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國文化的方法有哪些

  中國幾千年文化,可以說是博大精深,但是學習中國文化的人越來越少了,我們應該怎麼樣正確的學習學習中國文化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學習中國文化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學習中國文化的方法1

  言傳身教讓孩子理解國學

  “古文艱深難懂,很多家長怕孩子年齡小弄不明白,其實這些問題很容易解決。”在給孩子講解國學時,我們根據他的理解能力,解釋的深度和廣度也應不一樣。比如“凡是人,皆須愛”,三歲孩子能明白“儘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就夠了,五六歲的孩子可以跟他講懂得愛就是替他人著想,而十歲左右的孩子應明白尊重和理解一個人也是愛的表現。

  國學教育不應為了教國學而教。重要的是能在生活中切切實實地用國學規範孩子的言行,或者說用國學裡的格言指導孩子做事。因此,讓孩子跟讀、聽爸爸媽媽講解、背誦國學不是終極目的。關鍵是通過日常生活中具體的場景,讓孩子感同身受,理解其中的意思。

  比如,《弟子規》中所說的“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汙穢”,是教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回家後脫下的衣物要放在固定位置,不要亂扔亂放,以免汙損褶皺,用的時候找半天。如果平常父母這樣以身作則,在教孩子的時候會起到更好的作用。

  再比如,當孩子說話不算數時,答應自己收拾玩具,或者看完一集動畫片後不再看第二集,結果又反悔、耍賴。這時候媽媽可以用“言必信,行必果”來教育孩子,這些格言言簡意賅,讀來朗朗上口,孩子在記誦的過程中能潛移默化地接納它們,逐漸養成美德。

  通過環境激發孩子的探索熱情

  中國傳統文化包括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非常豐富的內容。尤其是民俗和節日,不僅給人們帶來快樂,更是一方水土的標誌。孩子學習瞭解這些風土人情對於將來融入社會,尊重多樣文化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媽媽們利用節日教給孩子製作傳統禮品是一個不可多得好機會。比如製作月餅、麻糖和麵人等禮物,既讓孩子體會到樂趣,又對這些傳統節日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

  在家裡佈置好琴棋書畫等讓孩子耳濡目染,由被動到主動,自發的學習瞭解這些文化用品。

  不同的環境可以設計成不同的教學場所。很多孩子正是在觀看傳統戲曲和皮影表演的過程中,對這些民族文化精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中國的很多大師都是在家庭文化氛圍中逐漸成長起來。

  比如著名的京劇大師梅蘭芳,在長輩的薰陶下,他從小就喜歡看戲、聽戲。八歲的時候,就開始學戲了。其實他天賦並不好,被老師評說"不行,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但是在這種濃厚的氛圍激勵下,經過刻苦努力後仍成長為一代名家。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不可小視。

  學習中國文化的方法2

  多種方式培養學習興趣

  有人說國學很枯燥,很難學,可是學英語、學彈琴也很枯燥,為什麼孩子也得學呢?為什麼孩子也能學會呢?

  興趣是靠培養的,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喜歡認字、彈琴。現在,大多數爸爸媽媽小時候也沒有讀過這些國學經典,也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沒有父母的以身作則,家中沒有學習的榜樣,孩子自然興趣也不大。

  如果父母能夠靜下心來,每天情感豐富、抑揚頓挫地讀半個小時書,每次都叫孩子一起來讀,並配上古典音樂,雖然有些調皮的孩子開始不配合,但是時間一長,孩子一定會開始願意跟著讀了。哪怕他只跟讀5分鐘、10分鐘,家長也要給予適當的表揚、肯定,讓他有成就感。平時,可以隨身攜帶《笠翁對韻》、《唐詩三百首》等口袋書在路上讀,或是在車裡播放相關音訊,充分利用這些時間,讓路上的時光也能進行國學教育。

  如果孩子對於誦讀不感興趣,家長還可以改變一下策略,將國學教育融入故事和遊戲中,設計一些國學手指操、國學武功操;爸爸媽媽還可以表演一些國學故事情景劇,如孔融讓梨、黃香溫席,孩子一定會興趣大增,並迫不及待地要求加入。

  學習中國文化的方法3

  參觀遊歷,學習優秀人物

  在青春期到來之後,孩子逐漸變的獨立,思考能力也逐漸增強。這個時候家長應增加孩子的動手實踐機會,參觀古蹟人文,擴充套件其視野。

  中國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人文古蹟遍佈中華大地,英雄人物身上彰顯著中國精神文明的脊樑。在寒暑假時間裡,帶孩子旅遊不應止於遊山玩水。去陶瓷之都唐山和景德鎮體驗,陶瓷製作的神奇和各式藝術品的美麗。去紅色旅遊區,瞭解中華大地上曾發生的真實故事。

  在回來之後再次捧起歷史課本,也就不僅限於紙上文字。思想的範疇也不會陷於言情小說的空虛小世界。

  動手實踐古為今用,最近有不少高中女生喜歡優美的古裝,自己動手做一套優雅的唐裝或漢服,甚至在上了大學之後仍是漢服傍身,為校園增加了一道亮麗風景線。

  在看過、聽過、體驗參與後,中小學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必然會深入心中,對於精神內涵的領悟也不再流於表面。也許在他們長大後,也會參與到這些傳統文化的傳播和建設中去。

1.中國文化是心的文化閱讀練習及答案

2.中國文化知識競賽試題

3.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4.傳統文化教育心得體會

5.如何發揚中國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