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地理圖形專項訓練

  地理圖形是地理知識的第二語言,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僅供大家參考!

  及參考答案

  ***2017•新課標Ⅰ卷***我國某地為保證葡萄植株安全越冬,採用雙層覆膜技術***兩層覆膜間留有一定空間***,效果顯著。圖3中的曲線示意當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豐、枯雪年的平均氣溫日變化和豐、枯雪年的膜內平均溫度日變化。據此完成9—11題。

  圖3

  9.圖中表示枯雪年膜內平均溫度日變化的曲線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該地寒冷期

  A.最低氣溫高於-16℃ B.氣溫日變化因積雪狀況差異較

  C.膜內溫度日變化因積雪狀況差異較大 D.膜內溫度日變化與氣溫日變化一致

  11.該地可能位於

  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答案】9.B 10.C 11.D

  10.由上題判斷可知,①表示豐雪年膜內平均溫度日變化,②表示枯雪年膜內平均溫度日變化;③表示豐雪年平均氣溫日變化,④表示枯雪年平均氣溫日變化。由圖可知,①②兩曲線上下差異大,③④兩曲線上下差異小,故膜內溫度日變化因積雪狀況差異較大,膜內溫度日變化與氣溫日變化不一致。材料給的是平均氣溫,不是最低氣溫。

  11.由圖表可知,該地寒冷期最低氣溫可以接近-16℃,說明地理位置上較靠北,可能為華北北部、東北或西北;該地達到一日之內溫度最高的時間是北京時間16時左右,而當地時間應為14時左右,且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的日平均氣溫達到-16℃左右,所以應位於我國西北地區,即該地可能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考點影響氣溫日變化和日較差大小的因素;經度與地方時。

  【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經度的確定,地方時的計算,一天中氣溫最高一般位於午後2點左右,當地地方時14點,從圖中可以看出此時北京時間為16點左右,可知該地與北京的經度差30°,即該地大致位於東經90°,由此可以大致確定該地的地理位置。

  ***2017•新課標Ⅲ卷***一般情況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數量與營養鹽、光照、水溫呈正相關,但在不同的季節、海域,影響浮游植物生長繁殖的主導因素不同。圖3示意長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佈。據此完成7~9題。

  7.夏季圖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東

  A.遞減 B.先減後增

  C.先增後減 D.遞增

  8.導致夏季圖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佈的主導因素是

  A.水體營養鹽 B.太陽輻射

  C.水體含沙量 D.洋流流向

  9.與夏季相比,冬季圖示海域浮游植物

  A.總數量減少,密度高值區向陸地方向移動

  B.總數量增多,密度高值區向外海方向移動

  C.總數量減少,密度高值區向外海方向移動

  D.總數量增多,密度高值區向陸地方向移動

  【答案】7.D 8.C 9.A

  9.與夏季相比,冬季海水水溫低,浮游植物總數相對減少,河流徑流量降低,攜帶泥沙能力降低,流速減慢,河口地區泥沙淤積量少,所以總體浮游植物的密度降低,總量減少。因泥沙量變小,河口處水沒夏季那麼混濁,故密度高值向陸地方向移動,故選A。

  考點海域浮游植物分佈規律和成因。

  【點睛】該題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根據圖中浮游植物密度圖例資訊,判斷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佈規律。

  ***2017•北京卷***圖3為某年內我國地跨10個經度區域的降水量變化圖。讀圖,回答第3~5題。

  圖3

  3.據圖可知,

  A.清明節之前各地陰雨連綿 B.5月起雨帶開始向北移動

  C.35°N以南地區秋高氣爽 D.35°N以北地區伏旱嚴重

  4.該區域

  A.位於地勢二、三級階梯 B.絕大部分屬於內流區

  C.東部降水受暖流影響大 D.人口密度北部大於南部

  5.芒種至小暑期間,

  A.該區域南北氣溫差異大 B.塔里木河蒸發量大,出現斷流

  C.白晝時間北京比上海長 D.“雪龍號”科考船抵達南極大陸

  【答案】3.B 4.A 5. C

  5.根據二十四節氣先後順序,芒種→夏至→小暑,夏至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則可知芒種至小暑期間太陽直射北半球,夏至前後,我國普遍氣溫高,該區域南北氣溫差異小;塔里木河蒸發量大,氣溫高,高山冰雪融化量也大,不會出現斷流;北京緯度高於上海,所以白晝時間北京比上海大;此時南極出現極夜,不適合科考。

  考點二十四節氣、我國降水和中國區域地理。

  【點睛】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先秦時期開始訂立、漢代完全確立的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把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周而復始,既是歷代官府頒佈的時間準繩,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在二十四節氣中,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個節氣;反映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5個節氣;反映天氣現象的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個節氣;反映物候現象的則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二十四節氣速記詩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017•江蘇卷***我國東南沿海某地擬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庫。圖5為“擬建水庫附近地形示意圖”。讀圖回答9~10題。

  9.建設成本最低的水庫大壩宜建在

  A.甲 B.乙 C.丙 D.丁

  10.水庫建成後能夠

  A.改善航運條件 B.開發河流水能 C.增加徑流總量 D.消除地質災害

  【答案】9.A 10.B

  【解析】

  考點等高線的綜合判讀。

  【點睛】水庫大壩的選址大壩應建在等高線密集的河流峽谷出口最窄處,其次還應避開地質斷裂地帶,並要考慮移民、生態環境等問題。庫區宜選在河谷、山谷地區,或“口袋形”的窪地、小盆地。

  圖片來源:正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