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考作文範文

  高考語文作文怎樣寫才能得滿分呢?有什麼爭取高分的好方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湖北高考作文的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莫讓人言遮我心

  在這個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時代,每個人都是言論的製造者,擴散者。泥沙俱下、魚龍混雜的時代背景下,更需要我們擦亮眼睛、甄別真假,不要讓別人的言論遮蔽了自己的心智。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總是習慣於聽從別人的建議,總喜歡一窩蜂的跟著別人走,隨大流,唯獨沒有自己理性成熟的思考判斷。大學生一窩蜂的去考公務員,因為社會上都說公務員待遇好,股民們不辨風險,紛紛跳入股海,只因為專家預測股票行情看漲……讓自己的大腦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這是實在是一種非常悲哀的社會現象。

  就像欣賞風景,有人說美,有人說不美,有人這裡風景美,有人說那裡風景美。各種不同的聲音互相交織,讓我們無所適從。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自己去探究一番,而不是被他人的言論所左右。

  盲從往往會阻礙時代的進步,只有勇敢的探索者才是推動歷史進步的力量。愛因斯坦沒有被牛頓經典力學說束縛,才創造了狹義相對論;袁隆平沒有被外國專家“雜交水稻永遠搞不出來的”的論斷嚇到,才有今天畝產達千斤的超級水稻;喬布斯顛覆傳統,激情創新,才有了蘋果今天的產業規模。所以獨立思考,不步他人後塵,是時代進步的需要。

  如今,網際網路上充斥的各種負面言論讓我們時時感到某種精神的焦慮,我們的社會真的已經淪為到道德淪喪,人心不古的地步了嗎?彭宇案,藥家鑫案的陰影之下,我們已經被人言所左右,不敢表現出自己的善良,更毋論堅守本心。而中國好大爺王福順謊稱自己有醫保,在訛詐行為讓我們再一次地對人性善惡提出質問,他所傳達的善意讓我們肅然起敬,讓我們依然堅信這個世界依然有美好的存在。正如央視春晚小品《扶不扶》中所說的那樣:人要是倒了,還能扶得起來,人心要是倒了,就扶不起來了。莫讓人言遮我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勇敢地走正確的人生之路,這樣社會才會進步、才會更加美好。

  這是一個眾生喧譁的時代,在我看來,莫讓人言遮我,堅守真我方能立於天地之間,行走於浮華人世。

  讓我們堅守自我,保持內心的清明,在堅守中超越自我,完善人格,活出生命的本色,做一個有思想、有品位的大寫的人。

  二:人生最美是淡然

  為什麼我們非要片刻不息,馬不停蹄地登頂呢?難道最終的結果就那麼重要,山頂也不過“雲海茫茫,群山隱約”罷了。

  其實,人生很多時候不妨淡然一些,淡然是一種恬適的心態、一種忘懷的境界、一種優雅的姿態。人生因為淡然而美麗,因為淡然而從容。

  蘇東坡才高八斗,文采出眾,很早就名滿京師,可謂少年得志。那時的他意氣洋洋,前途無量。但是仕途的傾軋、官場的黑暗,打斷了他的功名之路。烏臺詩案後,他被一貶再貶謫,從繁華京都到蠻荒之地,從眾人仰望的大才子到待罪的犯人,這其中的落差該有多大。所幸,蘇東坡沒有沉淪,他在命運的浮沉之中感悟到了山水之美,人生大道。憂患離亂讓他學會從容平淡,“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他的天賦才情在命運的急劇轉彎中得以盡情釋放,“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淡然之間,蘇東坡得到了人生最美的收穫。如果他在仕途受挫後,心有不甘,也許歷史就少了一位如此可愛,如此偉大的文學家吧。

  處世淡然,能夠讓人正確看待成敗得失,擁有從容、理性的姿態,讓生命之花芬芳美麗。

  李斯,原本是楚國一小吏,他才高齊天謀深如海,輔佐秦始皇統一天下,建立不朽功勳,可謂功業有成。但是他卻為了目的不擇手段,貪圖名利,不懂進退之道,結果為趙高所忌,被腰斬於咸陽鬧市,可謂悲矣!如果他能夠對名利看得淡一些,透一些,也許就能避開腥風血雨的政治鬥爭,得以善終吧。

  當世社會也有這樣一類人,他們處處鑽營,削尖腦袋往上爬,一心想要成為人上人,為此,他們無心顧及自己的家庭,沒有時間陪伴自己的父母,疏遠與朋友的聯絡,他們表門面風光,其實內心滄桑。甚至為了目的不擇手段,踩踏了道德法律底線,受到法律的懲罰。等到後悔之時,已經悔之晚矣。哎!要想今日,何必當初呢。凡是看得開一點,看得淡一些,這樣才能心平氣和,不為外物所惑。

  人生在世,名利如過眼雲煙,如其匆匆趕路,錯過太陽,錯過星星,不如緩步徐行,感悟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喜悅與幸福。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淡然上路,我們才能且行且歌,看遍風景萬千。

  人生最美是淡然。

  三:人生的容器

  人生的容器多種多樣,可以是直來直去的矩體,可以是大腹便便的球狀,可以是美麗曲折的多面體。但是人生的容器來選擇你還是你來決定你人生的容器呢?

  有的人已被定形,是固體,只能存放在和自己形狀一樣的容器中。

  像三國時期的馬謖,他在自己的容器中可以助諸葛亮七擒孟獲,等他情非得已跳出了自己的容器,就只能敗得一塌糊塗了。結果是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馬謖忍受不了自己容器的改變,或者說,他不願意自己的形狀也不想改變自己的形狀來適應另一種人生的容器,於是他固守陳規,不願改變,最終導致了慘劇的發生!

  和馬謖一樣不願意改變自己以適應人生容器的還有同時期的一代天驕——周瑜。他大嘆“既生瑜,何生亮?”他忍受不了自己的人生容器被生生改變,也接受不了戲劇需要改變以適應自己的容器的事實。於是,他氣得吐血,急火攻心而亡!

  有的人是液體,於他們而言,無論他們人生的容器是如何奇形怪狀,他們都能流淌到容器的每一個角落,浸潤著整個人生!

  李白是典型的液體人物。他入朝則違心地唱出“雲想衣裳花想容”,出外則大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樂觀向上,恣意生活,飲酒賦詩,快哉人生!

  李白在朝中力求保持真實自我,不諂不媚,在朝外快意生活,有好酒好肉即是人生最美最快意之事!

  同樣是豪放不羈的大文豪蘇軾更是液體!不論別人如何誹謗,不管仕途如何坎坷、人生如何失意,他都樂觀面對!“烏臺詩案”將蘇軾連人帶心都傷得體無完膚,但他依然樂觀向上,在《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中都表達出了這種積極樂觀的心態。他用自己的行為為筆,人生為墨,在歷史的畫卷上寫下了一個大大的“樂”字!

  他的人生的容器,幾乎是充滿了曲曲折折的注口的,而他卻如一捧清泉,默默地,慢慢悠悠地填滿了自己的整個人生的容器。

  做一個液體狀的人,不論自己人生的容器、環境如何變化,都流盡、浸潤人生的每一個角落!容器方圓有何異?改變自己,環境再惡劣也只是一個提升自己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