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讓孩子學好一年級拼音

  一年級小學生一踏入小學校園第一個任務就是要學漢語拼音,但是拼音對於孩子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需要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拼音學習方法。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一年級孩子學好拼音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一年級孩子學好拼音的方法

  ⑴圖片法

  教材中的插圖,是根據聲韻母的音、形特徵配置的,不僅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而且具有形象、直觀、富有情趣等特點。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挖掘插圖的含義,體會編者的意圖並創造性的運用插圖,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讓學生記憶“b”的外形特徵時,運用插圖:同學們,b像什麼?像收音機。左邊的豎像什麼?像天線。於是老師和學生一起總結:一臺收音機,天線高高豎起,這就是“b”。這樣緊緊依靠插圖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⑵日常用語法

  教師要積極創設語言環境,讓學生堅持在語言環境中學拼音,聯絡日常用語學拼音,學普通話。

  ⑶口訣法

  兒歌口訣是教師在漢語拼音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最便捷、最直觀的形式。而一年級的學生對於兒歌有著較強的偏愛,在拼音教學中採用歌訣的形式幫助學生記憶聲韻母,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而且能提高學生記憶的速度。

  ⑷表演法

  表演,為學生創設一種愉悅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情情境,使“靜”的課堂變為“動”的課堂,使“死”的課堂變為“活”的課堂。兒童的天性是貪玩好動,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拼音教學的實際需要,適時的安排一些活動,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新知。如在學習“a”時,教師可以扮作醫生為學生檢查口腔,讓學生實實在在的體會。結合所學的內容,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⑸遊戲法

  對孩子來說,遊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遊戲。遊戲教學活動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讓兒童們在唱唱、跳跳、聽聽、畫畫、玩玩中學會漢語拼音。

  ⑹競賽法

  利用學生的表現欲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是激發其創新思維的契機。因此,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表現自我,讓他們在與他人的正當競爭中發揮才幹。比賽活動既可檢測學生的拼音掌握情況,又可適當在課上開展一些訓練性的比賽活動。

  ⑺換位法

  經常讓學生登上講臺當小老師,能打破封閉的心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以“自我實現”的方式滿足當眾展示的慾望,體驗成功的喜悅,個性也會得到充分的發揮。

  一年級孩子學好拼音的技巧

  一、教從表象入手,學在直觀感知。

  一年級的小學生的思維是形象的,容易在直觀的教學中激發興趣。教材上圖文並茂、色彩鮮豔,孩子們一開啟課本就會興趣盎然的議論圖上畫的是什麼?誰在幹什麼?比如第一課畫面上有個小女孩,坐在船上幹什麼呢?圖上還有誰呢?***雞、鵝、草地***我引導學生回答了問題,孩子們再上來表演小女孩唱歌的樣子----“我在河邊唱歌,aaa,公雞啼叫ooo,鵝在水中倒影eee。”孩子們爭相模仿,我校正他們的發音,通過興致盈然的圖畫到輕鬆的學習,模仿正確的發音方法,整個教學過程是主動、輕鬆愉快的。

  用直觀的辦法來幫助學生記住字形,準確發音。教學聲母f時,我拿一把雨傘做教具進行直觀演示,教學生念“一把雨傘fff”。在區分b和p,d和t,gk和h發音是否送氣,我拿一張薄紙放在嘴邊,有意識地發出不同的音,讓學生直觀地觀察送氣的情況。

  二、創設趣味情境,激發學生情感

  快樂中學習,活動中表演,歡笑中教育。在學習聲母jqx與ü相拼,nl和ü相拼規則中,我設計讓學生戴頭飾進行表演,並配上兒歌:三個好朋友jqx,一塊兒出去玩,路上碰見了小ü,小ü小ü有禮貌,急忙脫下帽,問聲好。通過學習兒歌,戴頭飾表演,讓他們懂得尊重別人,學做有禮貌的孩子,並掌握了jqx與ü相拼,兩點要去掉的規則。而在學習nl和ü相拼,兩點不去掉的規則時,我也配上了兒歌:小ü小ü真淘氣,整天搗亂和調皮,氣了爸媽n和l。小ü小ü知錯了,淚珠汪汪有兩顆。同時,戴上頭飾進行表演,從中教育學生應該做個知錯就改、聽話的好孩子。

  編說童話故事,將教學內容滲透在故事情節之中,激發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興趣。聲調教學中,主要講清聲調符號的形狀和四聲的讀法。我藉助編說童話學習四聲:有一天,兔媽媽對小兔說:“孩子,你長大了,幫媽媽去市場買菜,好嗎?”小兔高興地答應。到了市場,小兔買了許多東西,揹著就往家裡跑。一路上,小兔一邊欣賞路邊的景色,一邊高興的哼著歌“āāā”,走在平坦的大道。這時,走到了一個斜坡,小兔有點累了,可想到媽媽還在家裡等著呢!就使勁走上坡,嘴裡“ááá”地喊著加油。沒想到,剛過了第一個斜坡,又碰到了另一個陡坡,小兔為難了,“ǎǎǎ”直撓頭。這時,熊伯伯推著自行車正準備上坡,看見小兔揹著大袋東西在哭著,就幫小兔推著爬上陡坡。小兔高興得直叫:“ààà,謝謝熊伯伯。再見!熊伯伯。”就這樣,在故事中學習了四聲的讀法。

  處於幼童期的孩子,是十分活潑好動的,上課時讓他們動動手、動動腦,做做知識性遊戲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極為有效的,這主要體現於手口腦耳互動互助,和諧合作加強記憶。

  比如,每一個拼音字母都配上兒歌口訣,琅琅上口,易讀易記,再加上拍起小手伴奏,很容易記住。象:“噼噼啪?拍起小手念兒歌。小嘴張大aaa,嘴巴圓圓ooo,嘴巴扁扁eee,牙齒站齊iii,嘴巴突出uuu,魚兒吐泡üüü。”“好朋友,排排坐,你挨著我來我挨著你。a在前邊,i在後,挨在一起aiaiai,好朋友啊不分離。”這樣輕鬆的學習,孩子們練習了發音,聯絡孩子們的實際生活,使韻母附予實際的含義。還有,準備好貼有pútao、táozi、cǎoméi、lìzi和lìzhī水果名稱盤子,剪貼許多寫有音節字詞的水果,配上兒歌“秋天到,秋天到,豐收的季節水果多。你來摘,我來摘,摘到的水果分外甜。”進行遊戲,拿到水果的學生讀出上面的音節放進盤子裡,然後再分給大家,在遊戲中識記了音節。

  在學習整體認讀音節yi、wu時,我領著孩子們邊念“小i見大y,趕快往後退,小u見大W,邊哭邊後退”,邊將排於Y、W前的字母卡i、u後移,組成音節“yi、wu”,然後,再帶著孩子們念“yi和wu,不能拼,直接讀出它們的音”,這樣一來,學生很快地將yi、wu繁難的拼寫、拼讀規則牢牢記住了。

  猜謎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我在教學中進行了猜一猜的遊戲,調動了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並鞏固了拼音。我問:“左下半圓是什麼?右上半圓是什麼?”學生答:“左下半圓ddd,右上半圓ppp。”反之,學生問:“一個門洞是什麼,兩個門洞是什麼?”老師迴應:“一個門洞nnn,兩個門洞mmm。”

  三、色彩記憶,發展視覺空間智慧。

  低年級兒童對記憶材料是以視覺加工為主,即主要是以看來進行記憶。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生動直觀的圖畫和鮮明的色彩,強烈的視覺刺激除了能夠引起視神經中樞的興奮外,還能在他們的“心靈黑板”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學中,我堅持以學生為主,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我常設計這樣的環節,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給聲母和整體認讀音節塗色,給前鼻韻母和後鼻韻母塗色,給字母和音節塗色等等,使抽象的拼音符號變成一個個美麗的彩色記號,讓學生在填色過程中不僅受到美的薰陶,記住了這些抽象符號在形狀上的細微區別,而且發展了視覺空間智慧。有個孩子就曾拿著自制的拼音卡片對我說:“我以前者分不清聲母z、c、s和整體認讀音節zi、ci、si,可現在我一看見卡片上的顏色,我就知道它叫什麼了,因為我把聲母全部塗成了紅色,把整體認讀音節塗成了藍色。”受到這個孩子一番話的啟發,我黑板上的“拼音角”也利用了不同顏色的粉筆來書寫;紅色代表聲母,黃色代表整體認讀音節,白色代表韻母。這種符合兒童認知特點的教學方法比老師直接把知識灌輸給他們效果好要得多。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深刻地知道拼音教學是一個基礎內容,拼音學習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後的學習生活。雖然其內容枯燥乏味,但我們老師如果去開動腦筋,使教學趣味性,營造活潑快樂的課堂氣氛,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把學習當成一種快樂,一種享受,一種追求,就一定會讓拼音教學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一年級孩子學好拼音的建議

  一、適度要求,靜心等待。

  面隊孩子們,家長心中有一把合適的尺子。這把尺子,首先能正確度量孩子學習漢語拼音的度。

  新課標指出學會漢語拼音要做到:***一***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二***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三***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對剛入學,剛接觸拼音的孩子,我們家長不要拔高要求,急於求成。如果孩子有了一定的拼音基礎則可針對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適當提高要求。只要我們每位家長心中有一把適合自己孩子發展的尺子,那我們就能保持一顆平常心,靜心等待孩子的進步,耐心促進孩子成長。

  其次,這把尺子能正確衡量自己孩子前進的腳步。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是我們每個家長的心願。可我們的孩子卻僅僅只有七、八歲,剛從幼兒園邁進小學的大門。井然有序的學生生活是橫在孩子們面前的第一到坎。稚氣的孩子們還沒來得及熟悉新環境、親近老師、適應小學生一日常規,一道拼音難關又橫在孩子們面前。我們要遵循孩子們身心發展規律,給一點時間讓孩子們適應,給一個過程讓孩子們發展。——“急於求成”“拔苗助長”是切忌要不得的。想孩子所想,助孩子所難,這樣,我們就能精心守侯,耐心輔助中看到孩子的進步。

  二、耐心細緻,教給方法。

  入學前,學生對單韻母或多或少有所接觸,普遍認為已經學會了,其實並非如此,學生對發音的口形、舌位、音調等概念模糊,若不及時糾正,隨其形成習慣,要準確拼出音節,阻礙很大。比如:發a o e 的音時,雖然孩子們會背“張大嘴巴a a a,攏圓嘴巴o o o,扁扁嘴巴e e e”,但卻不清楚發這幾個單韻母時,口形不能變動。發ai 音時,是先發a 的音,這個a比單念a時舌位偏前。發a 後,舌頭慢慢上升,嘴慢慢閉合,快到i 的舌位時停止。其實有一個a 到i滑動的過程。只要掌握了一個複韻母的發音方法,其他的複韻母的發音就會水道渠成,由難變易。所以要叮囑孩子在校要專心學習,學會發音的正確方法。特別是有些似懂非懂的孩子。當然,術有專攻,人各有所長,如果對漢語拼音不是特別清楚的,可以打電話請教老師,或收聽錄音磁帶等。切不可讓孩子囫圇吞棗,隨意唱讀。

  三、想方設法,多多陪練。

  當孩子們掌握了發音方法後,要達到讀準字音,正確拼讀,還需較長時間的練習,鞏固。剛入校的小學一年級學生,情緒性強,自我控制能力較差。他們多采用形象思維,無意注意佔優勢。形象直觀的具體事物和生動活潑的形式容易引起兒童的注意。所以一本正經地讓孩子讀五遍,練十遍;讀得不好再罰幾遍……這種做法是很容易讓孩子疲乏、反感的。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如果為思想感情、創造美和遊戲的璀璨所照,就能成為孩子妙趣橫生和心醉神迷的樂事。”因此,我們應該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結合許多家長的經驗,談以下幾種“玩中學,學中玩”的愉快學拼音方法。

  1、製作拼音卡片,做“戴帽子”、“小貓釣魚”、“找朋友”、“玩拼音撲克牌”的遊戲。

  “戴帽子“——結合學校老師教學進度,每天給孩子做拼音卡片。如教學了單韻母a o e ,媽媽爸爸就和孩子一起製作a o e 的卡片。製作卡片中,可發揮孩子繪畫、想象等特長,讓孩子給拼音字母配上美麗的圖,生動的景。然後做出四個聲調“帽子”,讓孩子給單韻母戴帽子,然後大聲地和它們打招呼。***鞏固四聲練習。***

  “小貓釣魚”——把學過的拼音卡片別上別針放進“池塘”,然後讓孩子們拿起帶磁鐵的釣魚杆去釣魚。釣到一個大聲地告訴家人,讓全家分享孩子釣魚收穫的喜悅。

  “找朋友”——如鞏固a 的四聲,媽媽拿起卡片a扮演a媽媽。a 媽媽著急地說我的大寶寶在哪裡?孩子找到a 的一聲說,您的大寶寶在這裡ā ā ā 。

  “玩拼音撲克牌”——指導孩子製作含有聲母、韻母的撲克牌,媽媽***爸爸***拿寫有聲母的撲克牌,孩子拿寫有韻母的撲克牌。兩個人同時出牌。拿聲母撲克牌的父母出一張寫有聲母的撲克牌,拿韻母撲克牌的孩子出一張寫有韻母的撲克牌,兩個人誰先拼出由兩張撲克牌組成的音節,這兩張撲克牌就歸誰。最後,看誰手裡的撲克牌多,誰就贏了。

  2、聯絡日常生活常編兒歌、找碴兒、貼標籤。

  “編兒歌”——如:阿姨阿姨a a a; 小魚哭了üüü等等

  “找碴兒”——小朋友雙休日在家長的帶領下,到大街小巷去“找碴兒”──找出寫錯的拼音,並記錄下來。讓孩子告訴親人,告訴老師,甚至告訴有關部門。

  貼標籤——孩子們掌握了初步的拼讀音節和書寫聲母、韻母的能力後,還需要經常加強鞏固。這時可鼓勵孩子把在家庭所見到的事物,用拼音寫下來製作成標籤,貼在家裡相應的物品上。

  四、及時評價,多多鼓勵。

  “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教師應該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要求的這樣,我們家長也應該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及時捕捉到孩子的亮點,搜尋到孩子的成績和進步,並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哪怕是您的一個微笑,一個手勢,一句稱讚,一個“小蘋果”,一顆五角星……都會讓他們不斷品嚐成功的喜悅,不斷增強他們的學習熱忱。每當孩子掌握了一個字母、一個音節或一種拼讀方法,我們就及時地進行表揚和鼓勵,並進一步引導他們向新的、更高的學習目標前進。

1.26個漢語拼音字母背誦順口溜

2.如何提高小學一年級學生數學成績

3.怎麼讓一年級的孩子愛上學習

4.教小學一年級數學心得3篇

5.一年級學習方法指導與學習方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