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的開國皇帝是誰

  ?蜀漢***221~263年***,三國之一,為漢皇室後裔劉備所建立,所以蜀國的開國皇帝是劉備。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蜀國的開國皇帝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蜀國的開國皇帝:劉備,公元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史稱蜀或蜀漢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 涿郡 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稱為先主。根據《三國志·先主傳》,劉備是漢朝的宗室,漢中山靖王 劉勝的後代。他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寬以待人,志向遠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為世人稱讚,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史稱蜀或蜀漢,佔有今四川、雲南大部、貴州全部,陝西 漢中和甘肅白龍江一部分。公元223病逝於白帝城。終年63歲,諡號昭烈帝,廟號烈祖,葬惠陵。後世有眾多文藝作品以其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紀念。

  蜀漢的簡介

  蜀漢***221~263年***,三國之一,為漢皇室後裔劉備所建立,蜀漢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漢懷帝***劉淵追諡***劉禪,歷二帝,共四十二年。

  蜀漢又稱季漢***西漢、東漢的延續***,國號為“漢”。而由於劉備所建立的政權以蜀地為根據地,所以多被稱為“蜀”。以其地稱其國,其實是對劉備政權的蔑稱,但後人逐漸習慣了這個稱呼,而又為了承認劉備建立的漢室政權,所以稱其為蜀漢。

  東漢末年,外戚與宦官之間的鬥爭不斷,使得朝政日益腐敗,而後爆發了黃巾起義,劉備在鎮壓農民起義的戰鬥中因戰功步入仕途。但不久,何進、董卓先後敗亡,天下局勢逐漸轉變成諸侯混戰,劉備在混戰中輾轉奔波,於赤壁之戰後收復荊州各地,而後進取西川、攻下漢中,最終建立蜀漢政權。

  蜀漢鼎盛時期佔據荊州、益州,在經歷關羽失荊州、劉備夷陵之敗後國力受損,後經諸葛亮治理之後開始富強,並迫使南中地區屈服,從中獲取了大量的物資、人口、裝備以及礦產等天然資源,國力再度強盛。軍事上蜀漢也常常佔據主動。但後期逐漸走向衰落,最終被竊取了曹魏政權的司馬家族政權所滅。

  蜀漢歷史介紹

  1、建國艱辛

  劉備是中山王劉勝後裔,但是家道中落,到劉備這一代,只能和母親靠織蓆販履維持生計,在叔父劉元起的資助下與公孫瓚拜盧植為師學習。後在商人張世平、蘇雙的資助下,劉備得以招募了自己的私人武裝,並在鎮壓黃巾起義的戰鬥中取得了戰功,從而獲得了官位。

  而後朝廷裡,外戚與宦官的爭鬥升級,結果兩敗俱傷,董卓趁機入京亂政,各地太守、郡吏為了各自利益相互攻伐,形成割據勢力。在軍閥混戰的時局裡,劉備勢力非常弱小,憑藉好的名聲在多個諸侯之間奔走。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衣帶詔事發,劉備找藉口從曹操處離開,徹底反曹。由於劉備軍事實力還是非常弱小,被曹操擊敗後,用類似於游擊戰的方式繼續與曹軍作戰。後輾轉來到荊州投靠劉表。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劉備三顧茅廬後得到諸葛亮,有了全新的發展目標。在諸葛亮的努力下,劉備和孫權達成聯盟,兩家於赤壁之戰合力擊敗曹操。

  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至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劉備以關羽、張飛、趙雲、劉封、黃忠為主要將領,諸葛亮、龐統、法正為主要軍師,先後收復荊州各郡、迫降劉璋佔領西蜀、擊敗曹操攻取漢中,並將關中軍閥馬超納入麾下,實力大增。進而建立蜀漢政權。

  2、武侯輔政

  公元220年,東吳孫權破壞孫劉聯盟,先是派人襲取了荊州三郡,與劉備講和後再次背盟,趁關羽北上攻取襄樊之際,襲擊荊州,殺害關羽。劉備為關羽報仇,親自率軍攻伐東吳。蜀漢軍一路勢如破竹,深入吳境,但隨後陷入了長時間的僵持階段,幾個月後,東吳陸遜用火攻擊敗劉備,取得了夷陵之戰的勝利。劉備敗歸永安,張南、馮習、程畿、沙摩柯等一干文武將領都在夷陵之戰中陣亡,蜀漢損失慘重。

  孫權得知劉備在永安沒有回成都,非常害怕,於是主動與劉備講和。公元223年***章武三年***,劉備召諸葛亮至永安交待後事,而後病死。

  劉禪繼位後,令諸葛亮開府治事。諸葛亮於是派鄧芝往東吳鞏固蜀吳同盟,另一方面安撫百姓,制定禮儀、官職、法律等,將蜀漢上下治理的井井有條,國殷民富。

  公元225年***建興三年***,諸葛亮親自率軍,深入南中,平定南中叛亂。任用了孟獲等一些南蠻將領,又從中獲取了大量資源,蜀漢的實際控制領土也得以擴張。

  公元227年***建興五年***,諸葛亮駐軍漢中,將漢中太守魏延納入丞相府,並讓鎮東趙雲轉駐漢中,準備北伐事宜。

  公元228年***建興六年***至234年***建興十二年***,期間諸葛亮對魏發動五次進攻,雖頗有戰果,但都以各種原因退還,未能完成“興復漢室”的目標。

  3、三代宰輔

  諸葛亮臨死之前曾祕密上表給蜀漢後主劉禪,表示蔣琬蔣琬可以接替自己。諸葛亮死後,劉禪不再設定丞相一職,一方面遷蔣琬為大輔政,一方面讓鄧芝督領江州,繼續維持吳蜀聯盟。而南蠻方面,劉禪先後任命李恢、張翼、馬忠為庲降都督,恩威並施,撫平南蠻叛亂。

  公元234年***建興十二年***至246年***延熙九年***為蔣琬輔政時期,期間,劉禪見魏明帝曹睿大興土木,廣徵民役,認為這是敗亡之象,於是加蔣琬為大司馬,並讓其開府治事。蔣琬總統諸軍駐紮漢中,伺機北伐。

  蔣琬執政共計十二年,他不但遵循諸葛亮的治國方針將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另一方面派遣姜維率領偏師西進,需找北伐戰機,經過多次嘗試之後,蔣琬認為從秦嶺出兵,道路艱險,往來不便,於是大造舟船,準備從水路襲擊魏國上庸、魏興等地,但此舉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反對,蔣琬輟計後病倒,不久病亡,臨死前上書劉禪用姜維為涼州刺史。

  蔣琬死後,劉禪就遷費禕為大輔政,而後不久庲降都督馬忠病逝,劉禪先後任命閻宇、霍弋出鎮南中。

  公元246年***延熙九年***至253年***延熙十六年***為費禕輔政時期,共計七年時間。費禕執政後,認為自己跟諸葛亮差的太遠,所以一心只保境安民,不再對魏國用兵,並裁減姜維的兵力,害怕會有大的損失。但費禕多次施行的大赦政策,遭到了大司農孟光指責。劉禪命費禕開府一年後,費禕遭到刺客的刺殺。

  費禕死後,劉禪讓衛姜維總督內外軍事,以宗預維持吳蜀關係,以閻宇、羅憲鎮巴東。董允死後,劉禪以陳祗接替董允,而陳祗雖然支援北伐,但不排斥黃皓,由於劉禪對黃皓的寵信,黃皓開始干預朝政。

  公元238年***延熙元年***至262年***景耀五年***,姜維對魏進行了十一次北伐,其結果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總體上勝多敗少。姜維雖然擅長軍事,但自費禕死後,蜀漢內政無人治理,姜維連年征戰,蜀漢國力大不如前,陳祗死後,黃皓更是對姜維產生了威脅,蜀漢逐漸走向衰落。

  4、蜀漢滅亡

  蜀漢後期,姜維的北伐使得蜀漢國力耗損巨大,宦官黃皓、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老臣張翼都開始反對姜維北伐,姜維感到壓力巨大,不敢回成都,就在沓中屯田,儲備軍資,繼續打算北伐。而另一方面,諸葛瞻等人也想除去黃皓,但因劉禪十分寵信黃皓而無能為力。

  公元263年***景耀六年***,姜維得到鍾會治兵關中的訊息,上表劉禪調遣張翼、廖化駐守險要,但黃皓聽信鬼神之說,告訴劉禪敵人不會來,蜀漢大臣也不知道此事,直到魏軍五路伐蜀,攻入漢中,劉禪才派張翼、廖化等人前去救援,但為時已晚。姜維將鍾會大軍阻擋在劍閣,卻沒想到鄧艾從景谷道偷渡,進兵至綿竹,殺敗諸葛瞻,劉禪一方面掉閻宇支援成都,一方面召集大臣商議。譙周力排眾議,勸劉禪投降。

  而姜維接到劉禪的敕令後,試圖借鍾會之手復國,但是計劃洩漏,姜維、鄧艾、鍾會全部被殺,自此,蜀漢徹底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