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者有哪些行為準則

  為倡導安全行為,以及有益於防止事故發生,需要滑雪者遵守相關的行為準則。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滑雪者的行為準則

  選擇線路:如果正從後面接近其他滑雪者,必須另外選擇一條滑行線路,以免危及前面滑雪者的安全。

  超越他人:在山上側或是山下側,也可能在左側或是右側超過另外一個滑雪者時,必須為他的滑行留下足夠的空間,前面的滑雪者通常擁有使用滑雪道的優先權。

  進入滑雪道和斜向滑行:如果想進入一條滑雪道或是外向穿過一個坡道,必須預先確認山上方和山下方均沒有滑雪者。

  停止:除非緊急情況,應當儘量避免在滑雪道的中間,在較窄的地段以及不能被看見的地方停下來,如果摔倒,要儘可能快地離開滑雪道。

  爬坡:如果正在向一個坡道的上方爬行,一定要在滑雪道的邊緣行過,若是能見度差的話,甚至應當避免這樣做,對幹徒步下山者要求也是同樣的。

  滑雪道標示物:必須遵守所有的標誌,標示物的指示,以及滑雪巡邏隊員的指導。

  事故中的行為:在發生事故時,應停下來提供儘可能的幫助,同時要確保營救隊已被通知到,以及事故發生的確切地點也己被告知。

  證實:在事故中,不管是事故的當事人還是目擊者,都必須如實告知自己的身份。

  滑雪安全守則

  第一條:認清形勢。初到雪場時應先了解滑雪場的大概情況,記住地圖上雪場設施的分佈位置,認清警示標誌,嚴格遵守滑雪場的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

  第二條:檢查裝備。注意滑雪時器材和線路的安全可靠性。在滑行中發覺器材異常或道路情況不明應先停下來,待辨明情況後再前進。

  第三條:循序漸進。在未達一定水準時不可擅自到對技術要求較高的雪區滑雪,以免發生意外。

  第四條:熟悉規則。滑降時不能碰撞前面的人,否則將在事故中負主要責任。

  第五條:不可冒失。在區域較大的雪場滑雪時應早去早回,切記不可擅自越過雪場界限或遠離營地,以免發生意外。不要單獨在森林中或容易發生雪崩的時間或地點滑行。

  第六條:量力而行。掌握運動強度,避免反覆多次出汗而導致感冒或筋疲力盡滑不回來。

  第七條:見風使“舵”。氣候突變時***如突起大風、氣溫突然下降等***最好中止活動,採取應急措施。因為風雪瀰漫時,雪板痕跡被掩蓋,極易迷失方向,迴路不易找到。

  第八條:防患未然。出發前學習一些基本的保健知識和自救、急救常識:滑雪易凍傷的部位是手指、腳、耳、鼻尖、生殖器,容易發生的創傷是拇指挫傷,易發生的疾病是胃疼、腹疼、雪盲。

  初學滑雪者須知

  1.初學者首先應該學好基本的滑雪技術,要請一名富有經驗的滑雪教練進行系統的培訓

  2.初學者在選擇滑雪場地時,坡度不能太陡,6度左右最好,滑雪道要寬,50米左右為宜,要有乘坐式索道來運送滑雪者***牽引式索道不利於滑雪者休息***,雪質要好,要有大型雪道機對雪面進行修整和保養,這一點對初學者很重要。

  3.在時間的安排上,學習滑雪的時間不應少於3天,在這期間主a要學習高山滑雪器材的使用方治;三種基本的滑降技術包括直滑降、斜滑降、犁式滑降;兩種轉彎技術,犁式轉彎技術和犁式擺動轉彎技術。在初級滑雪道上對這些技術反覆練習,力求在實踐中掌握要領,切不可只圖痛快和刺激長時間玩直滑降,雖然直滑降很有樂趣,但玩的時間再長,水平也不會有太大長進,應拿出大部分時間學習轉彎技術,團為它是滑雪技術的精華所在。

  4.在訓練期間要按教練和雪場工作人員的安排和指揮去做,在未達到一定水準時不要擅自到專業的雪區去滑雪,以免發生意外。

看過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