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放錯位置為話題作文

  人在仰視時易低估自己,俯視時易低估別人;得意時易猖狂,失意時易自卑。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1:

  千里馬若被磨房的主人聘用,就是一頭推磨的驢,但他被伯樂相中,終一日千里,物盡其用。同樣的馬,不同的位置,自有不同的結局,人亦同理,找準位置,才能大展雄才,有所作為。

  秦末,楚漢相爭,漢王劉邦笑到最後,擁有江山;而霸王項羽別過虞姬,捨棄寶馬,自刎於烏江令人嘆息。然而這一切似乎又是必然。劉邦雖無雄韜武略,但他卻有識別千里馬的能力。“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他有軍師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他有後盾蕭何;“連百萬之兵戰必勝、攻必取”,他有大將韓信。這三位人傑,在劉邦這裡,各得其所,各盡其能,終助劉邦成就霸業,而這一點恰是霸王所不能比的,可見,人才找對位置是何其重要。

  蒼茫天地間,老子任思緒暢遊宇宙,探究人生,一部《道德經》傳誦千古;悠然南山下,陶翁把酒飲盞,種豆賞菊,“不為五斗米折腰”成田園詩派鼻祖;悠悠西湖邊,林逋梅妻鶴子,看“疏影橫斜”,品“暗香浮動”,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皇權所苦,怡然自得,傳為佳話;渺渺紅塵外,青蓮居士放浪形骸,天馬行空,寄情于山川事物,雖沒有實現心中的抱負,但正確的位置終成就他“詩仙”的美譽。

  他們都是偉大的先知,他們知道偌大的宇宙中哪裡才是適合他們的歸宿,他們也那麼做了,所以才能載入史冊,流傳至今,給予後人評說。

  然而造化卻常常愛捉弄人,使人才偏離了正常的位置,成為“美麗的錯誤”。 唐後主李煜,才情洋溢,文筆不凡,但是作為皇帝的他空有人文情懷,“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無限愁情卻阻擋不住宋進攻的步伐。宋徽宗趙佶,畫工卓越,但是身為一國之君,他手中的畫筆卻無法改變朝代滅亡的悲劇。

  不可否認他們卓越的才華,也不能否認他們顯赫的地位,然而那卻不是他們的位置,文人治理不好國家,畫筆更不能改變現實。他們該是優秀的藝術家,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萬民之主。

  培養人才不易,尋找合適的位置亦難,莫放錯位置!

  2:

  世間萬物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找到適合自己的歸所,才能亮出色彩,展出光芒。

  電閃雷鳴的天空,只有海燕才適合飛翔,因為它高傲而無所畏懼;深不可測的海底只有藍鯊才適合遨遊,因為它勇敢而無所畏懼;廣袤無垠的草原只有野馬才適合馳騁,因為它自由而不受羈絆。再不起眼的花朵遇到了合適的土壤也會怒放,再卑微的角色有了合適的舞臺也會為人熟知。

  擺正自己的位置,亮出生命的色彩。

  陶潛面對著官場的黑暗,官僚的爾虞我詐之時,看著曾經的理想在醜惡的世俗面前化為泡影,他寧願選擇全身而退,也不去固執的守著本不適合自己的位子。倘若他一度執迷不悟,又怎會有他“守拙歸園田”,怎會有他“採菊東籬下”?正是陶淵明的放手隱居,才讓他找到了屬於他的精神棲息地,也才有了那水墨書香的山水田園。

  無巧不成史。

  李太白學富五車,才情滿懷。而整日陪著皇帝貴妃尋歡作樂亦非李白所追求之物。他用他的放浪形骸,用他的自由心靈告訴皇帝——這裡根本不屬於我!賜金放還之後,李白或自酌欲江心,或漫步於危崖,或夢遊於雲端,他放下了世俗之人緊緊握在手中的浮華之物,他又在山川河流間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棲身地,在書畫江山詩酒茶中找到了文字與心靈的契合點,更是官場之人終其一生也不會找到的桃花源。

  看近代煙火。

  國難當前,民族的命運危在旦夕,又有誰真正理智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引導著人民獨立自強呢?亂世風雲之中,看到的是溥儀落荒而逃,是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是數次徒手請願的無謂犧牲,上至首領,下至百姓,皆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找不到該在的地方。位高權重之人不懂用權之道,無權無勢之人只知趨炎附勢,最終只能像拼命遊向高原的魚一樣,費盡心機卻枉死一生。然而真正清醒的唯魯迅一人,在亂世中毅然棄醫從文,用以血為代價的藥去醫治國人的靈魂。魯迅在烽火硝煙中以筆為矛,不僅為國人打了一場漂亮仗,更找到了自己作為中國人的位置,盡了華夏兒女的職責,擔了拯救國運的重任。八字眉下凝重的眼神裡,我看到魯迅在風起雲湧的時代中堅守著自己的位置,看到了他逆流而上之後給民眾心靈的慰藉。

  人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固守屬於自己的舞臺,發揮自己的作用,展現生命的價值。

  3:

  我曾經試圖去模仿自己所羨慕的所有的人,甚至想拋棄自己的性格、特長完全成為別人。我錯了,我的模仿行動都失敗了。我徹底絕望了,當時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我什麼也沒有了,失去了自己獨有的個性、風度、性格、魅力、思想,失去了這些的結果是什麼,有什麼收穫嗎?沒有,我承受的是更可怕的代價,我浪費了自己的時間、精力,我比以前變的更糟。我希望我的失敗能給大家一些啟示,請大家不要在犯這些低階錯誤了。最近看了2006年陝西卷的高考作文題,我忽然發現自己也曾經是高考作文中的那隻烏鴉。

  我介紹我的經歷,不是完全否定模仿別人的效果。我只是認為某些模仿不僅不會為我們帶來積極作用,而且有時還會埋沒我們其他方面沒有被發現的優勢。高考作文中的這隻烏鴉!我很希望你是我的朋友,剛開始看到你的經歷,對你確實有一些嘲笑和遺憾,可後來仔細一想,你的執著的確很令我佩服,我不得不在眾說紛紜中悄悄的向你伸一伸大拇指。

  如若你不嫌棄我這個剛認識的朋友,恕我直言,你和高空雄鷹的差距太大,你和雄鷹的能力並不在一個檔次上。烏鴉和老鷹一樣搏擊長空,這才是天方夜譚。由於羨慕,我們試著徹底的改變自己以趕上別人,結果卻都是付出了成倍代價卻徒勞無功。

  邯鄲學步,學習別人走路,可結果呢?自己爬著回去的。這就是盲目崇拜偶像的代價。因羨慕別人而徹徹底底的否定自己值得嗎?我覺得一點都不值得。偶像只能起模範帶頭的作用。我們在學習的同時應該認真、仔細的衡量自己的能力,在學習別人的同時注意自己的個性。我們應該從自身的優勢出發,發展自己。不是嗎?我想誰都不願意做那個烏鴉?在童話中烏鴉這個形象不是被騙,就是盲目的學習他人而最終死去。這烏鴉怎麼一點個人的思想、主見也沒有,我看它是另類的變色龍一點也沒有錯。我們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應該為自己而活,應該走自己的路,從自己的優點出發創新,而不是重走別人的成功路。

  烏鴉用自己的生命向我們詮釋了盲目模仿他人的代價,希望人們能夠徹底的醒悟,我們可以繼承烏鴉執著的精神,但是不能沿襲它的盲目。我們應該認真總結經驗教訓,不要讓烏鴉的悲劇重演,讓我們擺正位置,確定目標,發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