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家長輔導指南

  調查發現,學生的學習負擔越重,學業成就水平則越低。那些每天做作業時間不超過1小時學生的學業成就水平明顯高於不做作業或做作業時間更長的學生。專家表示,關注學生的母語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以及運用知識和綜合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當引起家長和全社會的普遍重視。

  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小升初家長輔導相關指南。具體內容如下,歡迎閱讀:
 

  六年級學生:學習負擔越重,考試成績越差;

      上學路上耗時越短,成績越好。那些與父母或母親生活的學生學業成就水平都明顯高於跟隨父親或其他人生活的學生……

  這些特徵結論都是由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課程教學研究中心和教育督導與評估研究中心共同調查推出的“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中得出的。這樣的結論饒有趣味又給人啟迪。

  本次學生學業成就調查的物件為小學六年級學生,從全國東中西部8省共31個區縣抽取372所城鄉小學中的18600名六年級學生作為調查樣本。調查科目是語文、數學、科學、品德與社會四個學科,調查時間為2009年5月。
 

  四科成績調查 母語水平堪憂

      調查顯示,學生在語文、數學、科學、品德與社會四門學科的學習達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都超過了60%,而達到基本合格及以上水平的學生則都超過了90%,這表明小學六年級學生語文、數學、科學、品德與社會四科基本達到《課程標準》要求。

  相比之下,在四門學科中,學生數學合格率最高,科學、品德與社會居中,語文最低,其中有近30%學生的語文成績是處於基本合格水平,即對一些基本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不足。

  能夠綜合運用學科基本知識和技能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學生所佔比例在四門學科上均不到30%.以科學學科為例,只有約三分之一的學生能夠準確讀出用溫度計分別測到的4種液體的溫度,並按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出來。

  專家表示,關注學生的母語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以及運用知識和綜合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當引起家長和全社會的普遍重視。
 

  學習負擔越重 學生成績越差

  調查發現,學生的學習負擔越重,學業成就水平則越低。那些每天做作業時間不超過1小時學生的學業成就水平明顯高於不做作業或做作業時間更長的學生;每天閱讀1-2小時的課外書學生的學業成就水平明顯高於讀書時間較少或者更多的學生;不接受課外輔導學生的學業成就水平明顯高於接受課外輔導的學生;每天運動1-2個小時學生的學業成就水平明顯高於運動時間過少或更多的學生;每天上網不到1小時學生的學業成就水平明顯高於不上網或者上網更長時間的學生;每天睡眠9小時以上學生的學業成就水平明顯高於睡眠少的學生。

  中央教科所專家分析,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習壓力,合理安排學生的學習、娛樂和休息時間是提高學生學業成就水平的一個重要前提。
 

  提高小學生成績 母親比父親管用

      調查還發現,那些與父母或母親共同生活的學生在各學科上的學業成就水平都明顯高於跟隨父親或其他人生活的學生。以學業成就達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為標準,在四個學科上,與父母或母親共同生活的學生達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比例都高於跟隨父親或其他人生活的學生約6-8個百分點。

  這表明,在小學階段,母親在指導和監督學生的學習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上學路上費時多 學業成就水平低本次調查還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結論:學生在上學路上花費的時間越多,學業成就水平則越低。以學業成就達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為標準,上學路上花費時間為30分鐘以下學生達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在四個學科上都明顯高於30分鐘到1小時和1小時以上的學生。特別是上學花費時間在1小時以上的學生達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比例除數學外,均低於50%,比上學路上時間在30分鐘以內的學生低約15-30個百分點不等。由此可見,家校距離過遠使得學生基本的休息時間得不到保證,影響其學習的成效。

  這在學校校點設定和學生擇校中都是應該重視和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
 

  男女生成績比拼 小學生差異不明顯

      在不少人印象中,小學階段成績流行“陰盛陽衰”現象。不過本次調查表明,男生和女生在語文、數學、科學、品德與社會四門學科上的學業成就水平無明顯差異。在數學、科學、品德與社會三門學科上達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男生和女生比例基本相當,在語文學科上雖然達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女生則略多於男生,表明女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略高於男生,但兩者間的差異並不顯著。
 

  語文數學教師 近四成增加課時

      調查發現,在語文、數學、科學、品德與社會四門學科上能夠遵守課時規定進行教學的教師都僅為60%左右,挪用或擠佔課時的現象仍普遍存在。其中,語文和數學學科主要以增加課時為主,所佔比例分別為41%和36%,科學、品德與社會學科則主要是減少課時,所佔比例分別為40%和42%.值得關注的是,按照課時規定教學地區學生的學業成就水平明顯高於增加或減少課時的地區。以學業成就達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為標準,在四門學科上,按照課時規定進行教學地區學生達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比例都高於增加或減少課時的地區。

  由此可見,教學時間長並不意味著學生的學習成績就好,而教學時間明顯不足則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基本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