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古代舞蹈史
舞蹈,一般有音樂伴奏的、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古代臣子朝拜帝王時做出特定的舞蹈姿勢,是一種禮節。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一般用音樂伴奏。那周代的時候是什麼情況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周朝的最高統治集團像商朝的國君們一樣重視樂舞祭祀,不但注意發揮樂舞“通神”的作用,而且更加重視樂舞“治人”的作用,充分發揮音樂舞蹈的社會功能。
傳說周武王伐紂的時候,軍隊在商丘宿營。士卒“前歌後舞”,通宵達旦。又傳說武王伐紂時,得到了巴人的支援。巴人用歌舞懾服了敵人,這就是後來漢代的《巴渝舞》。
周王朝建立後,為了鞏固勝利成果,加強對分封諸侯的控制,從政治到文化制定了一整套的典章制度。
史書上說“周公制禮作樂”。說的是在周公旦的主持下,明確了“宗法制”,用血緣關係把諸侯控制在周天子之下,又建立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階梯式的等級制度。宗法制和等級制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嚴格的君臣、上下、父子、兄弟、親疏、尊卑、貴賤等禮儀制度。為了體現和鞏固禮儀制度,周公又主持制定了一套為出征、會盟、飲宴、婚娶、喪葬服務的樂舞制度。
從周公“制禮作樂”開始,樂舞就被當作了“載道”的手段,發揮著政治作用。舞蹈被納入了“雅樂”體系,成為“禮治”、“樂治”的工具。統治者用樂舞來紀功德、祀神祇、成教化、助人倫。“舞以象功”、“舞以象德”成了雅樂的宗旨。
周朝初年,在吸收商朝文化思想的基礎上,集中整理了前代的樂舞遺產《雲門》、《大章》、《大韶》、《大夏》、《大濩》,又新創制了《大武》,合稱《六代舞》。
《六代舞》也稱《六大舞》,都是紀功德的樂舞。《雲門》歌頌黃帝“大施天下道而行之”,《大章》歌頌堯之大德彰明於天下,《大韶》歌頌舜以文德治邦,《大夏》歌頌禹治水之功,《大濩》歌頌湯滅夏桀以拯救萬民,《大武》歌頌武王伐紂滅商的偉大功績。每一部樂舞都有明確的主題,都是表彰某個聖明的先王的功德。
這六套樂舞的舞蹈可分為兩類。前四種屬文舞,後兩種屬武舞。文舞時,舞蹈者手裡拿著樂器“龠”***排簫***和鳥羽“翟”。武舞時,舞蹈者手裡拿著幹***盾***戚***斧***。
所謂“文”是指以文德定天下,“武”是指以武功取天下。舞者手中所執的道具龠、翟、幹、戚等,都有象徵的意義,舞蹈的每一動態也都有具體的象徵意義。
《六代舞》是周朝的“雅樂”,演出儀式隆重。所奏的音律,所祭的神祇,都有定製:舞《雲門》時,奏黃鐘,歌大呂,祀天神;舞《大章》時,奏太簇,歌應鐘,祀地祇;舞《大韶》時,奏姑洗,歌南呂,祀四望;舞《大夏》時,奏蕤[rui緌]賓,歌函鍾,祭山川;舞《大□》時,奏夷則,歌小呂,享先妣[bi比];舞《大武》時,奏無射,歌夾鍾,享先祖。
《六代舞》中有五種是前代樂舞,唯有《大武》是周人的創作。這是一部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的樂舞。《呂氏春秋》說《大武》的作者是周公。這部樂舞表現武王克商的豐功偉績。演出時,隆隆的鼓聲響起來,舞隊全副武裝巍然肅立。唱起雄壯的歌,以戰陣的形式開始舞蹈。舞分六段:第一段表演出兵,第二段表現滅商,第三段描寫向南方挺進,第四段表現平定南方邊疆,第五段歌頌周公和召公的功績,第六段舞佇列隊肅立,表示對周武王的崇高敬意。六段舞蹈的差別,除動作外,主要是隊形的變化。舞蹈時唱的歌詞,有一部分儲存在《詩經·周頌》中。
周代的雅樂中除了上述的《六代舞》,還有《六小舞》,它們是《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幹舞》、《人舞》。
《六小舞》也是祭祀樂舞。
《帗舞》用來祭祀社稷,舞者執全羽或五彩繒而舞。
《羽舞》用來祭祀宗廟,舞者執雜色散羽而舞。一說是用來祭祀四方。
《皇舞》也叫《?》,是祈雨的舞蹈。舞者頭上插著鳥羽,上衣也用翡翠羽毛裝飾,手裡還要拿著五彩的鳥羽。
《旄舞》用來祀辟雍,舞者手持犛牛尾,有人說《旄舞》就是《隸》。
《幹舞》用來祭山川,舞者持盾牌。
《人舞》祭祀宗廟和星辰,人們徒手而舞。
此外,周朝還有一種重要的武舞《象舞》,也就是《象箭〔shuo朔〕》。箭是一種竹竿。有一種說法是,殷人能驅象作戰,周公打敗了殷人,取他們馴象的舞蹈來宣揚自己的武功。
所有這類雅樂,周朝的統治者都很重視。演出時舞隊的人數有嚴格的等級界限。當時樂舞的行列稱“佾[yi義]”,每佾八人。天子的樂舞用八佾,就是用64人組成的舞隊。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這種規定體現著禮儀制度,絕對馬虎不得。稍有不慎,失了禮,就是莫大的政治錯誤,甚至成為被鳴鼓而攻之的罪狀。
周王朝規定參加這些舞蹈表演的都是王室貴族子弟,而且把這些樂舞作為貴族子弟***所謂“國子”***教育的必修科目。當然,作為老百姓的“野人”也是要學習禮樂的。若論對樂舞的重視,周王朝是超越前人的。
王室貴族的子弟13歲就要開始學習“小舞”,15歲要學“象舞”,20歲要學“大舞”和各種祭儀。這些樂舞都學通了,才能去做各種各樣的官。周朝還設立了專門的樂舞機構叫做“大司樂”,管理樂舞的演出,並負責樂舞教育。
周朝之所以如此重視樂舞和樂舞教育,完全是為了文化控制。周王朝的統治者堅信“樂”可以和“禮”互相補充。周朝初年“制禮作樂”的基本精神,按孔子的解釋就是為“仁”。也就是通過“樂”來把人情節制在“禮”的範圍內,通過樂舞來強調民族、宗族的認同。通過樂舞教育的普及,又可實現文化的認同。所以,孔子對《六代舞》和《六小舞》都稱頌備至。孔子在齊國觀《大韶》,認為盡善盡美,竟樂得三月不知肉味。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認為要使青年成才,做一個完美的人,必須進行樂舞的教育。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泰伯》***也就是說,要成為人格完善的君子,必須先學詩,再學禮,而道德修養的最終完成,一定要依賴於樂舞。從《論語》、《禮記·樂記》、荀子《樂論》等有關樂舞的論述,我們知道先秦儒家很重視樂舞的修身養性的功能。他們認為通過樂舞的薰陶,人的精神面貌,情操志趣都會發生變化,可以變得正直而溫順,寬厚而嚴肅,變得心胸開闊,志高氣壯。人們合著《雅》、《頌》的旋律與節奏,在有規律的動作韻律和姿態中,在有條理的隊形變換中,能去掉粗俗的舉止,去掉散漫的行為,做到步調一致,儀態端莊,成為“文質彬彬”的君子。樂舞不僅能使人格完善,而且能產生移風易俗的社會作用。樂舞訓練可以使人感受到王權的威嚴,等級的尊卑,有助於“德治”。所以,在儒家的教育科目中,“樂”***包括音樂和舞蹈***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六代舞》、《六小舞》等雅樂,不僅用在祭祀儀式中,也用在貴族諸侯的宴會上。傳世的戰國宴樂漁獵攻戰紋銅壺上,鑄造出的宴樂圖中,有精美的舞蹈場面。周朝的諸侯各國間有頻繁的外交活動。在接待外賓或會盟時,都少不了雅樂歌舞。
這些“雅樂”被統治者視為經典,稱之為“先王之樂”。因長期用於宗廟祭祀,充分體現了特殊的政治目的和宗教色彩,形式上日趨刻板與僵化,逐漸失去原有的生命活力和藝術感染力。
和雅樂相對的,是民間流行的俗樂,它是老百姓們參加的歌舞,也稱作“新樂”。
周代各國民間有著各式各樣生動活潑的歌舞。從現存的一些文獻中,可以揣摩出當年各地“俗樂”的熱鬧情景。《詩經·陳風》有《宛丘》一篇:
子之湯兮,宛丘之上。洵有情兮,而無望兮。
坎其擊鼓,宛丘之下。無冬無夏,值其鷺羽。
坎其擊缶,宛丘之道。無冬無夏,值其鷺?〔dao道〕。
按高亨《詩經今注》的解釋,“子之湯兮”的“湯”,就是“蕩”;“無望”之“望”是“名望”、“聲望”。用現代漢語譯出,即為:
姑娘姑娘搖呀蕩,
跳舞跳到宛丘上。
搖搖蕩蕩真有情,
可惜沒啥好名望。
丁丁冬冬敲著鼓,
宛丘下邊來跳舞。
不管冬寒和夏暑,
一年四季玩鷺羽。
丁丁冬冬把缶敲,
跳舞跳上宛丘道。
不管冬寒和夏暑,
一年四季玩鷺?。
寫的是陳國的人民敲著鼓,敲著缶,拿著鷺羽、鷺?等舞具,在宛丘上下和道途上跳舞。無論寒暑,一年四季興致都很濃。《詩經·陳風》還有一篇《東門之枌[fen墳]》,也是寫跳舞的:
東門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榖旦於差,南方之原。不績其麻,市也婆娑。
榖旦於逝,越以鬷[zong宗]邁。視爾如荍[qiao橋],貽我握椒。
高亨《詩經今注》說“鬷”是一種鍋。“邁”為遠行。根據高亨的解釋,譯成現代漢語,即為:
東門長著白榆,
宛丘長著柞樹。
子仲家的姑娘,
愛在樹下跳舞。
遇到好日子就溜,
南原上邊去走走。
只顧婆娑起舞,
績麻的正事全丟。
碰到好日子就躲,
出門還帶上飯鍋。
我看你真像朵錦葵,
你送我花椒一握。
寫的依然是陳國人到宛丘跳舞,男女青年在節日裡如痴如醉尋歡的情景。陳國的都城在現在河南淮陽。宛丘位於都城南三裡。至今在淮陽宛丘故地,每年三月三仍有盛大的節令歌舞集會。屆時萬民雲集,歌舞終日,盛況依稀當年。《詩經》裡描寫歌舞的詩篇還有不少。經孔子整理過的《詩經》,既是歌詞,也是舞詞。《墨子·公孟》有“歌詩三百,舞詩三百”的說法。
周代不僅中原地區民間有豐富生動的舞蹈,就是生活在邊遠地區的民族,所謂“四裔”,也有豐富多采的舞蹈活動。例如,雲南開遠出土的春秋戰國時的銅鼓上,鑄有蘆笙舞、干鏚舞、矛舞、羽舞等各種舞蹈生活影象。
普天下的俗樂和雅樂,共同組成了燦爛的周朝舞蹈文化。
周代是中國樂舞蓬勃發展的時代。不僅知名的《六代舞》、《六小舞》等,以鞏固的地位使用於禮儀,而且在貴族的宴飲遊樂之中還流行著具有楚國風格的《激楚》、《結風》,和服飾華美、場面壯觀的《萬舞》等著名舞蹈。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出土過不少春秋戰國時代樂舞文物。如湖南長沙出土的戰國彩繪舞女漆奩,河南信陽出土的楚漆錦瑟樂舞圖,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漆繪鴛鴦盒上的舞人圖等,都生動地展示了當年貴族宴樂中的舞蹈場景。
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先王之樂”漸漸失去其魅力與權威。“新樂”以勃勃生氣成了人們宣洩情感的藝術,受到社會各階層的歡迎。《樂記·魏文侯篇》記載了這樣一件有意思的事:魏文侯問子夏說:“我一本正經地觀賞古樂,可是提不起精神,唯恐會睡著。但是,一見那種被稱作‘鄭衛之聲’的新樂,卻一點也不知疲倦。請問古樂為什麼會那樣?新樂為何有這樣的效果?”魏文侯大惑不解的問題,揭示了一個重要的道理,那就是樂舞藝術只有與當代人的生活和感情聯結在一起,才能產生巨大的感染力。豐富多采的俗樂歌舞的生命力正在這裡。
生動活潑的民間歌舞,和活躍於貴族生活中的專業伎樂,組成了春秋戰國時期盛極一時的“新樂”。在全社會的文化以至於政治生活中,“新樂”起著重要的作用,對後世樂舞藝術的發展也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周代聲勢浩大的樂舞鍛煉出人數眾多的專業樂舞藝人。他們被稱作倡優、女樂。有些地方成了知名的歌舞藝人之鄉。古書中常常提到“趙女鄭姬”。《史記·貨殖列傳》說:“趙女鄭姬,設形容,揳〔xie些〕鳴琴,揄〔yu俞〕長袂,躡利屣,出不遠千里,不擇老少者,奔厚富也。”是說鄭國、趙國的舞女們,為了謀生而打扮得漂漂亮亮,帶上樂器,穿上長袖舞服,踏著輕便的鞋子,不遠千里奔赴天下各地。中山國也是以歌舞藝人世代相傳而出名的。楚國舞蹈更是聲名遠播。楚王好細腰,楚國舞人舞長袖、扭細腰的舞姿,在春秋戰國時代是有代表性的,影響所及直達漢代。
據史書記載,春秋戰國時代已經湧現了一些天下聞名的舞人。如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人西施,就是一位訓練有素的傑出的舞蹈家。燕昭王寵愛的兩個女子——旋娟和提嫫,也是傑出的舞蹈家。她們善於表演《縈塵》、《集羽》、《旋杯》等名舞,在鋪著四五寸厚的香屑的席上舞蹈,竟留不下足跡,可見其體態之輕盈。正是這些舞蹈藝術家,把表演性舞蹈提高到新的水平。
中國古代舞蹈史的概括
用簡明的話來說,舞蹈是一種人體動作的藝術。但是,這個人體動作,必須是經過提煉、組織和美化了的人體動作--舞蹈化了的人體動作。另外,屬於人體動作範疇的藝術也有許多種,如雜技、啞劇、人體雕塑、韻律操等等。所以,舞蹈不同於別的人體動作藝術的主要方面是:它是以舞蹈動作為主要藝術表現手段、著重表現語言文字或其他藝術表現手段所難以表觀的人們的內在深層的精神世界--細
膩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鮮明的性格,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自身內部的矛盾衝突,創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動的舞蹈形象,以表達舞蹈作者***舞蹈編導和舞蹈演員***的審美情感、審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審美屬性。另外,由於人體動作不停頓地流動變化的特點,它必須在一定的空間***舞臺或廣場***和一定的時間中存在;而在舞蹈活動中,一般都要有音樂的伴奏,要穿特定的服裝、有的舞蹈還要手持各種道具,如果是在舞臺上表演,燈光和佈景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也可以說舞蹈是一種空間性、時間性和綜合性的動態造型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