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抗戰和淞滬會戰有何不同

  淞滬抗戰和淞滬會戰雖然僅僅有一個字不同,但是背後的意義卻是完全不同。那麼淞滬抗戰和淞滬會戰有什麼不同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淞滬抗戰和淞滬會戰的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淞滬抗戰是發生在1932年由日軍首先挑起的戰爭,但是中國人民和軍隊的表現十分出色,在淞滬抗戰的過程中幾次讓敵方主動喊停,實在是一次大快人心的戰役。而淞滬會戰卻是恰恰相反,中國人民付出慘痛的代價,可是最後卻依舊得到了失敗的結局,而且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淞滬抗戰和淞滬會戰雖然僅僅有一個字不同,但是背後的意義卻是完全不同。那麼淞滬抗戰和淞滬會戰有什麼不同呢?

  淞滬抗戰和淞滬會戰的不同之處,首先就來說一說淞滬抗戰的過程。當時日本主動挑釁之下,中國軍隊忍無可忍,尤其是十九路軍開始各個方面的反擊活動,其實當時日本只是為了轉移國際上的視線而已,完全想不到中國的反應如此的劇烈,在這種情況下以十九路軍為主要代表的中國人民頑強抵抗,很快就讓敵方受到打擊,最後不得不在西方几個大國的影響之下幾次喊停。

  和淞滬抗戰不同的淞滬會戰卻是完全相反的,當時中國幾乎發動了七十萬的兵力,不過是對抗日本幾萬的軍隊,可是卻始終無法取得勝利不說,最終拖延了三個月將近一百天的時間之內,中國付出的代價卻是相當嚴重和巨大的,可是最後的結局還是以中國失敗告終了,上海地區最終淪陷,而中國人民傷亡更是非常巨大的數目。

  同樣都是對日作戰,而且淞滬抗戰還不如淞滬會戰的人數眾多,可是淞滬抗戰和淞滬會戰卻是差別如此的巨大,正是讓國人震驚也讓國人蒙受如此巨大的損失。

  第二次淞滬會戰介紹

  淞滬會戰是許多人都非常清楚的知道的,但是提起第二次淞滬會戰就有許多人不明白了,淞滬會戰還有第二次嗎?這其實只是說法不同罷了,因為之前一二八事變同樣發生在上海以及附近周邊的地區,所以人們也將八一三事變稱為第二次淞滬會戰。第二次淞滬會戰相比於之前的任何戰爭都是完全不同的,不管是兵力還是戰鬥力或者是結局,中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是卻依舊無法改變戰敗的結局。

  第二次淞滬會戰的主要原因就是,當時日軍侵略使中國完全處於被動的狀態,而他們的方向動態更是在國內造成重大影響,蔣介石為了改變當時的趨勢和形態,於是才想要主動出擊,抓住機會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除此之外第二次淞滬會戰還有另外一個隱藏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通過這次戰爭,展現出中國的實力,吸引到更多的來自國際的目光,雖然最後這個目的達到了,但是卻沒能憑藉這個優勢尋求到援助也是十分可惜了。

  第二次淞滬會戰中國可以說已經傾盡了大部分的兵力了,但是戰略部署、思想方式以及裝備人員等許多原因,中國始終無法將侵略者打敗,最後造成了無法估量的巨大損失。儘管最後有助於提高中國地位以及在國際上的印象,可是付出的畢竟還是十分巨大的。根據一些最後統計出來的資料,中國死傷人數居然可以達到對方的五倍還要多,這是一個相當慘烈的教訓了。

  孫立人與淞滬會戰的關係

  在抗日戰爭中孫立人可以稱得上是相當出色的將領之一。那麼孫立人淞滬會戰之間有和關係呢?淞滬會戰中有孫立人嗎?

  孫立人淞滬會戰之間其實關聯還是很大的,孫立人在淞滬會戰期間已經擁有稱號了,而且在淞滬會戰前孫立人平時就一直鑽研現代化軍事,希望將兵役制度更加的完善起來,他在作戰過程中隨機應變的能力是非常強大的,而且智謀頗深,這樣一來就為孫立人在淞滬會戰的表現奠定了基礎。

  孫立人在淞滬會戰期間率領著第四軍團加入了戰爭,孫立人一進入戰爭之後就整整持續了兩週的時間,並且孫立人在淞滬會戰期間表現的十分出色,他不僅將日軍的非常先進的橡皮橋損壞掉,而且還幾次將日軍從蘇州河中擊退,同時在孫立人的領導下蘇州河也成為了敵軍傷亡最重的一個地區,由此可見孫立人在淞滬會戰中能力是多麼的強悍。

  但是再強悍的人也抵擋不住槍炮的襲擊,在淞滬會戰中孫立人為了搶回之前失去的陣地,在戰場上受到了很嚴重的傷害,身上的傷口達到了十三處之多,如果不是他的部下冒著危險將他背了回來,可能孫立人在淞滬會戰中就要出事了。孫立人在淞滬會戰中所表現出來的英勇讓戰士們敬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