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暗度陳倉的典故

  暗度陳倉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成語,同時這也是三十六計中的一個出色的計謀。在歷史上許多人都運用過這條計策,其中諸葛亮暗度陳倉的故事更是被眾人所熟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諸葛亮暗度陳倉

  據說在諸葛亮養精蓄銳之後準備再次出兵討伐魏國,而這次出兵的地點就是在陳倉。諸葛亮當時覺得陳倉這個地方非常重要,必須要先得到這個地方才能夠出兵,於是命令手下一定要將陳倉拿下。可是在諸葛亮暗度陳倉的故事中他並不知道自己的計劃已經被司馬懿看破了。司馬懿早就猜測到諸葛亮暗度陳倉的故事,於是派了重兵把守在陳倉的要道上,諸葛亮的士兵連續攻打了幾天卻始終毫無進展,在這之後他又想招降守城的將領,可惜依舊是失敗了,最後糧草全無的情況下諸葛亮只好退兵,但是諸葛亮暗度陳倉的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嗎?

  其實在諸葛亮暗度陳倉的故事中結局並不是這樣的,諸葛亮在此之後並沒有放棄陳倉這個地方,於是趁著守城將領生病的時機再次運用暗度陳倉的計策,終於在這一次攻城中取得了成功,一舉將陳倉這個地方攻破。

  諸葛亮暗度陳倉的前提

  暗度陳倉是一個著名的成語,這個成語來自古代時期的一個故事,據說在楚漢戰爭時期劉邦被項羽封做了漢王,但是他本身是十分不服氣的,可是實際上的情況對他也不是十分的有利,於是在韓信的獻計之下劉邦表面上命人修築棧道來迷惑敵人的視線,可是暗地裡卻偷偷到了陳倉這個地方,後來這個成語便漸漸被人們流傳下來,也延伸出許多其他的意思。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故事和計謀,那麼暗度陳倉的前提是什麼呢?

  關於暗度陳倉的前提其實從當時的故事中就可以看出來,劉邦雖然說不能明目張膽的和項羽作戰,可是他本身的實力還是不能被忽略的,如果說劉邦的能力並不是十分出眾也不能在暗中偷偷到了漢中,所以暗度陳倉的前提首先就是使用計謀的本身就要有很強大的實力,否則就不能達到計謀的使用目標。暗度陳倉那個暗字才是整個計謀的精髓,所以說有了強大的實力才可以保證暗中計劃能夠得以實現。

  另外暗度陳倉的前提也可以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明。這個計策在三十六計當中屬於的是敵戰計中的計謀之一,敵戰計的意思也就是說只有在作戰雙方勢均力敵的時候才可以使用,否則就算是用了也沒有成功的保證,從這方面也間接的證明了暗度陳倉的前提就是本身要和敵方有著相差無幾的力量。只有有了這樣的前提才能達到暗中成功的結果,而暗度陳倉的這個前提也為之後的作戰增添了幾分勝算。

  暗度陳倉中的主人公

  暗度陳倉這個成語是從楚漢戰爭時期開始出現的,常常用在形容兩軍對戰時的計謀上面,原來本事的含義是說從正方向做出一種非常明顯的舉動出來,然後通過這個舉動來吸引敵軍的注意和目光,但是其實這只是一種迷惑敵人的手段而已,真正的目的已經早從暗中達成了。

  想要知道暗度陳倉的主人公是誰,首先就要了解這個典故是怎樣發生的。在楚漢戰爭的時候項羽轉瞬就成為了楚霸王,然後將劉邦分配到一個非常偏僻的地方做諸侯,這樣的做法讓劉邦氣惱不已,最後聽從了張良的建議表面上將棧道燒了,希望通過這樣的舉動可以讓項羽真正的安心,可是這個時候其實劉邦早已經按照韓信的計謀暗暗將將士運送到陳倉去了,所以從這裡應該可以看出暗度陳倉的主人公應該是劉邦。也就是說作為實施暗度陳倉的主人公,劉邦表面上派士兵忙於處理棧道,可是實際上卻只是將這個作為吸引敵軍的一種手段。

  其實之前劉邦已經和項羽有過怎樣才能成為楚霸王的規定,可是項羽率先放棄諾言,用這樣不光明的手段致使劉邦慘敗,但是他並沒有屈服於當時的情況,反而聽從了手下良臣張良和大將韓信的計謀,可以說作為暗度陳倉的主人公劉邦有著兩個非常睿智的軍事,雖然這些計謀都是他們想出來的,可是真正將這個計謀實施的還是劉邦,也正是因為這樣劉邦才被人們稱為是暗度陳倉的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