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應該怎麼學英語

  隨著英語教育改革的逐步實施,在廣大學生、家長心中對英語的學習已經從以前的應試培養迅速轉變為對於一種交流工具的使用,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兒童學習英語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兒童學習英語方法1

  第一、通過小朋友們熟知的內容入手,利用廣泛而深入人心的經典故事和深受喜愛的卡通朋友。這些資源能夠激發兒童的興趣,讓他們積極的投入學習。

  第二、讓英語學習變得生動有趣,便於孩子們接受教學內容。比如用講故事的形式讓孩子融入,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學會單詞和句型,更加便於記憶。

  第三,詞彙是構成語言的基礎。麥克米倫•佳睿少兒教材最大的亮點是融入了自然拼讀的教學內容。自然拼讀具有兩大特色:1.幫助學生認讀生單詞。2.提高學生記單詞的速度。

  兒童學習英語方法2

  首先,要認識到學英語是為了交流。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無論大人,還是小孩,學英語,不只是為了考試;更是為了用英語和別人交流。所以,應該通過讓孩子接觸、學習英語,培養孩子對英語語音的敏感性以及用英語交流的興趣,掌握英語學習的方法,最終發展孩子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只有樹立起了這種觀念,我們才能在家庭中正確對待、引導孩子學習英語。

  其次,要培養起孩子對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大家都熟悉,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常常被忽視。現代教育理論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學習主要靠內因;對於年齡不大的孩子,內因,主要就是興趣,因為他們還沒有其他像奮鬥目標那樣的內驅力。

  因此,我們要讓孩子覺得學英語有趣、有用。當他們不斷地被英語學習中的樂趣和成就吸引,對學英語有了興趣,就能堅持學習下去,取得更好的效果。

  孩子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可以通過讀繪本、唱歌謠、看動畫片等慢慢培養。另外,當然,孩子讀英語繪本,跟著唱英語歌謠,模仿動畫片裡的話,要及時表揚、鼓勵他們。當孩子學英語的行為得到讚揚、鼓勵這些回報時,他就會樂意重複這樣的行為。慢慢地,就會產生學英語的興趣。

  再次,家長應在家裡為孩子創造良好的英語環境。

  語言習得理論認為,兒童具有一種獨特的自然習得語言的能力,使他們能從大量的語言接觸和使用中,吸收語言材料,概括語言規則,從而形成語言能力。我們的漢語就是在一種語言薰陶中逐漸學習並掌握的。同理,在孩子接受英語學習時,家長也應給孩子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在家裡,我們可充分利用英語視聽資源,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少兒多聽,多看,多接觸比較規範純正的語言材料。至於比較好的語言材料,迪斯尼出品的動畫片、《迪斯尼神奇英語》、《芝麻街》、《洪恩少兒英語》、《牛津閱讀樹》系列,都值得推薦。

  還有,課堂上,合格的少兒英語教師使用英語的比例,應該達到70%左右,其中有關鍵單詞、句子、小故事、情境對話等等,只有少量中文解釋,目的是為使孩子通過自身的理解,在不斷的英語環境薰陶中,培養其使用英語的習慣。鑑於此,家長接孩子回來後,應該幫助孩子記憶關鍵單詞、句子以及日常交流的習慣表達。然後在每天適情適景的時候,自然地運用在與孩子的交流中。比如早晨,孩子睜開惺忪的睡眼時,你說: “Good morning!Time to get up, dear!”;傍晚接孩子時,你說:“Good afternoon!” 久而久之,孩子便慢慢地萌生了想說的念頭,並逐漸形成英語意識。

  最後,為孩子建立寬鬆的學英語的心理環境。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只有在一種寬鬆、和諧的氛圍中我們的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長。少兒學習英語,也應是在這種氛圍中進行的。在與孩子進行英語交流時,我們應該用一種鼓勵的方式,讓孩子在毫無思想壓力的情況下大膽地與父母進行自然的交流,讓孩子把說英語當作一項快樂的事。有些家長一聽到孩子吞吞吐吐的,便大聲訓斥孩子:“怎麼又忘了?”“你怎麼又不說了?”“你在學校到底有沒有聽老師上課啊?”……這些訓斥,容易形成孩子說英語的恐懼心理。常此以往,孩子便把學英語作為一種負擔,這樣就失去了孩子從小學英語的意義。

  兒童學習英語原則

  原則一:理解而後能背

  原則二:所背文章要典型而純

  原則三:先聽後背

  原則四:從易到難、從短到長、循序漸進

  原則五:背誦課文一天之計在於晨

  原則六:注意重點句型和單詞

  原則七:及時複習,多多重複

  原則八:同一篇課文要儘量多以不同語調在不同環境和條件下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