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分別是哪八位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呢?古代學文的風氣興盛,經常會出現學問很厲害的大家們,為了區別這些人,一般後人都會總結這些大家們的成就,將相同的人綜合在一塊,唐宋八大家的稱呼就是這麼來的。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唐宋八大家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 ***蘇軾,蘇洵,蘇轍三人稱為三蘇***、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曾拜歐陽修為師***。***分為唐二家和宋六家***

  唐宋八大家簡介

  古代學文的風氣興盛,經常會出現學問很厲害的大家們,為了區別這些人,一般後人都會總結這些大家們的成就,將相同的人綜合在一塊,唐宋八大家的稱呼就是這麼來的。

  第一位是唐朝的韓愈,他是一個倡導學習先秦時期語言的人,還與另一位大家共同倡導了古文運動,在那個年代擴大了文言文的表達功能,除此之外,他還善於使用前人的詞語,又會提煉所在年代的語言,創造了很多流傳至今的成語,比如落井下石、雜亂無章等,是一個非常創新但又傳統的大家。

  第二位是唐朝的柳宗元,他就是和第一位大家一起倡導古文運動的人,兩個人還被並稱為“韓柳”,也是八位裡面唯二是唐朝的。他一生留下了六百餘篇詩文,成就斐然。

  第三位是北宋時期的歐陽修,他是那個時代的詩***新運動的領導者,而且他還喜歡提攜後輩,好為人師,另外八大家中的四位都曾拜入過他的門下。在他的朝代中,他在詩詞、散文方面的文采都達到了當時的巔峰。

  第四位和第六位分別是宋朝的蘇家父子三人,父親蘇洵,哥哥蘇軾,弟弟蘇轍,這三個人中,父親雖然年紀最大,但是因為發憤比較晚,在二十七歲的時候才開始努力上進,所以與自己的孩子成名時間差不多。大兒子深受父親晚年時的勤奮影響,從小聰慧過人,也是歷史上被稱為“全才”的人。二兒子經歷就比較坎坷,因為反對當時另一位大家的變法,一直被貶謫。

  雖然三人的經歷都很有傳奇性,在文學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蘇軾這位全能的天才了,他不僅在文學方面,就是在書畫方面也有其獨特的風格,是一位徹徹底底的全方位發展的傑出人才。

  第七位是宋朝的王安石,他曾經官居高位,主持過變法。雖然最終失敗,但是也不掩蓋他在政治、思想方面作出的貢獻,當然在文學方面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

  第八位同是宋朝的曾鞏,他被稱為“南豐先生”,目前來看,是八位大家最不出彩的一位,但他同樣是傑出的政治家和散文家。

  唐宋八大家名稱起源

  據查,明初朱右將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編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於此。明中葉唐順之所纂的《文編》,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它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這為唐宋八大家名稱的定型和流傳起了一定的作用。以後不久,推崇唐順之的古文家茅坤根據朱、唐的編法選了八家的文章,並加以整理和編選,輯為《唐宋八大家文鈔》,共164卷,有明萬曆刻本及清代書坊刻本。唐宋八大家之稱遂固定下來。 。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家古文運動的中心人物,他們提倡散文,反對駢文,給予當時和後世的文壇以深遠的影響。

  作品集

  唐朝:

  韓愈——以尊儒反佛為題材的有《原道》《論佛骨表》《原性》《師說》《馬說》等,以嘲諷社會現狀為題材的雜文《雜說》《獲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寓言故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哲學論著有《非國語》《貞符》《時令論》《斷刑論》《天說》《天對》《永州八記》。其中包括《小石潭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gu***鉧***mu***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等。

  宋朝:

  歐陽修——《醉翁亭記》,《鳴蟬賦》《秋聲賦》《與高司諫***jiàn***書》《朋黨論》《伶官傳序》《賣油翁》

  蘇洵***xún***——《六國論》《衡論》《辨姦論》《管仲論》《權書》等

  蘇軾——《水調歌頭》,《浣***huàn***溪沙》,《江城子》《蝶戀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平王論》《留侯論》《石鐘山記》等。

  蘇轍——,《欒***luán***城集》84卷,《欒***luán***城應詔集》12卷。

  曾鞏***gǒng***——《上歐陽舍人書》《上蔡學士書》《贈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傷仲永》《答司馬諫議書》

  韓愈。柳宗元共同倡導了“古文運動”,故合稱“韓柳”。蘇洵是蘇軾和蘇轍的父親,蘇軾是蘇轍的哥哥,故蘇軾,蘇洵,蘇轍三人合稱為三蘇。而王安石、曾鞏都曾拜歐陽修為師,所以說唐宋八大家分為唐二家***韓、柳***和宋六家***三蘇、歐陽、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