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級語文知識點總結

  總結知識點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掌握初中的語文知識,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

  再塑生命 海倫·凱勒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宇注音。

  搓捻***cuōniǎn*** 繁衍***yǎn*** 遷徙***xǐ*** 覓食***mì*** 小憩***qì*** 遨遊 ***áo***

  花團錦簇***cù*** 冥思遐想***xiá***

  2. 解釋下列詞語。

  企盼:盼望。

  繁衍:逐漸增多或增廣。

  遷徙:遷移。

  花團錦簇:形容五彩繽紛、十分華麗的形象。

  美不勝收:美好的東西太多,一時接受不完***看不過來***。

  不可名狀:不能夠用語言形容。名,說出。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小心翼翼:形容舉動十分謹慎。一點不敢疏忽。

  二、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作者簡介 海倫.凱勒

  美國著名作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她生於亞拉巴馬州,在波士頓柏金斯盲人學校莎莉文老師的協助下,學會了閱讀、寫作,還學會了說話,上了大學,並且成為著名的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她出生後19個月,就喪失了視力和聽力,而且變成啞巴。在莎莉文老師協助下,海倫10歲時,學會了說話,後來在劍橋女校求學。1900年讀大學,1904年6月,以優異成績從大學畢業,並和莎莉文老師合作撰寫自傳《我的一生》。此書一出,轟動文壇,她的故事不但感動和激勵著千百萬殘疾人,也使無數的正常人為之震憾,使他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她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經常來回演講,寫了數本書。

  1927年,她開始為美國盲人基金會募捐,致力於盲人事業,出版了《我的宗教》一書。1930年出版第二本自傳《中流》。她被人們稱為美國女英雄。海倫說:“我要把別人眼睛所看見的光明當作我的光明,別人耳朵聽見的音樂當成我的交響樂,別人嘴角的微笑當作我的幸福。”一個19個月就失聰失明,生活在無聲無語無光的世界裡,連爸爸媽媽都不認識的孩子,她墜入了一個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淵,幾乎喪失了生活的能力和勇氣。但她頑強地生活了下來,考進了著名大學,長大後又成為一名作家,用自己的生花妙筆,激勵別人生存的勇氣。這一奇蹟的創造,當然與她自身的努力分不開,但在那段困難的日子裡,走出心靈的障礙,重新塑造生命,卻不能不歸功於一位偉大的女性——她的老師莎利文女士。

  主要著作:《我生活的故事》《願我們充滿信心》《從黑暗中出來》《我的後半生》等.

  三、文章主要內容

  1、寫了三件事:

  1***莎莉文老師教“我”認識具體事物***doll、water、cup等***;

  2***莎莉文老師教我走進大自然***慈愛可親、危險恐怖等***;

  3***莎莉文老師教我認識“愛”這種抽象事物。

  2、這幾件事表現了作者怎樣的生活經歷?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這幾件事表現了作者求知的熱望,以及艱辛而愉快的生活經歷,更表達了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無比的敬愛和感激,這種感情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表達的更加明確。

  3、你覺得莎莉文是怎樣的一位老師?請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說明。

  莎莉文老師:熱愛海倫,講究教育的方法藝術,做到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而且善於抓住教育時機,開啟海倫的思維、智慧和情感

  4、海倫是一個好學、聰明、堅毅、情感豐富女孩

  5、莎莉文老師是怎樣逐步引導“我”認識“愛”的?

  莎莉文老師用的是情感體驗法。通過情感體驗和對各種不同事物的對比,使海倫從中去感受。

  如:“莎莉文小姐用一隻胳膊輕輕地摟著我,在我手上拼寫出了‘我愛海倫’幾個字。…‘莎莉文老師把我摟得更緊了,用手指著我的心說:‘愛在這裡。…“這時,我突然明白了,這個字原來指的是腦子裡正在進行的過程。這是我第一次領悟到抽象的概念。”“剎那間,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覺到有無數無形的線條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靈中間。”

  四、重點句子

  找出文中關於“愛”的句子,並談談自己的感受。

  “愛是花的香味嗎?”—— 愛是給人帶來愉快而美好感受的東西。

  “愛是不是太陽?”—— 愛能給人光和熱,能使萬物茁壯成長。

  “愛有點兒……也不想玩了。”—— 有了愛,你就快樂,生活就變得美好。

  五、請說說對“再塑生命”的理解。

  意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獲得生命”。

  這裡指海倫的生命希望和熱誠在安妮老師的教育下被喚醒,使她從寂靜又黑暗的孤獨世界回到了光明和快樂之中。

  ***二***

  記敘文常以時間推移、空間轉換、情景變化、思維邏輯順序等來安排層次。散文構思的線索,一般常見的有如下幾種:以情為線索;以理為線索;以物為線索;以空間位置為線索。

  從結構上明確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統領全文、提綱挈領、引出下文,為後文做鋪墊、埋下伏筆;

  2、尾句——總結全文,深化主題,照應上文,前後呼應,言有盡而意無窮,回味深長。

  3、轉承句——承上啟下,過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點明中心、揭示主旨;

  5、點睛句——點明全文中心,統領全文;句子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後能給人以啟迪。

  6、情感句——抒發強烈內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卻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內涵,表達深刻見解。

  ***1***記敘文***散文***的結構特點

  ①按時間順序或事件發生、發展的順序組織材料。

  ②按觀察點的變換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樓閣》。

  ③按場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內蒙訪古》。

  ④按材料性質歸類安排結構,如《瑣憶》。

  ⑤按作者認識的過程或感情的變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

  ⑥按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作為行文線索安排材料。

  六、表達方式入手分析句意:

  五種表達方式:記敘、 描寫、 說明、 抒情、 議論。

  解釋: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時,有一個方法或手段問題,人們習慣上將它稱為表達方式。

  比如:記敘文是以敘述、描寫、抒情為主要表達方式,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而說明文則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

  1、記敘文中的議論往往起畫龍點睛、揭示記敘目的和意義的作用;

  2、議論文中的記敘往往起到例證的作用;

  3、說明文中描寫、文藝性筆調起到點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動形象的作用。

  4、夾敘夾議,記敘與議論交叉運用的寫法,使文章在輕鬆活潑之中,闡發議論,讀來饒有興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記敘是為議論服務的,而議論又以記敘為基礎,敘為議提供了事實依據,使立論有根有據,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七、標點符號:

  1、引號的五種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諷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稱謂 ④表強調或著重指出 ⑤特殊含義

  2、破折號的五種用法:①表註釋 ②表插說 ③表聲音中斷、延續 ④表話題轉換 ⑤表意思遞進

  3、省略號的六種用法:①表內容省略 ②表語言斷續 ③表因搶白話未說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維跳躍 ⑥表思索正在進行

  ***三***

  一、敘述人稱***三種人稱***:

  1、第一人稱***“第一人稱”能給人親切自然、真實的感受。用“第一人稱”寫“我”,最適宜於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所見、所聞、所為、所感,都可以通過心理活動描寫表現出來的。用第一人稱寫“他”時,最適宜寫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因為用“我”的觀感來寫“他”的這些,較為客觀。“第一人稱”寫“我”的外貌,寫“他”的心理活動,必須加上摹擬的話,才能讓讀者心悅誠服。寫“我”的外貌,可以這樣寫:“你們可以想象,我那時的臉是多麼紅。”寫“他”的心理活動,可以這樣寫:“心裡很輕鬆似的。”***

  2、第二人稱***作用: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於感情交流。***

  3、第三人稱***作用: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

  二、敘述方式***或者說“記敘的順序”******三種***:

  1、順敘——按時間發生的先後順序所作的敘述。順敘型的結構模式是:總敘+分敘***分敘1+分敘2+分敘3+分敘n***+結尾。作用:條理清楚地進行記敘。

  2、倒敘——把事件的結局或其發展過程中的某一重要斷面提到文章前面,寫完結局或斷面,然後才按時間順序寫。作用:這種筆法能造成懸念,吸引讀者。

  3、插敘*** 補敘屬於插敘一種***——對全文來說,插敘僅是一個片斷,插敘完後,文章仍回到原來的事件敘述上來。這種插敘不是敘述的主體部分,一般不發生在主流的時間範圍內。若把這種插敘刪去,雖會削弱主體的深刻性,但不明顯影響主要情節的完整性。作用: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補敘作用: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些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