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如何成為春秋五霸的

  春秋時期,各國都想稱為一方霸主,而晉文公就成功了,那麼晉文公如何稱為春秋五霸之一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晉文公稱霸原因,希望對你有幫助!

  晉文公稱霸原因

  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是齊桓公。周平王避開第戎往東遷移,開始了春秋時期幾百年的東周時代。晉文公重耳在遊歷了諸國後重回到晉國,當時晉國國君。重耳聯合外戚舅舅狐氏和姐夫趙衰一同整頓國內政治,採取以公族為主,外戚為輔,遠方親戚次之的權力聯盟,不久就實現了晉國的三軍整頓。晉國擁有三軍後標誌著成為大國。

  這時候周室天子周襄王向晉國求救,解除被困之勢。晉文公順勢而為率大軍打敗了叛軍凱旋接回了周襄王。周襄王為了感謝晉文公,將領地賜予了他,並且對他非常客氣,這標誌著晉國得到了天子的認可,地位進一步得到提升。晉國在諸侯國之間的形象也得到了改變。

  宋國被楚國圍攻後也向晉文公求救。晉文公剛好借這個機會再一次爭取得到霸主地位。他先是避開楚軍,直接向楚軍聯盟曹衛進攻,順便把曹衛國兩國國君都拿下了,此時楚國急忙從宋國撤軍來對付晉軍。晉文公又用後發制人的測羅打敗了楚國。

  晉國打敗楚軍是一個轉折點,標誌著晉國的霸主地位形成,因此在取得勝利後晉文公到周襄王王都,特意給王室修築了一座建築。而周襄王知道晉國實力已經可以稱霸了,就把象徵春秋霸主的物品都賜予了晉文公。

  晉文公受封后,得到了可以自由征戰的權力,為了進一步確定霸主地位,他通過周襄王把各諸侯首領都齊聚一起,形成了諸侯聯盟。

  晉文公稱霸的戰役

  晉文公稱霸的戰役叫做城濮之戰。那是公元前的六百三十二年,晉文公希望開拓疆域,就和楚國打起仗來了。打仗的地方因為是在城濮,所以就叫做城濮之戰。

  楚國將士多啊,大部分都是身經百戰久經沙場的,可是晉國的將軍聰明,人少我們不怕,讓敵人以為我們人多就行了。把老虎皮放到馬背上,再把馬趕到敵軍的陣營裡面去。遠遠看去,不得了了,敵人怎麼連老虎都可以驅遣,莫非是有神仙幫忙?楚國人害怕了,於是打仗就失敗了。

  其實事情也沒有那麼簡單,開始是楚國想要打宋國,宋國是抱晉國大腿的,肯定是要向晉國求助的。宋國開了口,晉國不幫忙也不好,而且也怕楚國下一個目標就是晉國,再加上自己也想要有一點國際地位啊。這麼多理由加在一起,晉文公大手一揮,打!可是畢竟楚國人多呀,晉國如果是自己打的話根本沒有那個膽量,所以晉國就想和秦國、齊國一起打。怕秦國和齊國不幫助自己,晉文公就對幾個大國用離間計,本來嘛,國家利益為先,秦國和齊國一看不對頭,楚國這樣不厚道呀,於是開始打楚國,楚國這時候就有點吃癟了。畢竟和那麼多國家打仗,士兵再多也不夠呀。國際形勢不好。

  在城濮的時候,高潮終於來了,楚國輸的一塌糊塗,晉國從此在各個國家之間立足了腳跟,晉文公也稱霸了。

  春秋五霸之晉文公簡介

  晉文公,的祖先是周朝的諸侯,所以姓氏和周朝同為姬姓,名為重耳,父親是晉獻公,母親是狐姬,晉文公年輕時就謙虛好學,善於交際,並因此而結交了很多有才人士,其中就有趙衰、狐偃、賈佗、先軫、魏犨等人,後來在這幾個人的幫助下,晉文公得以成就霸業。

  晉文公雖然賢明,而且身邊有人才相助,但是他早期的經歷並不如意,當年驪姬之亂迫使晉文公出國逃難,這一逃就是幾十年,在這幾十年的逃亡生涯裡晉文公一直流亡在各國之間。一路上幸運的話便遇到以禮相待的好國君不幸的話便遇到拒不相見的國君。前面是不知方向的逃亡之路,後面還有晉國派來謀殺他的追兵,晉文公就是這樣度過這逃亡的幾十年的。

  直到公元前636年,晉文公逃亡到秦國,並受到秦國的款待,而此時晉國人聽說晉文公重耳在秦國,於是都勸說他回國,但是晉懷公圉處處阻攔,於是秦國派兵護送重耳回晉,當時晉國人大多數都已經接受重耳,並願意他回國,所以當晉懷公發兵抵抗晉文公入城時晉國士兵很多都不願意出手。

  得到民心的晉文公就這樣進了晉國,回到晉國的重耳是晉懷公的一大憂患,所以無法除掉這個憂患的晉懷公見國內很多人都支援重耳,所以被逼外逃,後來被重耳派去的士兵殺死。知道晉懷公被殺的訊息時,重耳才回到自己的國家,即位稱王。

  即位成為晉國國君史稱晉文公,可是晉文公當時在諸侯面前並沒有什麼影響力和號召力,不過後來時機來了,恰逢周王室打亂,周襄王落難,晉文公聽從趙衰建議第一個發兵援助周襄王,並護送襄王回到洛邑,殺敵了襄王的對手王子帶,周襄王甚為感動,於是賞賜了晉文公河內、陽樊兩塊地。幫助平定周王室之亂,晉文公功勞最高,而且晉文公與周王室同為姬姓,屬於同宗,所以晉國的地位得以提升。

  後來通過多次戰役,晉文公圖霸中原,將各諸侯國聯盟伐楚,最後大敗楚國,並將楚國俘虜進獻給周襄王,襄王非常高興,就任命晉文公為諸侯國之首。公元前632年,晉文公以周天子之命召集各路諸侯在踐土會盟,這是晉文公第一次以盟主身份會合諸侯,這次諸侯會合也是他成為天下霸主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