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誕辰
柴可夫斯基是十九世紀偉大的俄羅斯作曲家,那麼柴可夫斯基的誕辰什麼時候?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柴可夫斯基的誕辰,希望對你有幫助!
柴可夫斯基的誕辰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生於礦山工程師兼官辦冶金工廠廠長家庭。
1859年畢業於彼得堡法律學校,在司法部任職。1861年入俄羅斯音樂協會音樂學習班***次年改建為彼得堡音樂學院***。1863年辭去司法部職務,獻身音樂事業。1865年畢業後,在莫斯科音樂學院任教,同時積極創作,第一批作品問世。
受富孀梅克夫人資助,1877年辭去教學工作專事創作。1878-1885年間曾多次去西歐各國及美國旅行、演出。1893年6月榮獲英國劍橋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同年10月底在彼得堡指揮《第六交響曲》首次演出後不久即去世。
作品反映了沙皇專制統治下的俄國廣大知識階層的苦悶心理和對幸福美滿生活的深切渴望;著力揭示人們的內心矛盾,充滿強烈的戲劇衝突和熾熱的感情色彩。音樂綜合了俄國民間音樂和城市浪漫曲音調,同時汲取了西歐專業音樂的成果。旋律富有個性,委婉動聽,扣人心絃。
代表作品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愴***交響曲,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黑桃皇后》,舞劇《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第一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羅科主題變奏曲》、第一弦樂四重奏、鋼琴三重奏《紀念偉大的藝術家》、交響序曲《1812年》、幻想序曲《羅米歐與朱麗葉》、交響幻想曲《裡米尼的弗蘭切斯卡》、義大利隨想曲、絃樂小夜曲以及大量聲樂浪漫曲等。
柴可夫斯基故居
說到柴可夫斯基故居,就是在莫斯科的克林小鎮,原本是一個不被人知道的小地方,但是,卻因為那裡出了很多偉大的名人而被人知道。柴可夫斯基的故居原本是法學家薩哈羅夫的住處,而柴可夫斯基在1892年搬到那裡,小鎮裡的安靜與閒暇正適合柴可夫斯基的創作。
在柴可夫斯基故居,可以看到那是一座二層的小洋樓,柴可夫斯基住在二樓,一樓為他的餐廳以及僕人等居住。對於這個住處,柴可夫斯基是非常喜歡的,他曾經說過,很難想象有一天離開這裡,他會怎樣的難過,可以看出他是有多麼愛這個地方。
現在的克林小鎮已經成為了一個旅遊景點,就在莫斯科以北,通往聖彼得堡的大路旁。很多人都慕名而來,想要看看偉大的音樂家生活在一個怎樣的房子裡。一進柴可夫斯基故居,就能看到柴可夫斯基的畫像掛在正中央,周圍擺放著的是他生前用過的各種音樂用品,比如指揮棒,手套,以及樂譜等。
上到二樓,這才是柴可夫斯基住的地方。他的臥室佈置得非常簡單,一張床,一個書架,外加檯燈,僅此而已,再也沒有多餘的東西。客廳裡除了應有的沙發茶几外,還有一架鋼琴,據說這是他的第二架琴,第一架被他贈與給自己的妻子了。
柴可夫斯基是同性戀嗎
柴可夫斯基有同性戀傾向是真的事情,即便所有可以證明的書面材料早在蘇俄的時候就被消滅了。但是柴可夫斯基跟常人不同的性取向,對他的生活還有體現生活的作品都帶來很大的影響,眾多研讀柴可夫斯基作品的學者,也透過此種方式得出了這樣的論斷。雖然說現在還有很多人士對柴可夫斯基是否是同性戀持有懷疑的態度,但是根據他的僕人和外甥給出的證詞,90%以上的學者都做出這樣的判斷:柴可夫斯基最為親密的伴侶都是同性無疑。而關於柴可夫斯基是同性戀的這一個事情,還有來自於他在眾多信件中對朋友的稱謂上,這也讓柴可夫斯基同性戀的事得到了證實。
雖然說他是同性戀,但是他又異常向往“正常”的家庭,所以這讓柴可夫斯基在他的一生當中都在痛苦的掙扎中度過,而實際上,同性戀跟“正常”的矛盾,就是讓他產品多元的根源所在。
其實,柴可夫斯基同性戀這件事情在他年紀尚小的時期,就有了傾向,他在小的時候非常不願意跟人說話和交流,在孩童時期,柴可夫斯基就害怕跟異性相處。在柴可夫斯基本人成名之後,非常恐懼自己性取向跟大眾不同這個事給自己帶來負面的輿論,所以一直把這個祕密深藏心中,而這樣矛盾的掙扎,在他跟梅克夫人來往的信件中就多有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