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期末考試複習題分析

  以下是小編在期末之際為大家中推薦有關高三期末的化學考試題分析,歡迎大家參閱!

  

  1、命題意圖

  ***1***檢測學生升入高三以來化學學習狀況和基礎知識、基本能力與方法的掌握情況;

  ***2***診斷學生化學學習現狀,發現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知識漏洞、能力缺陷。

  2、總體評價

  非常好的一份階段性檢測試卷,體現在:

  ***1***試題內容緊扣教材、考試說明,知識覆蓋所有模組,試題體現一大中心***即以資訊為中心***,考察學生三大能力***接受、吸收、整合資訊的能力,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的能力,實驗及實驗探究能力***。

  ***2***中等難度和區分度,保持2014年期末試卷水平,邏輯分析的深度與簡答的難度較2014北京高考理綜化學略低,全卷注重基礎,全卷以常規試題改編為主,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所收穫,對學生群體後期學習有很好的激勵作用。

  3、體現2015考試說明樣題變化趨勢

  突出實驗與原理的考查

  ***1***突出考查實驗基礎知識與實驗綜合能力。第II卷5道大題,實驗2個半,15題研究沉澱平衡與轉化,分值5分;18題Na2S2O3•5H2O製備,分值10分;19題探究SO2與FeCl3溶液的反應,分值10分。

  ***2***突出考查化學原理及其應用。第I卷6小題,第II卷15題原理及實驗研究,16題電化學原理及其應用。

  4、選擇題核心考點、難度、模組分佈及第II卷部分試題難點、易錯點解析

  ***1***第I卷***選擇題,共42分***核心考點、難度、模組分佈

  題號 核心考點 難度 模組

  1 金屬腐蝕 易 化學原理基礎

  2 化學與生活-材料 易 化學與生活

  3 有機基礎知識 易 基礎有機化學

  4 氧化還原概念 易 基本概念

  5 事實與方程式 易 化學實驗

  6 水解及離子濃度關係 較難 化學原理基礎

  7 化學平衡 易 化學原理基礎

  8 有機實驗 易 化學實驗

  9 有機組成與結構分析 中 基礎有機化學

  10 電化學基礎 易 化學原理基礎

  11 強、弱酸的中和反應 中 化學原理基礎

  12 元素化合物 中 元素化合物

  13 實驗裝置分析 中 化學實驗

  14 化學平衡常數計算 中 化學原理基礎

  ***2***第II卷部分試題難點、易錯點解析

  15、難點解析***2***④ c***CH3COO-***> c ***Na+***> c ***H+***> c ***OH-***。考查學生分析圖形問題的過程和結論的能力,圖形I分析M點的橫座標得出該點溶液的組成為CH3COOH和CH3COONa,且濃度之比為1:1,溶液中存在三個電離,一個水解反應,

  即:CH3COONa = CH3COO-+Na+ ……①

  H2O H+ + OH- ……②

  CH3COOH CH3COO-+H+……③

  CH3COO-+H2O CH3COOH +OH- ……④

  溶液中存在CH3COO-、 Na+、H+、OH-4種離子,且c***CH3COO-***與 c ***Na+***為大量離子,濃度約等; c ***H+***、 c ***OH-*** 為少量離子,濃度約等。

  CH3COOH分析M點的縱座標得出該點溶液的PH<7,邏輯分析得出CH3COOH的電離程度大於CH3COO-的水解程度。

  綜上所述,得出c***CH3COO-***> c ***Na+***> c ***H+***> c ***OH-***。

  15、易錯點解析***3***②步驟3中現象a是 。正確的答案是溶液出現渾濁,而不是產生白色沉澱。該問考查三大能力的同時考查學生的生活體驗,發現步驟1與3中所加溶液的濃度不同,分別是0.005 mol•L-1 AgNO3溶液和3 mol•L-1 AgNO3溶液,必定會有沉澱生成,該問考查對實驗現象的描述,紅色溶液生成白色沉澱,看到的現象是出現紅色溶液,就如生活中把一張白紙浸入紅墨水中,看到的紙是呈現紅色一樣,本題標準的答案是溶液出現渾濁。

  16、難點解析***3***電化學兩池試題都是以新情景出現,放電粒子以資訊形式給出,開放、陌生,圖3種F極放電粒子和圖4中有機分子放電,都突破了學生常規放電規律的認識,屬於較難試題。學生只要牢記:“負——陽——氧”分析模型,萬變不離其宗,難點即突破。

  17、本題將有機物的組成、結構與性質的分析置於藥物PAS-Na和香料G的合成流程中,考查學生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和思路確定有機物的結構,從官能團的角度理解有機物結構與性質的關係,建立有機物間的聯絡並製取具有特定結構與功能的有機物。本題推斷和結構分析難度基本達到高考水平,新反應資訊,考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上更2009、2011北京高考相比,還差一個層次。本題中等難度,只是過程比較複雜,***7***可以算是難點,含苯環的條件限制型異構分析,屬於高考核心考點,熟悉苯環三元取代的同學***苯環3A型3種,2AB型6種,ABC型10種***可以秒殺此題。

  18、模擬製備Na2S2O3的過程是2014年高考熱點,2014全國14套卷中有4個省市考了這個素材,本題難點是第***4***問,將粉碎的硫鐵礦用過量的稀鹽酸浸取,得到單質硫和硫化氫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這是一個資訊分析的陌生化學方程式,該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中的歧化反應,有較大難度。答案是FeS2 + 2HCl= FeCl2 + H2S↑+ S↓。

  19、本題以SO2與FeCl3溶液的反應為背景,不僅展現了實驗室模擬研究的完整過程,而且體現了化學學科的應用價值。

  試題難點解析:***2***解釋SO2與FeCl3溶液反應生成紅棕色Fe***HSO3***2+離子的原因: 。

  寫出溶液中Fe***HSO3***2+離子與Fe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答案:***2***H2O + SO2 H2SO3,H2SO3 H++HSO3-,Fe3+ + HSO3- Fe***HSO3***2+。

  Fe3+ + H2O + Fe***HSO3***2+= 2Fe2+ + SO42- + 3H+

  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應用氧化還原反應規律解釋實驗現象的能力,結合新情景應用物質性質分析反應本質的能力。

  難點解析***4***綜合上述實驗探究過程,可以獲得的實驗結論:

  I.SO2與FeCl3溶液反應生成紅棕色中間產物Fe***HSO3***2+離子;

  II.紅棕色中間產物轉變成淺綠色溶液是一個較慢的過程;

  III. 。

  答案:加熱、提高FeCl3溶液的酸性會縮短淺綠色出現的時間。

  該問分析實驗過程與實驗事實獲得結論的形式,考查學生清晰有序地把握實驗脈絡,充分展現思維過程。突顯了運用以實驗、推理獲取事實和證據解釋相關問題的化學研究基本方法。本題中“微熱和酸性環境時,變淺綠色都只需幾分鐘,而之前需放置12小時才變成淺綠色”,進一步深化了對“物質變化是有條件的”的理解。

  海淀區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練習

  化學 2015.1.22

  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長90分鐘。考生務必將答案答在答題卡和答題紙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考試結束時,將本試卷、答題卡和答題紙一併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C 12N14O 16Cl 35.5Ag 108

  第I卷***選擇題,共42分***

  本卷共14道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請在每小題列出的4個選項中,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1個選項。

  1.下列與金屬腐蝕有關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鋼鐵在潮溼空氣中生鏽屬於電化學腐蝕

  B.電化學腐蝕一般可分為吸氧腐蝕和析氫腐蝕

  C.金屬腐蝕的本質是金屬原子失去電子被氧化的過程

  D.鋁具有很強的抗腐蝕能力,是因為其不易與氧氣發生反應

  2.下列關於材料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光導纖維是資訊社會必不可少的有機合成材料

  B.棉布、羊毛和滌綸燃燒後都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太空梭上的陶瓷防護片屬於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D.食品保鮮膜、塑料水杯等生活用品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甲基丙烷的一氯取代物有兩種

  B. 和 互為同系物

  C.順-2-丁烯與反-2-丁烯與氫氣加成的產物不相同

  D. 的名稱為2-甲基-3-乙基丁烷

  4.下列變化必須加入氧化劑才能實現的是

  A.Cr2O72-→CrO42- B.HNO3 → NO2

  C.SiO2 →SiD.CH3CH2OH→CH3CHO

  5.下列事實對應的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A.金屬鈉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變紅:Na+ 2H2O=== Na+ + 2OH- + H2↑

  B.用NaOH溶液吸收多餘的氯氣:Cl2 + 2OH- === Cl- + ClO-+ H2O

  C.將NaHCO3溶液和過量Ca***OH***2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澱:

  2HCO3-+Ca2++2OH-=== CaCO3↓+ 2H2O + CO32-

  D.將醋酸溶液滴到大理石上有氣泡產生:2H+ + CaCO3 === CO2↑+ Ca2+ + H2O

  6.關於0.1mol•L-1NaHCO3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質水解反應:HCO3- +H2O H3O++CO32-

  B.離子濃度關係:c***Na+***+c***H+***=c***OH-***+c***HCO3-***+c***CO32-***

  C.微粒濃度關係:c***Na+***>c***HCO3-*** >c***H2CO3***>c***CO32-***

  D.微粒濃度關係:c***Na+***=2[c***H2CO3***+c***HCO3-***+c***CO32-***]

  7.N2***g***+3H2***g*** 2NH3***g***△H<0。當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措施能提高N2轉化率的是

  ① 降溫② 恆壓通入惰性氣體③ 增加N2的濃度④ 加壓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8.下列有關實驗敘述正確的是

  A.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可加入濃溴水後過濾

  B.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維生素C溶液,KMn O4溶液褪色,說明維生素C有還原性

  C.向澱粉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後,加熱,再加入新制Cu***OH***2加熱,沒有出現紅色沉澱,說明澱粉沒有發生水解反應

  D.向NaOH溶液中加入溴乙烷,加熱,再加入AgNO3溶液,產生沉澱,說明溴乙烷發生了水解反應

  9.有機物X完全燃燒的產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元素組成分析發現,該物質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60.00%,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3.33%,它的核磁共振氫譜有4組明顯的吸收峰。下列關於有機物X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含有C、H、O三種元素

  B.相對分子質量為60

  C.分子組成為C3H8O

  D.結構簡式為CH3CHOHCH3

  10.關於下列裝置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 ②

  A.裝置①中鹽橋內的K+移向CuSO4溶液

  B.裝置①將電能轉變為化學能

  C.若裝置②用於鐵棒鍍銅,則N極為鐵棒

  D.若裝置②用於電解精煉銅,溶液中的Cu2+濃度保持不變

  11.室溫下,下列有關兩種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序號 ① ②

  pH 12 12

  溶液 氨水5ykj 氫氧化鈉溶液

  A.①②兩溶液中c***OH-***相等

  B.①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01mol•L-1

  C.①②兩溶液分別加水稀釋10倍,稀釋後溶液的pH:①>②

  D.等體積的①②兩溶液分別與0.01 mol•L-1的鹽酸完全中和,消耗鹽酸的體積:①>②

  12.工業上常用氯氧化法處理含氰***CN-***廢水,一定條件下,氯氣和CN-反應生成無毒氣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CN-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2

  B.該反應的產物之一是無毒的N2

  C.當1 molCN-參與反應時,轉移3 mol e-

  D.處理 含0.1 mol CN-的廢水,理論上需要消耗標準狀況下Cl2的體積為5.6L

  13.下述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編號 A B C D

  實驗

  方案

  實驗

  目的 實驗室製備乙酸乙酯 分離乙酸和水 驗證溴乙烷在氫氧化鈉乙醇溶液中發生消去反應產生的乙烯 收集乙烯並驗證它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

  14.工業上用CO和H2合成CH3OH:CO***g***+2H2***g*** CH3OH***g***。反應的平衡常數如下表:

  溫度/℃ 0 100 200 300 400

  平衡常數 667 13 1.9×10-2 2.4×10-4 1×10-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H> 0

  B.加壓、增大H2濃度和加入催化劑都能提高CO的轉化率

  C.工業上採用5 ×103 kPa和250℃的條件,其原因是原料氣的轉化率高

  D.t℃時,向1 L密閉容器中投入0.1 mol CO和0.2 mol H2,平衡時CO轉化率為50%,

  則該溫度時反應的平衡常數的數值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