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電話閱讀答案

  《誰的電話》文中暗線是老葛和女兒為了買衣服的錢而進行的簡訊、電話往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誰的電話》何燕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誰的電話》何燕 原文閱讀

  老葛終於趕在快遞公司下班前把月餅寄出。

  團圓之夜,主任看老葛一人在家,便請他到自己家喝酒。主任還說,他要好好向老葛學習怎樣教育孩子。

  老葛老來得女,為了女兒小若能考出好成績,可謂勞心勞肺,煙不抽酒不喝,掙斷脊樑筋大手大腳為小若買書,送學習班。用別人的話說,這些年,老葛為了孩子活得極其不男人。

  小若的高分數給老葛長了不少臉,從玉城小學到玉城高中,多少次家長會,老葛都被請到主席臺就坐。高考後,老葛還被請去演講。

  “老葛兄,在做父親方面,我要向你學習。來,我敬你。”主任舉起酒杯,老葛惶恐地站起來,主任“吱”的一聲把酒喝了下去。老葛覺得主任喝得很有型,很有風範,很男人。擱以前,主任是不用正眼瞧自己的,更別提敬酒。老葛也想大男人—回,像主任一樣“吱”的一聲喝下去,可剛喝一半,就被嗆住了,憋紅著臉直直地僵著,像房事進行到一半腳抽筋一樣。等緩過了勁,老葛才喝下剩下的半杯酒。

  “老葛兄,你教子有方呀,你家小若九年時間就完成了十二年的學習,現在進的還是名牌大學!”主任豎起大拇指,“連跳三級。”

  “哪有?小學跳了兩級,初中才跳了一級。”老葛打著酒嗝習慣性地回答。這話回答主任是頭一回,可回答三親六戚左鄰右舍像背九九乘法口訣。小若成長的這些年,老葛跟他們也只有這幾句話了。從孩子一駐紮在婆娘的肚子裡,老葛就開始忙胎教,接下來忙這教忙那教,一忙就是十六年。

  “爸爸,爸爸,你是我的大樹!”主任的電話鈴聲響了起來。主任一眼,把電話掐了。“老葛兄呀,不怕你見笑,做為家長,我是失敗的。我兒今年連三本都考不上,現在還拒絕複習,跑去讀什麼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主任的電話鈴聲又響了起來,主任電話一眼,又想掐掉。

  老葛問:“誰的電話?毛毛嗎?接吧!”

  主任一接通就說:“毛毛,你如果不回來複習,別想我搭理你。”

  “老爸,彆氣壞身子,中秋節快樂!”電話那頭傳來毛毛的聲音,“收到我給你寄的月餅了嗎?你嚐嚐跟家裡的有啥區別。”

  老葛搖了搖微暈的頭,看見月光從天空灑下來,像銀色的緞子,扯都扯不斷。老葛責怪自己,早一天給小若寄月餅就好了。

  這時,老葛的手機也響了起來。老葛一看電話,臉上溝壑縱橫的皺紋笑成了一團,像地球儀上密密麻麻的經緯線:“我家小若的!喂,小若呀……”老葛愣了一下,看主任,樂呵呵地說,“知道了,今天中秋節,我很快樂,你也要快樂!”說完,老葛埋怨,“這孩子,真浪費,千里迢迢打電話就為了祝我中秋節快樂!”

  “小若懂事,不像毛毛。你看他都這年齡了,還把我手機接他電話的鈴聲設成《爸爸去哪兒》……”

  老葛的手機又響了起來,是簡訊!老葛一眼就刪了,邊刪邊說:“是婆娘的。不管她,來,咱倆繼續喝,不醉不休!”

  兩個男人繼續喝。

  中間,老葛的手機又響了起來。老葛一眼,沒接。

  “誰的電話?小若嗎?接吧!”主任說。老葛搖晃著接電話:“喂,喂,你說什麼……我不是,你打錯了!”說完,搗鼓了幾下手機,又灌起酒來。

  酒局殘餘,老葛喝得醉醺醺的,手機再次響了起來,主任嘟噥:“誰的電話呢?”拿起老葛的手機一看,來電顯示:“討債的,別接!”

  老葛人雖醉,可腦裡還記得小若剛才的電話和資訊。小若第一次來電話,只說了一句:“喂,這個月打一千!”就掛了。

  過後又發來一資訊:“還是打一千一吧,我看中了一條裙子!”

  看老葛不回信息,小若第二次來電話:“看到資訊了嗎?打一千一!”老葛氣急地說:“打錯了!”話還沒說完,那頭已是忙音。老葛一氣之下,把小若的電話備註名改成:“討債的,別接!”

  老葛醉倒下去時,腦裡回現出小若給自己長臉的高分試卷外,耳邊也迴盪著小若這些年簡潔的話語:小學時“我得了第一”,初中時“我又得了第一,匯三百”,高中時“我還是第一,匯六百”,到現在的“打一千”。沒有問候,也沒容老葛說話。像剛才,老葛多想跟小若說說你媽病了,我在醫院忙了兩天……當然,也有老葛不想說的,那就是他把家裡唯一的月餅快遞了。

  老葛也想跟主任說,在做父親方面,他要向主任學習。

  可醉了的老葛什麼都沒說出來。

  ***選自《小小說選刊》2016年第1期***

  《誰的電話》閱讀習題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 ***

  A.“老葛活得極其不男人”,因為女人學習開銷大,而老葛為了孩子,不得不辛苦工作,不抽菸不喝酒,活得不像男人一樣灑脫。

  B.主任的兒子毛毛雖然成績不夠優秀,不夠懂事,實際上卻是一個樂觀向上、重親情、有主見的青年。

  C.小說構思精巧,描寫了兩個父親中秋節喝酒的場景,通過人物對話和孩子們打來的電話,巧妙地將兩個孩子進行了多角度的對比。

  D.從主任兩次想掐掉兒子來電的舉動看,主任對兒子有些不滿,兒子不聽他的話復讀,卻讀一個職業技術學校,他對兒子的前途深感絕望。

  E.小說的結尾寫老葛醉了,想和主任說說真心話,卻什麼都沒說出來,因為他能理解主任,主任的孩子學習不好,也很煩惱。這樣寫,言簡意豐,回味無窮。

  ***2***小說中有明暗雙線,這兩條線分別是什麼?請簡要分析這樣構思的好處。***6分***

  ***3***請結合小說的具體內容,簡要分析“老葛”這個人物形象。***6分***

  ***4***有人說,小說的標題“誰的電話”應該改成“寄月餅”,你是否同意?請簡要說明理由。***8分***

  《誰的電話》閱讀答案:

  ***1***答C得3分,答A得2分,答D得1分,答B.E不得分。***D項,“他對兒子的前途深感絕望”,言過其實。B項,“不夠懂事”不對,毛毛是個懂事體貼的人,只是他的父親認為他不夠懂事。E項,老葛什麼都沒說出來,不是因為主任,而是因為他既為女兒的冷漠而感到難過、失落不願說,又因為面子問題而不願說***

  ***2***第一問,小說的明線是老葛和主任兩人中秋節喝酒時圍繞孩子而進行的談話;暗線是老葛和女兒為了買衣服的錢而進行的簡訊、電話往來。***2分***

  第二問,這樣構思的好處在於:第一,使小說的場景、情節集中,敘述不蔓不枝,第二,父親關心女兒,女兒卻非常冷血,明暗雙線形成互補對照的關係,使小若和老葛的形象更為豐滿。第二,小若的冷漠,是父親老葛多年教育的結果,這樣處理,使小說的主旨更為深刻豐富。***每點2分,答對兩點即可***

  ***3***①任勞任怨。作為父親,為了孩子,他勞心勞力;為了不影響孩子的學習,妻子住院也沒告訴孩子,②關愛孩子。中秋節,把家中唯一的月餅寄給了孩子,還責怪自己寄遲了。③愛面子。孩子明明是打電話來要錢的,可他卻撒謊說孩子是打電話來問候節日的。④只關注孩子的成績而不關注孩子人格的培養。***每點2分,答對三點即可***

  ***4***示例一:同意改成“寄月餅”。理由如下:第一,從情節來看,因為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中秋之夜,小說中又多次寫到“寄月餅”,既寫了老葛為女兒寄月餅,也寫了毛毛為父親寄月餅。***2分***第二,從藝術手法看,“寄月餅”一事讓兩個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2分***第三,從人物形象看,圍繞“寄月餅”一事,表現了三個人物不同的特點,老葛對女兒無微不至而令人心酸的愛。毛毛的懂事體貼。小若的冷漠自私。***2分***第四,文章反覆寫“寄月餅”一事,層層深入地展現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揭示了小說的主旨。***2分***。

  示例二:不同意改。理由:“誰的電話”在小說中至關重要。第一,以“誰的電話”為題,能設定懸念,吸引讀者。***2分***第二,從藝術構思來看,“誰的電話”曾在文章中三次出現,“電話”將兩個在異地求學的孩子聯絡起來,使小說的場景、情節集中。***2分***第三,“誰的電話”引出兩個父親對待孩子來電的不同態度,也生動地表現了兩個不同的心理;主任因兒子成績不好而愧怍,因兒子重親情而欣慰;老葛接電話時因女兒冷漠自私而難堪、氣惱。***2分***第四,電話的內容讓兩個孩子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個成績優秀情商低,一個成績不好但情商高,從而引發人們對兩個家長的教育方式的思考,有利於表現文章的主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