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慧生的生平簡介
荀慧生的演唱功力非常的深厚,而且他的戲路明顯要比其他人更加寬廣,在他的唱腔中,融入了青衣、花旦等多種形式為一體,荀慧生是我國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他一生創作並演出了不下三百場戲,又創造了風格新穎內容獨特的“荀派”唱腔。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1916年10月6日,農曆丙辰年九月初十日:荀慧生出師。
早在1907年荀慧生被其父賣給梆子藝人龐啟發為徒,按照常規1915年就應出師,由於荀父與龐啟發在荀慧生學藝的契約上沒有標明具體的出師時間,荀慧生在學藝後期紅極一時,給師傅賺了很多錢,龐啟發不讓荀慧生出師,威脅並軟禁了他。後在李洪春、尚小云的幫助下逃走。由白社及三樂班主李繼良出面,以折衷辦法達成協議,延長出師時間兩年,演出所得與師傅對半分成。
1917年,農曆丁巳年:朱幼芬組班
名旦朱幼芬組班,演於中和園,營業不振。後邀入時慧寶、尚小云、荀慧生、龔雲甫等人,於是每日滿堂。時先生當時嗓音高亢,以《戲迷傳》一劇紅遍梨園。
1919年9月9日,農曆己未年閏七月十六日:荀慧生首次在上海天蟾舞臺以《花田錯》打炮
荀慧生首次在上海天蟾舞臺以《花田錯》打炮,當時隨楊小樓,譚小培,尚小云同去,有三小一白之稱。
1923年,農曆癸亥年:荀慧生收葉壽梅為徒
荀慧生收票友葉壽梅為徒,為荀慧生第一個弟子。
1923年4月26日,農曆癸亥年三月十一日:程豔秋結婚
程豔秋和果秀英在前門外同興堂飯莊舉行結婚典禮。整個飯莊喜氣洋洋,四周掛滿了賀喜的祝辭和書畫,賓客達四五百人。
因為新郎程豔秋、岳丈果湘林、冰媒梅蘭芳以及新郎的師傅榮蝶仙、王瑤卿,新娘的外祖父餘紫雲等人,都是唱旦角的,因此在京的旦行名角,幾乎傾巢出動,前來賀喜助興。包括:陳德霖、餘玉琴、田桂鳳、王瑤卿、王琴儂、朱幼芳、閻嵐秋、朱桂芬、荀慧生、於連泉、朱琴心、王蕙芳、姚玉芙等,全都在座。報刊稱之為“自有伶人辦喜事以來,真正巨觀之名旦大會也。”
婚後羅癭公為果秀英改名為果素瑛。
1925年,農曆乙丑年:楊寶森留滬在義母處調養
因在滬演出三個月,楊寶森嗓音極度疲勞而倒倉,乃至一字不出。經荀慧生介紹,拜認劇評家鄭過宜母親為義母,即留滬寄居義母處調養。
1925年,農曆乙丑年:《梨園外史》單行本出版
北京京華印書局印製的《梨園外史》一冊單行本出版,共十二回。封三版權頁的著作者署名為“作劇先生”和“觀劇道人”。“作劇先生”是江蘇吳縣的潘鏡芙的化名,“觀劇道人”是湖北安陸陳墨香的化名,除曹心泉、荀慧生等五人的序外,還有陳墨香的序***卻並非以自序形式出現***:
“《梨園外史》小說家言也,紀道鹹以來伶官故實。其間事蹟,詢之老伶未盡符合,然其描摹優人之狀態,討論戲曲之源流,至為詳細,誠非老於斯事者不能道其隻字。紀事小有牴牾,奚足為病!昔太史公傳優孟,世且摘其謬誤,況此固以稗野自命者乎?施耐庵、曹雪芹之小說,摹繪得神,亦但能得盜賊、兒女之性情耳;至事蹟之有無,直同鏡花水月。而此書所紀,尚不盡蹈空,欲考梨園掌故者豈可忽諸?方今之世,風俗淫靡,梨園以旦為第一流,讀此編‘胡喜祿掃盡鉛華’一章,知作者蓋有隱痛焉!餘出入伶官之家將三十年,於若輩之情偽,知之甚深,只以賦性疏懶,未克獨力撰作。是書之成,實為先獲我心,故援筆樂為之敘。墨香氏題。”
1925年,農曆乙丑年:餘叔巖、楊小樓組雙勝社
餘叔巖與楊小樓第二次合作,班名改為“雙勝社”,在香廠新明戲院演出。陣容十分齊整,旦角是荀慧生,架子花武二花是錢金福,丑角是王長林,小生是馮蕙林。在這個時期唱過多次新鮮好戲,如《青石山》中,楊小樓的關平,餘叔巖的呂洞賓,錢金福的周倉;《戰宛城》,餘叔巖飾張繡,楊小樓飾典韋,錢金福飾許褚,荀慧生飾鄒氏,王長林飾胡車。又排了一出老戲《摘纓會》,餘叔巖的楚莊王,荀慧生的許姬,楊小樓的唐狡,錢金福的先蔑,王長林的襄老。此外,餘叔巖與荀慧生還合演了很多生旦對兒戲,如《打魚殺家》、《南天門》、《梅龍鎮》等。
荀慧生的人物性格
其實荀慧生是一個比較嚴肅的人,他在戲曲方面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待弟子們,也都是非常嚴格的,力求能夠做到真正的完美。對於唱和唸的要求可以說已經到了極致。他主要主張唱唸兩者相結合,互相協調,就如荀慧生圖片中的本人一樣,儘量的做到表裡如一。
從荀慧生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她身上那種獨立於世、卻又偏偏不肯向世俗低頭的高貴精神,在抗戰時期,荀慧生幾次和日本特務周旋,不管是拒絕給日本人演出,還是那種濃濃的愛國精神,就算是在***時期,荀慧生也不曾向誰低過頭。他是倔強的,卻也是執著的。
別看荀慧生在圖片中是個英俊的小青年,若是裝扮起來,荀慧生的扮相還是相當有特點的。再加上對藝術的領悟和創新,既美又媚的人物形象就出現了。他總是希望每個角色都可以給人以美的感覺,這些我們也都能在圖片中看出來。他挺直的脊背,有神的眼睛,似乎都在傳達著自己靈魂的味道。在他的塑造下,尤其是將廣大婦女們的氣質和風格演繹的淋漓盡致。
荀慧生的人物評價
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先生是一位值得中華民族驕傲,值得後人敬仰的藝術大師。
荀慧生即非梨園世家,又無權貴支撐,他從一個一字不識的農村的窮孩子六歲被賣到戲班學唱梆子,在二十七歲就榮獲京劇“四大名旦”的桂冠,成為與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並駕齊驅,獨領風騷幾十年的藝術大師!二十八集電視連續劇《荀慧生》以大量詳實的史料,以鮮為人知的故事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真實的令人信服的荀慧生;一個歷盡坎坷,令人蕩氣迴腸的荀慧生;一個被金錢、權勢、美女包圍而自強不息的荀慧生;一個深受民眾喜愛而也深愛民眾的荀慧生;一個不畏強暴有民族氣節的荀慧生;一個為京劇藝術孜孜不倦追求,勇於改革創新,奮鬥了一生的荀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