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劉恆孝順的故事

  漢文帝劉恆是西漢第五位皇帝,關於漢文帝劉恆的故事有很多,那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漢文帝親嘗湯藥的故事

  漢文帝劉恆親嘗湯藥講述的是劉恆守孝,行孝的故事,被收錄在《二十四孝》中。

  引原文:前漢文帝,名恆,高祖第四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養無怠。母長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湯藥非口親嘗弗進。仁孝聞天下。

  劉恆為漢高祖的第四個兒子,時候來的漢文帝,而當時劉恆被劉邦封為代王,在代國生活,而劉恆的生母薄妃一直不被劉邦寵愛,常年不被接見,因此劉邦允許薄妃出宮在劉恆所在之處生活,為代王太后。

  劉恆對他的母親向來很孝順,一直以傳統孝禮待之,從來不怠慢。有一次劉恆的母親忽生重病,劉恆很是著急,親自每天在其母親床頭照顧她,絲毫不敢怠慢。但是沒想到他母親這一病臥床不起數年,這期間劉恆不僅每天為母親熬藥並且每天都守護在母親身邊,貼心照顧,不敢有差池。

  劉恆每天都是看到他母親睡著了,才在旁邊小憩一會,只要母親稍有動靜便會驚醒。其母見劉恆這樣勞累很是心疼,但是劉恆去不以為然。還是細心照顧著母親,毫無怨言,每次熬好藥給母親喝之前都會先喝一下,怕母親苦著了和被燙到,感覺差不多才會讓母親喝。

  於是這件事情被大家廣為流傳,還有詩歌稱頌劉恆為孝子。後世人稱劉恆為人們學習孝道的楷模,為了紀念他的偉業和孝道便將此事收錄為二十四孝的故事。

  劉恆與竇漪房的故事

  電視劇《美人心計》講述了西漢文帝劉恆與竇漪房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讓很多觀眾大為感動。那麼,歷史上劉恆和竇漪房的感情果真像電視劇演繹的那般生動感人嗎?說起竇漪房,很多人都覺得她是一名幸運的女子。

  當初,竇漪房被呂后安插到代王身邊,代王看竇漪房樸素、較弱,便寵幸了竇漪房。竇漪房由此從一名侍女一躍成為代王的侍妾,地位提升了好幾個等級。幾個月後,劉恆封竇漪房為王妃,雖然不是王后,但是竇漪房得到了代王專寵。試想一下,如果劉恆在成親之前就認識了竇漪房,那麼劉恆一定會封任竇漪房為王后。劉恆見竇漪房知書達理,溫柔善良,更加珍愛竇漪房,劉恆幾乎每晚都要去竇漪房處休息。

  幾年後,劉恆的王后因患有麻風病去世,劉恆安葬好王后之後,一心想立竇漪房為王后。竇漪房勸說劉恆先不要舉行冊封大典,畢竟王后屍骨未寒,這麼快立後會引來王宮人士的不滿。劉恆見竇漪房如此深明大義,更加歡喜不已,對竇漪房更加寵愛。漢高祖去世後,呂后專權引起朝中人士不滿,他們除掉呂后外戚後,一致擁護代王劉恆為皇帝。劉恆生性淡薄,本不願為帝,在竇漪房堅定的支援下,劉恆成為西漢第五位統治者。

  不久後,竇漪房也成為了竇皇后,和劉恆一同治理西漢王朝,此後劉恆與竇漪房同甘共苦的故事也成為一段佳話。

  漢文帝劉恆簡介

  漢文帝劉恆,是高祖劉邦與薄姬所生,曾助劉邦攻打江山,立功之後封為代王。劉邦駕崩之後漢惠帝繼位,而呂氏掌權,惠帝駕崩之後呂氏作亂,先後立兩位年幼的少帝,最終在眾臣的擁護之下,廢黜少帝,擁立劉恆登基為帝。

  劉恆本事高祖的兒子,卻輾轉多年才登上皇帝之位,不過這也算的劉恆幸運,按照漢朝的法例,庶子不能繼承大統。然而身為庶子的劉恆卻在侄子們被廢黜之後登基稱帝,可謂是“少年老成”,這當中多少帶著點戲謔之意。

  好在漢文帝是個明君,意向宅心仁厚的他深的民心,所以才得以立為皇帝。登基之後的漢文帝,廢酷刑、興水利、昌民生,是漢朝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強生時期,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尤其是在農業上,漢文帝推行了新的政策,權利輔助農民生產,恢復民生,同時也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在漢文帝的治理下,漢朝發展到強生時期,但是國家雖然昌盛,但是漢文帝卻始終堅持簡樸,以身作則,倡導節儉,是為人人稱讚的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