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經典民間故事

  在整個古代印度文學中,神話傳說民間故事佔據了十分重要的位置,那你知道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婆羅門與蛇王

  有一次,年輕的婆羅門烏坦卡因為從藝的師父要出門旅行去,被吩咐留守家中,在留守期間,師父的妻子叫他為她做貼身的服務,他以“師父沒有吩咐我做這樣的事”為理由,而拒絕了她。師父的妻子為此事而懷恨在心,當烏坦卡修行期滿後,恭問師父要奉上什麼謝禮時,他得到一個難題,就是受命去向抱夏王的王后要耳環。

  烏坦卡聽命去到王宮,傾其全力向王后獻上許多禮物,然後極誠懇地向王后提出請求,王后倒也不留難他,很快地取下耳環來給他,並向他說:“蛇王達克夏卡,從前也很想要這個耳環,你要小心喔!”

  烏坦卡將耳環要到手後,在返回師父家的途中,因為又熱又累,他跳入一個小池塘裡洗個清涼澡,誰知道被一個一路跟在後頭,衣衫襤褸的行乞僧人,將耳環一把搶去而逃逸無蹤。烏坦卡被搶,大吃一驚,立刻在後面窮追,誰知一眨眼之間,行乞僧人變回蛇王的模樣,鑽入地洞裡去了。

  這時他想起王后的叮嚀,不禁垂頭喪氣,自怨自艾起來。因陀羅神見他如此,很同情他,就命令手中所持的武器金剛杵說:“去幫烏坦卡的忙!”金剛杵向地下一搗,敲出一條通往地下界的隧道,烏坦卡順著這條隧道來到地下的巴達拉界,找到了蛇王的宮殿。烏坦卡對蛇族大肆奉承,說盡了好話;然而就是見不著蛇王達克夏卡的蹤影。

  正當無計可施之際,有一名男子牽著一匹馬走向前來,對烏坦卡說:“你從這匹馬的屁股眼吹一口氣看看!”烏坦卡照這話去做,吹了一口氣,突然從馬口噴出火焰來,蛇世界立刻陷入一片火海之民,這時蛇王出現在熊熊大火之中,將搶來的耳環還給烏坦卡,這名男子將馬給烏坦卡,叫他早點趕回師父家去。就這樣,烏坦卡平安地照約定的時間回到師父家,將耳環交給師父的妻子。師父很高興地說:“你在巴達拉界遇到的那名男子,其實是因陀羅神,馬是火神亞克尼,因陀羅神有感於你為人的正直不阿,才對你施加恩惠的。”

  :魚腹中的戒指

  普魯族的都夫香達王出外打獵,他為了追逐一隻鹿而到了喜馬拉雅山的甘婆修士草菴中。甘婆修士在這裡育有一名養女,她是天女目奈卡和毗舒巴密特拉修士所生的,名叫夏庚達拉,長得美麗動人,惹人憐愛。

  都夫香達王與夏庚達拉一見鍾情,彼此情投意合,終於私訂終身,但是王必須返回都城,於是他把自己手上的戒指取下來,送給夏庚達拉當紀念,就返回都城去了。夏庚達拉自王離去之後,每天朝思暮想,只念著王一人。

  連愛生氣的多婆薩斯修士的來訪,也置若罔聞,修士為此大發脾氣,認為夏庚達拉對自己極端失禮,他詛咒道:“都夫香達王要忘了這個***!”不過在她的眾多好友的斡旋之下,這句咒語被加上一個條件:就是當王見到當做紀念的戒指時,就會想起她來。

  自王返回都城之後,便音訊全無。夏庚達拉身懷王的孩子,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和一個老婆婆住在養父的草菴中,後來她離開草菴前往王宮,但是王已失去記憶,根本不記得她是誰。她想拿出紀念的戒指給王看,卻又在來時途中,將戒指遺失在池塘裡,王既已不記得她,只當她是前來惹事生非,而臭罵她一頓,夏庚達拉只有黯然神傷地離開了。

  但當她離去時,整個人被籠罩在一片光明中,走遠了才逐漸消逝。有一名漁夫在通往都城的路上叫賣一枚由魚腹中取出的特殊戒指,因而受到警衛的盤問,因為戒指上刻有都夫香達王的名字,警衛便把戒指拿去呈給王看,王一見戒指,立刻恢復了記憶,他非常後悔曾對夏庚達拉的臭罵,逼使她怏怏離去,也為此煩惱不已,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此時,出現了由天界而來的因陀羅神使者,道明要藉助王的力量去征伐惡魔。不久,王終於征服了惡魔,當他駕著戰車在天空飛馳時,突然發現在黑魔克達山中,有一個男孩子正在和一頭小獅子嬉戲。這個孩子就是王和夏庚達拉所生的兒子---巴拉達。這時夏庚達拉也來了,兩人終於高興地慶幸重逢。

  :遊子求知記

  摩臘婆國中有一個婆羅門村莊名叫那伽不拉,那兒住著一個婆羅門比嘉耶夏爾曼和他的兒子迪婆夏爾曼,兒子雖修習得滿腹經綸,卻無法達到心靈清靜的境界,因此稟告父母說:“我想出去旅行,以便學得更多的知識。”

  做父母的雖努力想使他打消這個念頭,無奈他都不肯聽從,終於出發前往他鄉去了。就這樣地,他流浪於異國之間,參觀了許多聖地和寺院,在像新月祭那樣特別的祭日,他行祭拜之禮,穿著苦行者的衣服從容而行,終於達到領悟的境界。不久,他來到吉特拉克達山。在那兒他找到苦行者的森林,又見識了溼婆天的雄偉寺院,更跳入清澈見底的池中沐浴,早晚都做著被稱之為桑狄雅的祭祀,向眾神之父獻上神酒,然後進入寺院,讚美溼婆神,唱讚美歌以取悅於神。

  接著向前俯伏,心中沉於冥想,然後趺坐在一棵樹根上,盤腿打坐,兩眼看著鼻尖,心中所默唸的,就是膚色微黑,有四隻手,分別高舉著法螺、****、棍棒、蓮花,兩手在前方緊緊併攏,駕乘著卡達鳥的崇高無比的阿狄那拉耶那***毗溼奴神***。迪婆夏爾曼就這樣的閉上兩眼,沉於冥想之中,日過中午猶不自覺。不過他卻不得不為了餬口而出去乞食,就在這個時候,一群在空中飛著的鷺鷥把糞便下到他頭上來。

  他向上一看,正看到那群鷺鷥,他生氣地詛咒它們,說時遲那時快,那群鷺鷥竟然立刻氣絕掉了下來。迪婆夏爾曼看到這情形,心中頓生強烈的悔意:“可憐的鳥呀!為了一點點過失,就要受那麼嚴厲的懲罰,而我為了一時的不能忍耐,竟讓從前努力從事的苦行完全白費了。”

  這樣說著,他為了希望能補償自己所犯的罪惡起見。就重新沐浴,又向神禮拜,不斷念著咒文,沉溺於冥想。。接著,他又為了研究奧義書而進城去,到一個叫做那拉耶那的婆羅門家求取佈施。那婆羅門的妻子在房門口看到來了一個比丘,便手拿器物正想要佈施食物給他時,她的丈夫那拉耶那回家了,因此,她放下裝著佈施物的器物,對迪婆夏爾曼說:“請稍等一下。”

  她把水瓢送過去給丈夫,併為丈夫汲了水來,侍候丈夫沐浴、拜神、吃飯等等,都做完了之後,才拿佈施的東西給迪婆夏爾曼。這一來,迪婆夏爾曼可光火了,對她說:“我在這門口等待得可真久,你既要佈施,卻又慢吞吞地來,這樣就犯了很重的罪你知道嗎?”女人對比丘解釋道:“在特別該做的事情當中,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該履行一個人最重要的義務,然後才能兼顧其他。我們最該關心的就是如何去侍候丈夫,我們一切的行為舉止都以丈夫的幸福為最大的前提。所以,即使像你這樣出色的修行者在面前,也得請你稍待一下了,相信這樣對你的修行也將是一樁很大的功德,否則你一切的努力豈非白費了嗎?”

  聽了這番話,迪婆夏爾曼氣得狠狠地瞪著她,這個貞淑的女人見狀,又說:“你這麼凶要幹什麼呀!我可不像那群被你一詛咒就得掉下地的鷺鷥哦!”迪婆夏爾曼聽她這麼一說,不由得嚇一大跳的自語:“在別處發生的事,這女人究竟怎麼會知道呢?這女人絕非等閒之輩,非對她特別恭敬不可。”這樣想著,他俯伏在她面前,說道:“你究竟從那兒學得這種未卜先知的學問呢?”

  她答道:“一個履行生命中義務的人,能順從命運的話,一定能領悟出許多知識,而力量也由此而生,就拿我來說吧!因為我能柔順地侍候丈夫,知識才會廣進。你可以到婆拉斯西那兒去。那兒住著獵人達摩毗耶達,那個人可以把知識傳授給你。”迪婆夏爾曼聽從這個忠心耿耿的女人的話,向婆拉斯西出發,來到有救濟之地之稱的巴舒巴那達***宇宙之王,指溼婆神***城。他入得城來,先到靈場沐浴,再禮拜崇高的維舒貝舒婆拉***一切主神,指溼婆神***,俯伏在神像之前,清心淨身之後,就去見達摩毗耶達。

  達摩毗耶達一看到他,就對他說:“你是從對丈夫忠誠無比的那位妻子那兒來的吧?”他答道:“我的確是從她那兒來的。”獵人拿了一個坐墊讓迪婆夏爾曼打坐,又到他年老的雙親那兒去,送上那一天他所賺的錢,兩手合十地稟報他們:“有一個客人光臨了。”兩老人家聽了,就說:“客人光臨是我們最大的榮幸,要好好地招待人家,俗話說得好:火是婆羅門崇敬的物件,而婆羅門又是其他階級崇敬的物件,惟有丈夫一人是妻子尊敬的物件,客人則是一切的人都應尊敬的物件。”

  於是,達摩毗耶達十分周到地招待這個客人。迪婆夏爾曼對他說:“您能知一切的事,我想請您務必教我品德方面的知識。”獵人回答地說:“你已經墮落,沒有接受教導的資格了,我只因你是個客人,才這般尊敬厚待你的呀。俗話說:‘在這世上,只要是個客人,不論何時都該被當做有品德的人一般來尊敬他’。你為什麼不聽父母的話,執意要遍遊聖地,無謂地辛苦奔走呢?這樣做徒然增加心情的浮躁不定而已,對你並沒有什麼幫助的。回家去好好地侍奉雙親吧!這樣的話,知識自然會滋長。這是我所給予你的教訓。”迪婆夏爾曼聽從獵人的話回家,回到雙親的身邊,兩老人家故見到兒子的歸來,也高興得很。從此,迪婆夏爾又成為無罪之身,坦蕩蕩地過著快樂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