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嫻散文集

  張小嫻的散文大都取材於現代都市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瑣事,對愛情的關注與對現代女性人格獨立的 期待是其創作的重心。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幸福の魚面頰》

  吃蒸魚的時候,你會首先吃哪一部分?有人從魚尾開始,有人從魚背開始,有人先吃胸鰭,因為這一部分是最肥美的。

  據說,首先吃哪一部分,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性格。

  我首先吃的是魚面頰。

  每次吃魚,我喜歡的人會把魚面頰留給我,說:

  “這一小塊臉肉是最好吃的,多吃會漂亮。”

  我不知道多吃魚面頰是否真的會變得漂亮,但是每一次,他還是堅持要我吃下魚的兩邊面頰,並說:

  “吃了魚面頰,即使生氣的時候,鼓起腮幫子,也不會太難看。”

  每一次和他吃魚的時候,魚面頰是我專享的,那一小塊臉肉,好滑,好甜,而且也好幸福。

  有時候,叫了一尾面頰沒有肉的魚,我會很失落,想咬他的面頰來彌補我的損失。

  在外面跟朋友吃飯,一尾蒸魚送上來,沒有人會把面頰留給我,動作稍微慢一點,魚面頰已經在別人的肚子裡,那一刻,我才知道,可以吃到魚面頰的時候,是多麼受寵愛。

  日子有功,我吃下的魚面頰,加起來的分量,也許相等整條中等重量的蘇眉那麼大,再過些日子,也許會等同一條龍躉,而我希望,將來會等同一條鯨魚。

  如果問我,多吃魚面頰,面板會不會變得白一點,滑一點?人會不會變得漂亮一點?或者我可以告訴你,人世間的幸福,總會令人好看一點。

  二:《深情的拒絕》

  女人不介意付出,但是當她無條件地付出的時候,她總是希望男人會拒絕,他拒絕,她才會感動,甘之如飴地付出。如果她給他,他立刻就答應,她多少有些失望。她決定為他放棄一份工作,如果他知道之後說:“好。”她不禁有些失落,她是幾經掙扎,覺得他最重要,才為他放棄自己很想得到的東西,但是他竟然一聲“好”就全盤接收過來,他有沒有想過她所經歷的思想掙扎?他到底有沒有感動?

  如果他說:“不,你不要為我放棄任何東西。”他強硬地拒絕,她才會覺得自己的犧牲是值得的,她才會相信,這個男人是疼她的,那麼,她便能夠義無反顧地為他放棄更多。

  她不停為他付出,他從來沒叫她停止,每一次,他都理所當然地接受她付出的一切,終有一天,她會傷心地問他:

  “為什麼你總是接受,而從來不回報?”

  所謂回報,就是偶然殘忍地拒絕她無條件的付出,說你承受不起這樣的深情。拒絕也是一種感動,從不拒絕,彷彿就是麻木不仁。

  她把身體給你,你說:“不,不需要,我喜歡的是你。”那麼,她才會義無反顧地給你。

  三:《折翼的小鳥》

  報上報道兩名花甲老翁分別在嫖妓時馬上風死亡,一個是中途一命嗚呼,另一個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還沒開始已經中風,嚇得和他開房的妓女連忙逃跑。

  這種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報紙偶然也會報道老翁馬上風的訊息。專家調查指出,大部分男人馬上風的時候,都不是和自己太太一起,他們若不是正在嫖妓,便是跟年輕的情婦溫存。

  原來,男人在情婦或妓女身上,才會置生死於度外。可惜,一旦出事,來領回屍體的,往往是他太太。一個七十多歲的老男人“戰死沙場”,妻子兒女孫兒來認屍,情何以堪?

  有些妻子是在那一刻才知道丈夫愛尋花問柳。他都一把年紀了,平時走路也要人攙扶,晨運也不夠氣力。他嚷著要吃補品,還以為是為健康著想,想不到另外有用途……  幾十年夫妻恩情,看著他這樣死去,你說應該恨他還是怨他?真是應該怨他,怨他不自量力,以為自己寶刀未老,卻成為折翼的小鳥。

  男人為男人辯護,說人老了,時日無多,去找尋快樂也是理所當然的。可是,男人,你們要最後的歡愉,還是最後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