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宇李四光的經典歷史故事

  李四光是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如此著名的一位人物,大家知道哪些關於他的歷史故事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你喜歡。

  一

  14歲那年,因他學業優秀,被保送去日本學習。在填寫出國護照時,他把年齡“十四”誤填入姓名欄裡。怎麼辦?李仲揆靈機一動,把“十”加幾筆成了“李”字。一看,名叫“李四”,又太俗氣了;又在後面加了一個“光”字。從此,他開始叫“李四光”。

  李四光小的時候,家裡很窮,兄弟姐妹7人,爺爺又臥床不起。父親是教書先生,收入微薄,媽媽一人種田,日子很艱難。李四光排行老二,年歲很小,但十分懂事。他平時看到媽媽一人幹活,心裡難過,就千方百計幫助媽媽幹活。天剛亮,他就起床,把水缸裝得滿滿的;上山砍柴,總要挑得滿滿的才回家。

  李四光從小愛動腦。他幫媽媽舂米,用腳踩踏板,人小踩不動,他動腦筋用繩子綁在石杵那一頭的踏板上,當腳往下踩時,同時用手使勁拉繩子,這樣石杵就動起來了。他和小朋友去荷塘採藕,小夥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鬧取樂,半天只能採幾節斷藕帶回家。而李四光精明能幹,他先順葉踩到藕,再用腳小心地探出藕的方向,然後依著它生長的方向一點點把泥踩去,收穫一根根完整的鮮藕。

  後來,李四光獨自一人來到武昌,報考官辦小學堂。考試發榜,李四光名列第一,在小學堂,他勤奮攻讀,刻苦鑽研,成為小學堂一位優等生。14歲那年,他被學校保送到日本深造。在日本上大學期間,他對地質學發生了興趣,立志探索地質構造的奧祕。

  幾十年來,他在地質構造上悉心研究,提出了地質力學的構造理論,並用這個理論去尋找石油天然氣資源、礦產,預測地震,開發地熱,在中國地質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二

  李四光小時候常在一塊大坪上和小夥伴們一同做捉迷藏的遊戲。蒙上一個孩子的眼睛,叫一聲“一、二、三!”其他的孩子就迅速跑開躲藏起來。有的藏在草 垛背後,有的藏在大樹背後,而小,最喜歡藏在一塊大石頭的背後。

  做完了遊戲,小李四光突然對坪上的這塊大石頭髮生了興趣,它兀裡兀突地屹立在這兒,顯得十分不相稱。他問小夥伴們:“哎,你們說,為什麼這塊平地上會有 這麼一塊大石頭呢?

  “哈哈哈!”小夥伴們一陣鬨笑,他們覺得這個問題問得太可笑,太奇怪了! “石頭是從哪裡來的?本來就有的唄!”

  小夥伴們回家了。李四光又去問陳二爹,陳二爹是村裡有名的見多識廣的老人。

  “陳二爹,您說坪上那塊石頭,它是從哪裡來的呢?” “啊!你說的是那塊怪石頭?”陳二爹說,“別人都說,它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這下子,李四光更不明白了,他又去問爸爸:“爸爸,陳二爹說,坪上那塊石頭是天上掉下來的,您說,那能是真的嗎?” “天上落下石頭來?”父親想了一想說,“那倒也會有的。天上的流星落到地上,就變成了石頭,那叫‘隕石’。” “那塊石頭究竟是不是天上落下來的呢?” 李四光非得打破砂鍋問到底。 “至於天上能不能掉下這麼大的石頭來,”父親又想了一想說,“我也不知道。” “誰都說不清楚。” 李四光感到不滿足了。“反正,照我看,它不是本來就在這兒的。就是弄不清它到底是怎麼來的。”

  在李四光整個的少年時代,直到後來離開了故鄉回龍山,他一直沒有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後來,李四光去英國學了地質學,又到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考察了那兒的冰川。回國以後,1922年,李四光在太行山麓的一次地質考察中,第一次發現了中國第四紀冰川存在的遺蹟。這時,李四光開始意識到,故鄉那塊兀突的大石頭,也許是被冰川推移過來的一塊大漂礫。

  然而,猜想也還是不能代替現實。一直到1933年,李四光再次回到故鄉,對這塊兀突的大石頭進行了一番考察,雖然由於多年的風化侵蝕,它已經變得斑斑駁駁,不過仍然鑑定出它是片麻岩,說明它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隕石。而在那一帶地區的地層上並沒有這種片麻岩,說明它也不是本來就存在在這兒的石頭。那麼,什麼地方有片麻岩石呢?秦嶺!原來這塊巨大的岩石可能來自秦嶺。

  如果這是事實,那麼,究竟是什麼力量將這麼巨大的岩石推移到這麼遠的地方來的呢?

  冰川!只有冰川能將它推移到這兒來,它是一塊巨大的冰川漂礫。進一步考察,李四光還發現這一帶都廣泛地分佈著冰川帶來的礫石和粘土堆積物。李四光發現了我國揚子江流域廣泛存在著第四紀冰川的遺蹟。他專門寫了一篇《揚子江流域之第四紀冰期》的論文。這時,李四光已經進入中年。在這篇論文中,李四光特地提到了他在幼年誦讀四書時那塊躲在後面捉迷藏玩的大石頭。並且對於這個“使他迷惑不解的時間長達四分之一世紀”的問題,終於找到了滿意的解釋和科學的答案而表示欣慰。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由此可見童年時代有些疑團對於一位科學家的魅力。

  三

  李四光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裡,全家人只靠父親做私塾老師的一點點收人生活,有時候父親收的學生不多,家裡就可能斷炊,生活非常困苦‘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在這樣的環境下,李四光從小就非常懂事,總是搶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放羊、砍柴、挑水、打掃房子等力所能及的家務。

  6歲的時候,李四光開始到父親的私塾唸書。他非常喜愛學習,每天除了上課,做家務,一有閒暇,就忙著背課文,練書法,寫作文,忙個不停。

  李四光十分富有同情心,因為自己家裡貧困,特別能理解其他窮人。一次,一個小偷悄悄鑽進私塾,想趁大家不注意的時候,偷走住宿同學蓋在被子上的棉衣。不料卻被同學發現,馬上大喊:“小偷,抓小偷啊!”大家一擁而上把小偷打倒在地,然後用繩子吊在院裡的樹上。

  同學裡只有李四光沒有動手。看著面黃肌瘦的小偷,李四光知道小偷也是窮人家的孩子,逼急了才偷東西。等大夥散去後,李四光拿來一條凳子放在小偷腳下,免得他被吊得難受;一面勸他不要再偷東西,人窮,要窮得有志氣。

  李四光在艱苦的環境裡任然刻苦的學習,後來,就成了偉大的地質學家了。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