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歷史故事

  歷史故事以生動的語言描述、曲折的故事情節還原歷史的真實情景,揭露歷史的動態過程,描述歷史人物的內心活動,豐富歷史事件的內容,這對於改變歷史課程的枯燥性,促進歷史理論教學的深入淺出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唐朝“城管”也強悍

  大家可能認為“城管”是近些年才出現的新興事物,其實在中國歷史上,至少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城管這類工作崗位。《舊唐書》載:“監市踐於衙,理市治序。”這裡說的“監市”,其特點和職業性質和今天的城管都非常相似,踐於衙是指屬於衙門管,但是比衙門官吏的社會地位要低一些,他們的任務就是“理市治商”,其中還有較為詳細的城市街道管理規定:“距府十丈無市,商於舍外半丈,監市職治之。”古代的“府”是指行政機構所在地或地方行政長官、達官貴人的官邸,這裡規定的就是離此類地點十丈之內不可以開店擺攤賣東西,做生意也必須是在房屋的半丈之內,而監督執行這些規定的人就是“監市”。

  無獨有偶,據唐朝房玄齡在《唐世記》裡記載:監市的成員並不是正式編制人員,而是可根據當地官員的意願或根據政治形勢隨時從民間挑選人員組建和解散,組建期間監市的薪水由衙門發放。這一點似乎與《舊唐書》存在一定的矛盾,從《舊唐書》裡看,似乎“監市”是一種固定的工作崗位,而且有點接近捕快的性質,是國家的公務員。即便如此,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監市”這個職務確實存在過,所以城管應該是唐朝時就已出現了。

  唐代,城市規模擴大,都城長安還成為當時全球第一大城市,政府愈加重視城管了。《舊唐書》有載:“監市踐於衙,理市治序。”監市執法範圍也較廣,不僅管理集市秩序,還兼有現代工商、稅務、治安等部門的職能。

  唐代還制定了比較規範的城管法律條文,《唐律》規定:“距府十丈無市,商於舍外半丈,監市職治之。”即做買賣需在官衙十丈、民房半丈外,並由監市管理。

  如果“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若種植墾食者,笞五十。各令復故”。即凡是侵佔街道、栽種植物者,都要處以杖笞之刑,還得限期整改,恢復其侵佔前的原貌。

  而對擾亂城市秩序者,處罰則更嚴厲:“諸在市及人眾中,故相驚動、令擾亂者,杖八十;以故傷人,減故殺傷一等;因失財物者,坐贓論。”即引起集市騷亂,從而致人傷亡或財物丟失者,均處嚴厲的刑罰。

  傳至宋代,城市經濟進一步發展,監市職能也進一步擴大。例如店鋪設在何處,怎麼開辦等都要向監市申請,經稽核發給憑證後方能開辦。

  在古代典籍中,監市禍害百姓的記載不多,比較突出的卻是唐代的“宮市”欺市擾民。

  白居易的《賣炭翁》裡就描繪了“宮市”的醜惡嘴臉:“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名為採購,實際上就是打劫,“半匹紅綃一丈綾”,沒說不給錢,象徵性地意思一下就算了。這不是欺行霸市,也不算強買強賣,根本就等於明搶。

  這恰如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所說:“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仔細想來,此言著實不虛。

  篇二:唐朝嫁得最好的公主

  在一般人看來,皇帝的女兒至尊至貴,嫁妝豐厚,一定不會有嫁不出去之擔憂。然而,正因為金枝玉葉的尊貴身份,選擇範圍極其有限,公主的婚事反而成了老大難問題,除了擔任“和親”使者,遠嫁異域蕃邦,又有幾個能找到理想的歸宿?

  在唐朝,美麗多情的高陽公主若不是嫁了個其貌不揚、出息不大的房遺愛,她能對佛門弟子辨機動心嗎!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若能與如意郎君薛紹相守至終,也不會對權力產生那麼濃厚的興趣吧?知書達禮的玉真公主***唐玄宗之妹***若不是成了“剩女”,也不至於踏進道觀,同青燈黃卷為伴。

  當然,在盛產公主的唐代,也有嫁得乘龍快婿的公主,嫁給大將郭子儀的兒子郭曖的昇平公主就是一個。她的故事還被搬上戲劇舞臺:昇平公主嫁到郭家後,按照大唐的規矩,公婆要給公主行禮,郭曖看不過去,一忍再忍,終於還是發作了。一天,公主又毫無愧色地接受公婆給她施禮,郭曖上前呵斥道:“你不過仗你父為天子,才敢如此狂妄,殊不知,我父是不屑當天子,所以才不當!”說完就要上前打公主,虧得二老連忙阻攔,這才作罷。

  公主哪受過這種委屈,帶著一腔怒氣立即進宮告狀,將駙馬的逆言原原本本陳述一遍,哭著要父皇作主。誰知代宗卻說:“郭曖說得對,若其父願為天子,恐怕天下早就不是你家的了!”公主還在哭泣,代宗勸導她:“你要孝敬公婆,禮讓駙馬,千萬不要再仗著嬌貴惹生事非!”公主不敢違命,只好點頭稱是。

  正在此時,郭子儀綁著郭曖入朝請罪。代宗連忙吩咐左右扶起郭子儀,給他賜座,並寬慰道:“兒女的閨房瑣事,何必計較呢?”郭子儀謝恩,請代宗重懲郭曖。代宗為駙馬鬆綁,又勸解了一番,小兩口一起回了家,一場干戈化為了玉帛。從此,公主安分守己,禮儀周到,與郭家人和諧相處。

  幾十年後,又出現了一位岐陽公主,她是唐憲宗的女兒,郭曖和昇平公主的外孫女。岐陽公主才貌雙全,性情賢淑,深受父皇鍾愛。憲宗專門委託宰相為她選婿,只要出身公卿,相貌俊朗,學識方面並無太高要求。但是,幾戶家有適齡青年的大臣,都借各種理由婉拒了這門皇親:或說兒子已娶親;或說兒子有惡疾……就是不肯接受送上門的金枝玉葉。

  宰相為了交差,硬將太子司儀郎杜琮推了出去,成為唯一的駙馬應選人。杜家雖系名門,但家資不算豐厚,皇上賜予重金之餘,又賜予奴婢若干。成婚後不久,岐陽公主將父皇所賜的奴婢全部送還。公主孝順公婆,尊敬長輩,深得杜氏家族上上下下的好評。駙馬升任澧州刺史後,公主隨駙馬上任,僕從只有十幾人。杜琮也廉潔自律,不敢驕奢,留下了較好的政聲,岐陽公主更是贏得了美譽。

  這兩位公主一脈相承,都很幸運,堪稱大唐公主中嫁得好的典型。

  篇三:尉遲恭毆打李道宗

  貞觀六年,公元632年的陰曆9月29日,唐太宗李世民來到慶善宮舉行宴會,而且還在宴會上吟詩作賦,有娛樂節目,參與宴會的不是皇親國戚,就是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慶善宮是李世民出生的地方,選擇這樣的宅子舉辦宴會,也可以說是比較隨和的私人宴會。

  當然,氣氛隨和不等於隨便,排座次就有講究。當時參與宴會的有同州刺史尉遲敬德,就是隋唐名將尉遲恭。尉遲將軍的分量大家是知道的,在唐太宗開創江山的武將當中,尉遲恭和秦叔寶、程咬金等都是位置居前的大功臣,李世民當年被單雄信追殺的時候,是尉遲恭及時出馬救主,將單雄信打下馬,讓李世民免了一難。這個不僅“說唐”裡有,正史裡也有。

  然而,這天居然有人坐在尉遲恭位置的上頭,老尉遲將軍講話很不講客氣,衝著那人吼:“你立了什麼功勞,居然敢坐在老子上面。”

  坐在尉遲恭下頭的任城王李道宗出來好意勸解,沒想到尉遲恭不領情,掄起拳頭對著李道宗一頓狂扁,尉遲將軍一手好拳棒,李道宗不一會就滿臉烏青,最嚴重的是,眼睛都幾乎被揍瞎了。

  李道宗是唐太宗堂弟,也是大唐的開國功臣,李世民看著自己的老部下毆打自己的堂弟,那滋味不好受,於是宴席也不開了,很不高興地打道回府。

  李世民沒有公開處分尉遲老將軍,而是私下裡給他上了一堂歷史課:“我過去對漢高祖誅殺功臣的事,是持否定態度的,我誠心誠意地希望和你們這幫文武功臣一起保守這富貴美好的生活,子子孫孫綿延不絕。不過,今天你是鬧得過分了點,你任職以來,不良記錄也不少,看老兄你的表現,我才明白漢高祖殺韓信,將彭越剁成肉末,也不能說全是漢高祖的錯。咱們大唐立國,講究法度,其實就是賞與罰。你該有什麼待遇和恩寵都給你了,非分的你就不要去痴心妄想了。希望老兄你好好自勉,努力加強修養,不要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尉遲恭天不怕地不怕,但還是怕老大,從此,他就收斂了很多。史載他後來天天在家裡練仙丹打坐,安享晚年。

  唐太宗這番話多少帶點威脅,然而他對待老下屬的方法還是很得體的,他沒有選擇在公共場合批評,照顧了尉遲恭的面子,選擇在私下裡進行教育,讓他明白事情的嚴重性,也沒有直接說要如何處理,而是引用歷史上的往事進行旁敲側擊,可以說仁至義盡,對得起尉遲恭的功勞,也對得起大唐的法度。

  看過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