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的學習方法有哪幾種

  經過初中的學習,學生對化學這一學科有了基礎的瞭解。但針對高中有化學學習,在部分學生還在茫然無措。下面小編把化學分成了幾大部分,更方便大家來簡單學習化學。

  一、化學元素

  元素化學實際上就是集中在第一本書***必修1***後半部分的無機化學內容,它是整個高中階段知識最瑣碎的一塊內容。各版教材裡面,都是按照元素種類進行分別的講解,換言之,就是把每一種元素分別有什麼反應、有什麼性質都一一講解,學生去理解和記憶。

  所以在這種背景下,顯而易見的一個特點就是:元素化學要記的細節特別多,而對於一種元素又要掌握它的多種相關物質,知識點顯得雜而碎。所以我們必須有針對性的給出一些可操作性強的方法:

  1、自行繪製物質轉化框圖——一定要自己書寫。

  比如說,我通過一週的學習,化學老師把鹼金屬這一塊差不多講完了,我在複習的時候就要自己在紙上畫一邊鹼金屬這一塊所有相關物質之間的轉化關係圖,把鋁單質、氫氧化鋁、氯化鋁等等我自己能夠想到的物質都寫進框圖裡,並且思考每一步轉化發生的化學反應條件。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既複習了一遍重要的方程式,又從整體上對這一元素有了全域性性的瞭解。

  需要強調的是“自行”,很多同學喜歡直接看一些教輔資料上已經歸納好的類似框圖而不願自己動手畫,我的建議是先自己畫一遍之後與參考資料對比,一來自己畫過的印象遠比看書深刻,二來很可能你的確掌握了90%的內容,但是如果自己沒有畫過一遍,就可能發現不了剩下那10%的漏洞。

  2、上課:自己記錄常考點——克服僥倖心理。

  元素化學雖然知識點碎內容多,但是在考試中高頻率出現的往往就是那麼幾個翻來覆去的常考點。尤其是有經驗的老師,在上課過程中一定會強調重要的知識點。所以這樣一來,學習元素化學的時候上課效率就很重要了,因為老師上課特別強調的,往往就是考試常出的。

  其實很多同學知道這個道理,但是上課時候仍舊是不願意或者不習慣做筆記,認為自己能夠記住或者潛在心理暗示自己“記了也不一定會考”——這就是一種僥倖心理。但是事實上,這種心理的長期存在就會導致忽略的問題越來越多,最後到了考試又發現自己腦子裡記住的東西半知半解,到頭來還是失分。所以,我的建議是:除非你有驚人的記憶能力,不然“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尤其是老師強調過的內容,你不認真做點筆記而放之任之,於心何忍?

  3、做題:總結高頻考點與易錯考點——做過就忘等於沒做。

  很多同學問過小簡:對於高一剛開始接觸的化學來說,元素化學這一塊需不需要做很多題?我的答案是:有時間多做題絕對是好事,但是重要的不是題目做的多少,而是做過後你從這些題中收穫了多少。

  一直以來,我對“刷題”這種方法都是持中立的態度的——有的學生題目做的很多,但是有些型別的題目仍舊是每次做每次錯,那你做那麼多題目的意義在哪裡呢?

  元素化學這一塊,如我上面強調的那樣,雖然知識點多,但是每種物質常考的考點與題型也就那麼幾類。所以建議同學們要養成一個好的習慣:一是要對做過的題目有印象,二是要對自己錯誤的地方做好記錄。

  舉個例子,比如我今天做到了一道需要我區分液氯與氯水的題目,幾天後又做到一道類似的,那麼就應該提醒自己:這算是一類高頻考點,可以在筆記本上專門記錄下來;又比如,我今天做到了一道關於Al元素的影象題但是做錯了,那麼首先要想錯誤原因究竟是計算問題、審題問題還是知識本身沒掌握好?只有思考才能真正釐清問題所在處,然後再自己總結歸納:如果是審題問題,是不是以後可以讀題時圈圈點點?如果是計算問題,是不是可以再細心一點?如果是知識點問題,有沒有必要在筆記本上記下來以後提醒自己?如果用撒以上的方法做題,才是把一道題目的價值發揮到了最大化,比盲目做10道題有用的多。

  二、反應原理

  反應原理是高中化學中最偏於“理科”的一部分,它需要高要求的計算能力與邏輯推導能力。從本質上說,元素化學、有機化學都是在教學生“反應產物是什麼”,而“反應原理”在教學生“為什麼會這樣反應”。所以,認識清楚這一部分它在化學中的作用,我們就容易對症下藥地給出一些指導方法。

  1、最基礎——理解概念,自己區分易混淆處。

  很多同學認為反應原理就是“計算”,其實這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反應原理這一部分的學習,首先最重要的應該是打好基礎,這裡的基礎指的就是要把常考的概念理解透徹。

  2、理思路——前後學習的內容有什麼聯絡?是否可以相互解釋?

  如上面所說的,反應原理本身就是一個很強調邏輯推演的部分,而且事實上,這一塊內容前後有很大的關聯程度:從熱力學綜述開始,先後引入了速率、平衡、水解、沉澱等等子章節,每一個子章節之間都是可以互相幫助解釋、幫助記憶的。在平時的上課、做題當中,養成一個不斷思考的習慣,自己把這各個原理之間的思路理清晰,對於這一部分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那麼關鍵問題就是到底應該怎麼做呢?舉個例子,比如今天老師上課講到一個關於化學平衡狀態下的平衡移動問題,其中就用到了熱力學當中反應速率的知識點,最後得出“溫度升高導致反應速率變大進一步導致平衡移動”這樣的結論,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意識到“平衡”與“反應速率”就這樣聯絡起來了。

  類似的,這樣的情況可以體現在任何時候,比如自己做題、自己複習的時候,但是關鍵的一點就在於:自己要養成思考和梳理的習慣。我們常說要多思考,那麼在這一部分,多考慮一下各個子章節之間的聯絡,如果能夠在整體上有一個把握,自然對一些綜合性的大題不會感到素手無策。

  3、做歸納——變化到底有幾種?每種都有什麼方法?

  反應原理其中一個重要的考點就是考察條件變化時相應的物理量會怎麼變化,對於這類問題許多同學肯定不陌生,往往會面對題目卻記不清楚。所以我們要說的是:功夫在於平時,精華在於總結。

  比如平衡移動問題中,改變一個條件時別的物理量怎麼變化,平衡怎麼移動,這樣的問題很多教輔資料上有詳細歸納,老師也會做整理總結,但是關鍵在於,和之前說的一樣:光看不做假把式。所有的總結,如果你只是聽過一遍看過一遍,自己不花點時間想一想、動手寫一寫,那麼很可能下次做題你還是要再去看一遍。所以,歸納總結的工作,自己做一遍,勝過聽十遍。

  4、談計算——要用簡便方法時認清前提,面對複雜問題時找好方法,任何計算都耐心仔細。

  在高考中,至少有一道大題專門考察反應原理部分的理解與計算,所以這部分一定是一個重頭戲,往往一個答案就是好幾分。計算問題有的簡單有的複雜,但是有一些共通的注意點:

  ①上課時老師會講一些快速計算的方法,比如“等效平衡法”、“中間容器法”等等,很多同學會感慨這樣的方法計算起來可以節省時間。但是關鍵問題在於,很多方法的運用是有它的固有前提的,比如“等效平衡法”的應用就要求必須是投料成比例的情況。所以,如果不關注方法適用的條件,用快速計算、簡便計算還有什麼意義呢?

  ②有的問題看起來很棘手,這個時候就把自己所能寫出來的東西先全部寫下來,在已有東西的基礎上去思考一般用什麼方法去做。這裡不便於舉例,只是希望同學們記住一條:考試時再緊張,也稍微花點時間思考:在你已有條件的基礎上,你解決此類問題的常用方法有哪些——硬演算法?轉化法?……然後從中找出你認為合適的去嘗試。

  ③最後就是需要強調的計算問題。很多同學常說:不就是算錯了嘛,小問題。事實上,如果你經常算錯,這肯定不是小問題。計算出錯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打草稿太潦草、計算時常弄錯正負號等等,所以我的一個提醒是:務必把為什麼會算錯得問題從根本上揪出來,僅僅歸結於算錯卻不知道原因到底是什麼,很可能就成為了高中學習中的一個頑疾,影響的不僅僅是化學這一門學科。

  三、有機化學

  有機化學可能是許多同學高中化學學習中最頭疼的一部分,主要原因就是對這部分知識很陌生,與無機化學比起來有很大不同。另外一方面,有機化學是一個龐大的體系,不僅僅是單純的物質,也有結構、實驗、合成等等方面。在這一塊內容的學習上,下面給出一些可操作性高的學習方法:

  1、分門別類,逐個掌握。

  有機化學東西這麼多,鬍子眉毛一把抓的方法絕對不是值得提倡的。我們要學會按照一定標準分類,最普遍的一個分類就是按照官能團來區分。簡單來說,就是按照雙鍵、叄鍵、羥基等等來分類,分類可以不用很詳細,但是就是要把有相同點的東西放在一起。

  分類完之後,要做的事情就是逐個把每一類物質具有的的性質、會發生怎麼樣的反應瞭解清楚。這裡仍舊是推薦同學們自己畫一張表,按照“什麼樣的結構是什麼物質,什麼物質又有什麼樣的性質,什麼樣的性質導致有什麼反應”這樣的邏輯去歸納總結。當自己全部歸納一遍之後,一定會有十分深刻的影響。

  2、如何串聯,釐清條件。

  上一種方法目的在於教會同學們明白單獨的某種官能團物質有什麼性質和反應,但是同樣重要的是,要明白各類官能團之間是如何轉化的。舉例來說,當你知道醇、醛、酸、酯等等各自的性質後,就要來考慮這一條線上面的物質是怎麼轉化的,這就要去思考醇到醛、醛到酸、酸到酯各自反應條件是什麼,反過來酯到酸、酸到醛、醛到醇的反應條件又是什麼。

  這裡要強調的是,各個反應條件並不是完全相同,千萬不能草率地推廣***比如看到醇可以催化氧化到醛,不能誤認為所有的氧化反應都是可以用催化氧化這個條件***。所以一定要好好區分,理清反應條件到底是什麼。

  3、有疑就問,切忌拖延。

  惰性是每個人都有的,這無可厚非。很多同學在學習過程中碰到問題嚐嚐不求甚解,最多打個標記又放了過去。但是有機化學中,這是一個很嚴重問題。因為在剛剛接觸有機化學的基礎階段,所有的結構、命名、書寫、定義等基本概念,都是後面要反覆用到的基礎知識。

  在整個有機化學的學習中,前後的關聯性也十分強。如果開頭或者中間有疑問,一定要第一時間弄清楚。很多同學明明知道自己或多或少有不清楚的地方,但是就會“習慣性”地聽之任之而不去補漏洞。事實上,只是你不願意花時間去問去學去弄明白,而不是你真的不在意。克服拖延症是一個很難的任務,但是你必須去做。

  四、化學實驗

  實驗是高考中必考的內容,與理論相輔相成。有的同學對於實驗這一部分感到頭痛的表面原因在於操作細節多、步驟複雜等等,但是深層次原因是對實驗目的以及每一步到底是在做什麼根本不清楚。在這一背景下,給出一些實際的建議:

  1、明確每個實驗的目的。

  不管是課內實驗還是課外實驗,做題也好,複習也好,不要急著去看實驗怎麼做,第一步一定要明確實驗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合成某種物質?還是為了除去雜質?還是為了檢驗物質的某個性質?只有知道實驗到底要做什麼之後,再去看每一步的操作才會顯得有理有據,自己就會明白每一步的目的是在幹什麼。

  2、牢記操作細節。

  這一建議是針對課內一些常考實驗的。許多實驗考題反覆考察的就是那麼幾個細節操作,而不是要你複述整個實驗是怎麼做的。所以,比如焰色反應中用鐵絲不用玻璃棒、提純實驗中的加料順序等,這些常考的操作細節在平時題目、老師上課時肯定都會多次出現,那麼你要做的就是兩個方面:①記住正確的答案是什麼;②清楚為什麼這麼做才正確。

  3、反過頭去聯絡理論知識。

  所有實驗操作,都可以用理論知識去解釋。比如為什麼硫酸將醇脫水的反應溫度不能過低不能過高?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聯絡到這個反應本身需要的條件以及溫度過高會發生副反應。這樣子我們就可以根據理論知識去解釋實驗現象,根據實驗現象反推理論上它有的性質。所以,希望同學們千萬不要把實驗與理論割裂開,這兩部分在化學中一定是相輔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