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遊之戰背景及過程是怎樣的

  仙遊之戰是指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冬,在明抗倭的戰爭中,福建總兵戚繼光指揮明軍解圍仙遊***今屑福建***,擊敗倭寇的城邑爭奪戰。下面是小編分享的仙遊之戰背景及過程,一起來看看吧。

  仙遊之戰的背景

  仙遊之戰是發生在明朝嘉靖四十二年,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當時仙遊之戰背景。公元1563年四月,戚繼光指揮平海大戰大捷之後,又率部在連江馬鼻嶺和寧海肖石嶺殲滅倭寇,福建的倭寇之亂才終於暫時得到了平息。

  不過加強福建的水陸防務才是長治久安的好辦法,於是戚繼光與譚綸商議後,制定了一系列的御倭方案,上報朝廷。這些方案主要是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陸上防禦,還有一個是海上防禦。陸上防禦:戚繼光隊分成8個營,按照北、中、南3路設防。這3路部隊分別帶領兩個營,駐紮福寧、福清、漳州、泉州等,剩下的兩個營則由戚繼光親自統帥,防衛省城福州。

  海上防禦方面,主要就是恢復之前廢棄的沿海水寨,修整好之前損壞的兵船,各寨的器械、火藥、糧餉全部準備完畢。公元1563年十月,倭寇心中不服,再次聚集了2.7萬多人大舉入侵,目的在於劫掠仙遊,第二年再來進攻福州。十月上旬,倭寇先後入侵犯臺山、福寧三沙和閭間澳等地,那些沿海水寨在交戰中雖然取得了多次的勝利,但並不能從根本上阻止倭寇對福建的進犯。

  於是戚繼光被任命為總兵官,領導福建及浙江金、溫二府,負責水陸軍務。十一月一日,倭寇一路南下進犯,三日則在連江東岱澳登陸。六日,仙遊城外有一萬多個倭寇,而戚繼光方面,軍民加在一起也就500不到的人。因此戚繼光決定先取守勢,確保仙遊,再主動進攻倭寇。

  仙遊之戰的過程

  就算有戚繼光這樣厲害的人物坐鎮仙遊,也沒能讓倭寇放棄對仙遊的進犯。整個仙遊之戰過程並不算太長,時間大概是持續了1個月左右。仙遊城內是由陳大有等人率領軍民在拼死抵抗,城外是戚家軍在奮力搏鬥,倭寇就算實力雄厚,也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拿下仙遊城,於是就想到了勸誘這個辦法。

  守城的官兵也早就收到了戚繼光的指令,一邊與倭寇談判,爭取時間;一邊抓緊構築土城等城防工事,改進防禦器械,加強仙遊城的防禦。十二月初六的時候,倭寇自知長期圍困仙遊也不是辦法,看看明軍的援軍還沒有到,甚至連傷亡也比較慘重,於是就展開了大規模的攻城行動。

  倭寇人數本就多於明軍,明軍硬拼是不可能贏的,這時戚繼光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命令部隊發銃吶喊助陣,倭寇們一聽,還以為是明軍的援軍到了,馬上就停止了攻城。十二月下旬,在浙江輪休的6000多個士兵前往福建支援,戚繼光在確保援軍安全到達的情況下,修改了整個的作戰計劃。

  援軍加上原有的仙遊城內士兵,總兵力與倭寇的兵力還是有一段差距的。但是倭寇四個據點相離較遠,這點被戚繼光發現,並制定出逐個擊破的作戰計劃。戚繼光先是集中明軍的主力迅速地拿下南壘,然後兵分3路逐個攻破東、西、北壘,倭寇最終不敵,明軍獲得大勝。

  仙遊之戰的結果

  仙遊之戰最開始贏面比較大的肯定是倭寇而不是明軍,倭寇在士兵數量上就大大的壓制住了明軍。那麼為什麼仙遊之戰結果還是明軍勝利了呢?我們來詳細的看一下。在援兵到來之前,明軍一直採取防守的政策,等到援軍到達仙遊之後,馬上就主動出擊。

  主要作戰計劃如下:王如龍帶領一部分兵作為中左路,胡守仁帶領一部分兵作為中右路,留下一部分兵留守大本營,其餘兵力全部攻取南壘。陳濠眾部為右翼奇兵,攻取倭寇東壘;李超軍隊則為左翼奇兵,攻取倭寇西壘;呂崇周等設疑兵於鐵山,牽制倭寇北壘的兵力。十二月二十五日,明軍正式發起攻擊。

  左路軍王如龍、左翼部隊李超各自率領軍隊進入新嶺紮營;右路軍胡守仁、右翼部隊陳濠進入水溝紮營。那天夜裡下了好大的雨,早晨霧氣還沒有散去,於是明軍各部憑藉著霧的迷濛,一步一步向敵營逼近,直到到敵軍城下了,才被發現。倭寇打不過戚家軍,只能一直後退,進入南壘。

  在得知倭寇進入南壘這個事情之後,戚家軍就馬上包圍了南壘,並且放火焚燒,造成數百人死亡。剩下僥倖生存下來的都跑去了東壘,不過東壘也不是什麼安穩的地方,與西壘一起在猛烈攻擊下,先後被毀。這兩邊加在一起共殲滅達到1000多的倭寇,光戚繼光一個人就斬殺了數百人,還繳獲器械600餘件,解救民眾3000餘人。

  仙遊之戰的影響

  仙遊之戰影響是比較大的,首先它是繼平海衛大捷之後,戚繼光率領部隊又一次獲得重大勝利。在這一戰之後,倭寇基本上已經沒有辦法在明朝的海域作亂。最重要的是,仙遊之戰中,明軍的兵力是明顯弱於倭寇的,就算後來來自浙江的援兵到達仙遊之後,明軍也是不敵倭寇的。

  仙遊之戰最後之所以能夠勝利,也只要是由於戚繼光的出色指揮。第一:持久防禦,贏得時間。戚繼光正確的判斷了倭寇的實力和作戰方針,在適當的時候增加援兵,故佈疑陣,周密組織防禦。使得就算援兵是屬於防守的狀態,也可以以極少數的兵力對抗倭寇一段時間,有效地組織了倭寇的攻城圖謀,又為援軍的趕到爭取了時間。

  第二:分割包圍,各個擊破。這一點可以說是整場戰爭中最精彩的部分。戚繼光先是將所有的兵力都集中起來,先將南邊倭寇全部消滅,然後再分成3路,分別攻打東邊、西邊和北邊。倭寇這3個方向的據點相距較遠,不可能趕到另一個地方相助。

  第三:周密計劃,密切協同。在戰鬥組織上,戚繼光很好的分配了每個營的任務,將每個人的能動性全部調動起來,穩紮穩打,以不可勝而待敵之可勝。戚繼光還十分謹慎,先防禦再進攻,每一個小細節都精心安排。最終使得倭寇無法攻城,還被明軍全部擊破。仙遊之戰在沿海御倭戰爭中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