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圖騰的基本介紹

  秦是秦族的族稱。它由"玄鳥殞卵""雙手供奉"和"禾苗"三部分組成。它是"燕子殞卵"與嘉禾的複合圖騰,秦人的祖先是有蟜氏之女華,她吞燕卵生伯益,伯益為秦人男性祖先。其女性祖先為有蟜氏之女華。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秦圖騰的古籍記載

  《說文》秦:"伯益之後所封國。地宜禾。從禾、舂省。一曰:秦,禾名。"【註釋】伯益句:《段注》引《詩譜》:"秦者,隴西***今天水***谷名。"徐中舒《耒耜考》:"秦象抱杵舂禾之形。"

  秦圖騰的相關遺址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禮縣永興鄉發現的秦公大墓是秦族的第一陵園,證明秦人早期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他們的生活習俗在當地流傳了下來。其中最主要的就有"秦鴟農業"和"乞鳥娘娘***當地語音鳥同與巧同***"習俗。"乞鳥***巧音***娘娘"後來被文化成了"乞巧娘娘"。

  秦圖騰的相關文化習俗

  秦鴟農業文化

  秦,穀子。鴟,鷂子的大名。種植農作物穀子,用"調訓鳥獸"的方法,把野外掏來的鷂雛餵養調訓成家的成年鷂,守護穀子成熟,使糧食增產後又把鷂放歸自然的一套完整農業體系就是秦族的"秦鴟農業文化"。

  二十世八十年代的禮縣永興鄉吊溝裡村、趙坪村等,每當青鷂繁殖季節,生產隊組織人員到本縣的上坪鄉上坪村等地收購鷂雛,拿回莊裡餵養調訓。這裡的鷂雛走上路到甘谷、定西、隴西、等地。走下路到天水、平涼、莊浪,寶雞,咸陽等地。

  乞鳥娘娘習俗

  禮縣和西和縣的人們把六月三十日到七月七日叫"乞鳥娘娘"***土話鳥讀巧音以下同***。七日中載歌載舞,名為"唱鳥娘娘"。這種方式就是古代的"巫覡"文化孑遺。"在女為巫,在男曰覡。"女巫就是母系部落的事神者,《說文》"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兩袖舞形。"【註釋】說:"巫,巫祝。女人之能奉事神袛,並能憑藉歌舞使神袛降臨的人。""唱鳥娘娘"就是用歌舞使神袛降臨的形式!唱詞中每一段的後面有一句降神的詞:"鳥娘娘,鷳羿得,我把鳥娘娘請下凡!"七日滿"送鳥娘娘"時這句會改成:"鳥娘娘,鷳羿得,我把鳥娘娘送上天。""鳥娘娘"就是"鳥母"。***臺灣信奉為孩子的保護神,七月七日在"鳥母"前給孩子做成人禮。***

  "鳥娘娘,鷳羿得,我把鳥娘娘請下凡!"意思是說"鳥娘娘,青鷂已張羽旋風而上,我們請你跟它下到凡間來吧!"青鷂有"起盤"的的特性,每當它起盤就會成"摶扶搖而上之勢"越飛越高,最後就看不見了!此時養鷂人就會說:"鷂子上天接鳥娘娘去了!"

  保護神青鳥

  在當地文化習俗中,青鷂是鳥娘娘的使者,鳥娘娘是西王母部落的女子,西王母的使者是青鳥同時又是取食者。

  青鳥,的鳥。是青鷂,的鷂,的一音之轉。青鳥就是青鷂,守護穀子就是取食義。

  "西王母的青鳥"是秦族人調訓經管的,當時秦族生活在天水一帶,西面與戎人接壤,東邊與西王母部落相鄰,因其"調訓鳥獸"的特長和青鷂雛在與西戎接壤的原始森林裡孵化***今禮縣上坪鄉***,秦人就在西戎與西王母間走動。

  青鷂是秦人的保護神,它們生活繁殖的地方就是秦族人的神山,秦人生活過的鹽官、永興、祁山等地至今還把上坪鄉一帶叫做"後山"。後,是產子繁殖義。更有趣的是上坪鄉老趙溝門前,還有一座藏族的"后土司城"遺址。卓尼縣今天遊牧在禮縣上坪鄉草原的藏民說:"他們過去的地盤直到祁山!"這就是秦與西戎的矛盾的再現。

  青鷂是秦族的保護神,鷂的棲架"戈"是秦族的權杖:

  秦鴟農業中,青鷂除了看護田禾外,還有著保護莊裡人的神力!青鷂有神性質的棲架與一般的不同,要豪華的多,下面是銅製的三個叉的鐏,可插入土中穩固牢靠,青鷂棲息處的另一頭有紅色的吊穗***是嚇"戈落豹"的***,這種棲架平時是在莊裡有威望的長者家裡供奉著,一般是插在廳堂上坡裡的地方,它有個特殊的名稱"戈"!是莊裡人的"權杖"!有糾紛可在"戈"前解決。莊裡誰家如果有不好的事情,要請戈來家中禳解,先在家中擺好香案,放上供品,點燃香後,去長者家中把戈與青鷂請來,戈插在廳中。青鷂架在戈上。養鷂人則座在炕上,煮著罐罐茶,吃著主人準備好的食物,在那裡與主人嘮家常等待。直等到青鷂的一泡"鷂飄"***鷂子的糞便,記住千萬不能說成鷂子屎***落在堂中或牆壁上即可。如此便解除了邪氣。"鷂飄"存在較長時間為好。

  據養鷂人說:"最早的養鷂人是叫大費、伯翳,古書上有記載哩!"

  《史記.秦本紀》說:"大費佐舜,調訓鳥獸,鳥獸多訓服,是為伯翳。"大費是秦族祖先,也是養鷂人的祖先,青鷂是秦族人的保護神!戈是秦族人的權杖!

  青鷂是秦族人的保護神也是圖騰物,戈是權杖。

  秦字本義是青鷂在戈上,守護田禾地裡的穀子農作物,懂的種植加工穀子的部族就是,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