  布蘭德以拆字的方式將信念融合於平衡之中,即將人的意念與行為習慣結合引申出平衡的生活理念。

  B Belief 即確立強烈的自信心。確定遠大的使命,理性地自制能夠讓自己感到很有力量。堅定的信念讓人能夠在戰略上藐視困難,自我催眠能夠激發潛能,甚至締造奇蹟。

  A Action 及時行動,積極行動。成功的最大敵人是懶惰,多少人空有抱負,卻一事無成,這都源於人的惰性太強,它通常遠遠強於人的決心。此外,行動需要方向專一、計劃性以及高效性。

  L Love 同成功一樣永恆的話題,也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聖經中如此闡釋“愛”:“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A Always 既定目標便始終如一地去實踐、完成,堅韌、執著。始終如一還包括順境中不驕不躁,逆境中不棄不餒。

  N Nature 自然和諧。大自然母親能賜予我們安寧和力量,然而城市鋼筋水泥、火柴盒子卻讓我們自己割裂了與大自然母親的聯絡。因此,要親近自然,迴歸自然才能保持我們的身心處於最佳狀態。

  C Control 勝人者力,自勝者強。“無欲則剛”並不是真的沒有慾望,而是有足夠的自制能控制自己的慾望。能夠自我管理的人才能管理他人,要想變得強大,自制不可或缺。

  E Efficiency 生命是短暫的,時間是匆匆的,而事務是繁雜的,學習是無限的,因此想要在有限的生命中提取高質量的生活,就必須向生活中注入高效性。

  成功的過程必然飽含著艱辛、挫折,甚至會有一些常人不願付出的犧牲。這個過程也往往會被別人所忽視,只有在有所建樹,贏得他人拍手叫好之時,才會有人樂意回頭來品評這曾經的點滴努力。因此才有“十年寒窗無人曉,一舉成名天下知。”以及“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

  成功的定義與要素必定還會繼續被有志人士反覆解讀和玩味,注入新鮮的理念。希望每個渴望成功的人都能通過積極的探尋和及時行動,發現適合自己的成功理念並一步步接近屬於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