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壁之戰的過程是怎樣的

  玉壁在南北朝時,是極為顯要的軍事重鎮,是東魏和西魏擴充套件勢力,向對方進發的咽喉要道。在1400多年前,這裡曾發生了一次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戰術最雜、傷亡最多的封建勢力爭奪戰,歷史上稱為“玉壁大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玉壁之戰的過程

  與其說玉璧之戰是一場軍事上的較量,不如說玉璧之戰是一場智謀上的較量,通過玉璧之戰的過程,可以看出東魏高歡和西魏韋孝寬在作戰方面的才能和計謀。東魏丞相高歡為了儘快奪取玉璧城,便開始了一系列的進攻計劃,這便是玉璧之戰的過程。

  高歡先以修築土丘的方式來進攻玉璧城,但是被韋孝寬所抵擋了。隨後,高歡命令士兵將兀盜射入城中,為了減少士兵的傷亡,韋孝寬讓城中的士兵們戴上防護工具,以此來抵禦東魏士兵的襲擊。

  當時,韋孝寬率領士兵駐紮在玉璧城中,玉璧城中的水源是從汾河汲取的。高歡得知玉璧城中缺水時,便連夜讓士兵在汾河截斷了水源供給。但是,事情並沒有按高歡的預想那般,因為韋孝寬事先在地道中儲存了大量的糧草和水資源,當高歡截斷水資源後,對韋孝寬軍隊並沒有多大影響。

  高歡絞盡腦汁,用盡了一切戰術,依然未能攻下玉璧城。無可奈何之下,高歡便派遣祖孝徵勸說韋孝寬投降,韋孝寬得知高歡言下之意後,義正言辭的拒絕了祖孝徵的勸降。

  高歡眼看韋孝寬不為所動,便使用反間計,離間韋孝寬和西魏丞相宇文泰的關係。高歡未能瓦解韋孝寬的軍心,所以便將韋孝寬的侄子捆綁在城下以此來要挾韋孝寬。韋孝寬大義凜然,不為高歡所動,這更加鼓舞了韋孝寬部下的士氣。在韋孝寬的指揮下,雙方陣營相戰60余天,最終以高歡陣營失敗而告終。

  玉壁之戰的遺址

  南北朝時期是非常動盪不安的時期,北魏自從分裂成為東魏和西魏之後,兩國為了標榜本國的地位,似乎一直在尋找合適的對戰時機。其中,較為著名的一場戰役就是玉璧之戰,雖然東魏本身要比西魏強大,但自從玉璧之戰爆發之後,東魏的穩固根基被動搖了,同時西魏藉此機會逐步走向強大。

  說到玉璧之戰的起因、發展與結果,那麼值得一提的便是玉璧之戰的遺址如今位於何處。根據記載和調查得知,玉璧之戰的遺址就是稷山白家莊以北的地方,通過史料可得知,玉璧城是一個重要的軍事要塞,所以當初東魏的高歡才會不遺餘力地想要奪取玉璧。

  對東魏來說,只有奪取了玉璧城,進而才會一舉消滅西魏。勘探地形可知,玉璧之戰的遺址所在位置十分突出,是一個可攻可守之地,所以東魏和西魏才會拼盡全力地佔有這個地方。

  玉璧之戰的遺址本來位於離稷山不遠處的柳溝坡上,後來根據考察認定,才將稷山白家莊一帶看做是玉璧之戰的遺址。對玉璧之戰的遺址來說,見證了歷史上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

  後來,在相關部門的重實效天,恢復玉璧之戰的遺址問題已經被提上了日程。不久之後,相關部門恢復了東魏和西魏在玉璧之戰中的作戰場地,並且還建設了一些相關的設施。通過檢視玉璧之戰的遺址,便可間接地瞭解那段時期的動盪歲月。

  玉壁之戰簡介

  玉璧之戰是南北朝時期,東魏和西魏發生的一場戰役。通過玉璧之戰簡介得知,公元546年,東魏丞相高歡為了佔領軍事要地玉璧城,進而發起對西魏的攻擊。當時,東魏丞相高歡率領士兵前往玉璧城,為了應對東魏的進攻,西魏朝廷派遣韋孝寬前往迎敵。

  公元546年10月,高歡率領大部隊抵達了玉璧城門之下,並在平隴古鎮安寨紮營。為了應對浩浩湯湯地東魏士兵,西魏將領韋孝寬在玉璧城嚴加防守。高歡為了在短時間內攻下玉璧城,便採取強攻方式。

  面對韋孝寬的嚴防死守,高歡意識到強攻不是萬全之策,便讓手下的士兵在玉璧城的南方築起高高的土丘,想從高處破城而入。當時玉璧城內有兩座很高的樓,為了監視東魏高歡陣營的舉動,韋孝寬讓人在高樓上日夜不停地嚴加觀察,只要發現高歡陣營有異常的舉動,就要立馬彙報。

  隨後,高歡又派遣士兵在玉璧城南方開挖地道,想通過地道方式攻入玉璧城內。西魏守將韋孝寬看到高歡一系列作戰措施之後,便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一一抵抗了高歡的進攻。

  後來,高歡命人制作了無堅不摧的戰車,但是都被韋孝寬輕易地抵擋了。無奈之下,高歡採取心理戰和反間計,妄圖離間韋孝寬和宇文泰的關係,但是韋孝寬不為所動。隨後,在韋孝寬的攻擊下,東魏高歡以失敗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