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是鞏固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學習政治需要進行一定的鞏固練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政治《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課堂練習

  4.10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

  1.[2012·宿州模擬] “十二五”是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最根本的是***  ***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B.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

  C.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 D.提高就業和再就業水平

  2.[2012·濰坊質檢] 近年來,我國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教育、衛生、科技、文化、體育等事業的投入,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這表明國家致力於***  ***

  A.統籌經濟社會發展 B.統籌區域發展

  C.統籌城鄉發展 D.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3.2011年9月,國務院印發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要比2010年下降16%。要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必須***  ***

  A.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B.禁止高耗能產業發展,放緩經濟增長速度

  C.大力發展第一、三產業,限制第二產業發展

  D.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4.[2011·濰坊模擬] 2011年10月9日,《國務院關於支援河南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對外正式頒佈,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這一意見的實施有利於***  ***

  ①統籌城鄉發展 ②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③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 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12·東城模擬] 我國主導完成的新一代行動通訊標準TD-LTE,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召開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成為耀眼明星,印度、日本、美國、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運營商都宣佈將採用TD-LTE技術建設4G商用網路。4G技術的發展,有利於***  ***

  ①推動科技創新,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②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③推動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發展 ④降低恩格爾係數,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2012·南京質檢] 漫畫《補》說明我們現在的小康***  ***

 

  A.是低水平的小康 B.是不全面的小康C.是不平衡的小康 D.實現了現代化

  7.[2012·瀋陽質檢] 遼寧省加大沿海經濟開發,實施“五點一線”發展戰略,重點開發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花園口等沿黃海、渤海的5個區域,包括6個沿海城市。遼寧省的做法體現了***  ***

  A.統籌城鄉發展 B.統籌區域發展

  C.優化經濟結構 D.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8.[2012·福州模擬] 漫畫《貧不擇妻》啟示我們,貧困地區發展經濟應當***  ***

 

  ①統籌城鄉發展 ②充分發揮市場作用 ③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④兼顧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④

  9.[2012·長沙模擬] 下圖是美國經濟學家格魯斯曼用來描述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變化關係的曲線。在我國,圖中的拐點出現,必須***  ***

 

  ①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②降低經濟發展的速度 ③推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④優化出口、投資和消費的比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2012·福州模擬] 要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下列措施中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是***  ***

  ①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優化產業結構 ②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努力實現經濟較快增長 ③創新發展理念 ④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環境五個方面的建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2012·大連模擬] 漫畫《增長方式》啟示我們,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必須***  ***

 

  A.正確處理好企業間的競爭與合作的關係

  B.處理好增長的質量、效益和速度的關係

  C.不斷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生產總值

  D.要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經濟總量

  12.[2012·寧波模擬] 《2011中國綠色發展指數》2011年10月1日在北京釋出。這份研究報告,對我國30個省***區、市***和34個大中城市的綠色發展水平進行了測算和排名。綠色發展指數的公佈有利於***  ***

  ①引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經濟發展質量

  ②統籌經濟社會發展 ③貫徹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 ④推動城鄉的協調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2012·大連質檢]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繼社會制度轉型和經濟體制轉軌之後,決定中國現代化命運的第三次重大抉擇。圍繞這一主題,同學們分組進行研究。

  第一組同學研究“更加註重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經過研究,大家形成了幾點共識。

  ***1***作為小組發言人,請你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完成下表報告。

  第二組同學研究“改變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的經濟發展方式”。在對某鄉的實地調查中,同學們發現該鄉鄉政府為了發展當地經濟,準備與外來投資者簽訂協議,引進一個高汙染、高能耗、低科技含量的專案,一旦專案落實,勢必汙染當地的空氣和水源,嚴重威脅附近村民的健康,有關村民憂心忡忡。

  ***2***結合材料,請你就如何促進該鄉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談談你的建議。

  14.[2012·黃岡模擬] 中國共產黨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制定“十二五”規劃,必須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這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性新特徵。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1***從科學發展觀的角度,談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意義和要求。

  ***2***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下列地區或企業是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

  高一政治《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課堂練習參考答案

  1.A [解析]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決定性意義,A正確。

  2.A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國家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強社會建設,A正確,其他三項與題意不符。

  3.A [解析] 此題考查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降低能耗,必須優化產業結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故答案為A。降低能耗要促進高能耗產業的轉變,而不是禁止發展,排除B。優化產業結構在於調節一、二、三產業的比重,而不是限制第二產業,排除C。節能減排必須發揮國家巨集觀調控的作用,排除D。

  4.C [解析] 支援中原地區發展是國家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的體現,排除①,②正確。區域的協調發展有利於實現共同富裕,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故③④正確。

  5.A [解析] 4G資訊科技的發展有利於推動科技進步,以資訊科技改造傳統工業,推動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發展,故①②③正確。科技進步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並不一定能夠降低恩格爾係數,故排除④。

  6.B [解析] 漫畫表明我國目前的文化建設與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相比是落後的。這是不全面的體現,故選B。

  7.B [解析] 此題考查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遼寧省“五點一線”的發展格局,實現了以大連沿海工業區為重點,帶動周圍地市的發展,平衡了區域差距,故選B。

  8.C [解析] 此題考查了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措施,貧困地區為了發展而引入汙染企業,只看到了眼前利益,沒有兼顧長遠利益,從而導致對環境的破壞,故答案為C。統籌城鄉發展,主要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故①材料無體現。單純市場調節無法解決環境汙染問題,故②不合題意。

  9.C [解析] 材料強調降低能耗,節約資源,所以必須推動科技進步,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故①③正確。降低能耗,並不一定要降低經濟發展速度,排除②。優化出口、投資和消費的比例與能耗高低無關,排除④。

  10.D [解析] ②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有誤,混淆了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11.B [解析] 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就要改變經濟發展方式,處理好質量、效益和速度的關係,故正確選項為B。

  12.A [解析] 綠色指數主要強調對經濟發展中環境的保護,強調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故答案為A。此題與城鄉協調發展無關,故排除④。

  13.[答案] ***1***①消費影響居民生活水平;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消費拉動經濟增長。②生產決定消費。③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收入差距和總體消費水平有密切聯絡。④市場調節具有侷限性,社會主義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目標要求加強巨集觀調控。⑤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2***①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②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發展低碳經濟的自主創新能力。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經濟發展要由依靠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④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經濟發展的突出位置。

  [解析] 第***1***問,屬於依據類試題。①凸顯了消費的作用。②體現了生產決定消費。③體現了收入與消費的關係。④體現了市場缺陷。⑤體現了科學發展觀與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第***2***問,主要涉及汙染問題,所以解決汙染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貫徹科學發展觀,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科技進步,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14.[答案] ***1***意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於促進科技進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有利於節能減排,保護環境,降低資源能源消耗;有利於促進城鄉、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要求:堅持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2***①調整產業結構,進行規模化經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②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提高服務質量,關注市場需求。③調動勞動者積極性,營造人盡其才的制度環境,吸引高素質人才。④統籌兼顧,協調區域經濟發展,縮小地區差距。⑤加快城鎮化建設,發展現代農業,使經濟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解析] 第***1***問比較簡單,根據教材知識回答即可。解答第***2***問,要善於把材料資訊轉化為理論性的語言,這就需要考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對材料進行概括和抽象。

看過"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