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故事經典臺詞精選
光陰的故事講述四個人生不同階段的故事表現人的成長、人際關係的演變和三十年來臺灣社會形態的變遷,一起來欣賞一下光陰的故事經典臺詞吧!!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光陰的故事經典臺詞,希望你喜歡。
光陰的故事經典臺詞
1 回頭,看著前方的路。
2 跟他在一起的時候,時間總是不夠用,可是不跟他在一起的時候,時間總是用不完,心裡面老是想著他、老是惦著他,一天到晚心裡就是牽掛著他。
3 祝福也是一種愛用祝福代替不甘心。
4 我真的不知道長大怎麼能變得這麼無奈,為什麼那些無法招架的事情都會來找上我們,為什麼老天爺不幫我們先上完這堂叫做人生的課,再出考題給我們。
5 長大就是長大,鏡子會告訴你,命運也會告訴你,不夠勇敢也要長大,不夠聰明也得長大,長大沒有什麼不好,像我就很喜歡長大。
6 人生的選擇題本來就這麼爛啊!而且無可避免你非得選。
7 以前,你習慣命苦;以後,你會習慣幸福。
8 我們都很渺小,只能扛得起自己的命運,我們曾經在一起,然後分開,我們交會在一個小點上然後各自走向各自的路。
9 人生就像很多的選擇題,我們只是選擇自己覺得是對的事情去做,做了之後就不要後悔。
10 要放開手中握住的才有機會提起下一個機會。
光陰的故事經典語錄臺詞
1 幸福是什麼,是圓或是扁的,手上拿扁的,心想著圓的,不會幸福。若手上拿著圓的,心想著扁的,也不會幸福,不管手上拿的是圓的還是扁的,只要手中拿的,越看越喜歡,那就是幸福。
2 傻孩子,命運要怎麼拼啊?你沒看那些逆流的魚都傷的怎麼樣了,命運,只有順著它流,才能找到上岸的路。
3 愛一個人是為什麼?是我們怕寂寞,還是我們想要一個屬於自己的東西。
4 決定好好跟自己聊一聊,我看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麼。
5 世界這麼大,我們只是井底之蛙。
6 總是想著給別人帶來幸福的人。一定會擁有的幸福的。
7 傻人會有傻福的。
8 人生為什麼那麼多選擇題?
9 人的心一但被劃上一刀,不是兩句好話就可撫平的;這世界的事不是你說了就算。
10 命運就像撞球一樣,沒有經過一番碰撞就進袋的球,是不算分的,是犯規的。所以不經一番碰撞就進袋的球,不算好球!圓滿是經過許多磨練與擦撞,最後激發出的光芒!
11 做個聰明的傻子,那是很辛苦的。
12 愛情真像打麻將,想要胡牌,就要等那張關鍵牌,你可以自己摸,來也可以等人家放槍。
13 沒有哭過,又怎麼能夠懂得笑呢?
14 祝福也是一種愛。
15 從來沒有覺得自己長大了多少,現在看著這些小桌子小椅子,才突然發覺自己真的長得好大。
16 愛一人,只要他好,不是想佔有或是填滿你孤單的心,做的一切一切都只為了他好,愛就變得單純又快樂。
17 從仰角看到的世界比較偉大、比較壯觀;當視線水平了,看到的世界,反而比較真實,缺點也一覽無遺。
18 我以前總覺得,隨波逐流的人不夠勇敢,可是我後來才發現,真正勇敢地人是在隨波逐流當中而不迷失自己的人。
19 人生就像一張考卷,但沒有標準答案。
20 身體長大了,那心理呢?一直覺得自己還是坐在這裡的汪茜茜,沒有更勇敢,也沒有更聰明。
21 愛一個人為什麼會有痛苦?是因為認真,認真才會痛苦,不認真就不痛不癢了!
22 人生有很多選擇題只要我們做了自己認為對的選擇就不要後悔。
23 偶然,就是那麼偶然,讓我們並肩坐在一起,唱一首我們的歌,縱然不能常相聚也要長相憶。
24 吃虧不一定就是佔便宜,任何事都需要說的清清楚楚。
25 人有一種作踐自己的習慣,當你越靠近一種圓滿,你就會越不可置信,不相信自己能夠得到圓滿,於是你不停地試探這個圓滿。我們會不停地找藉口,跟自己說配不上這個圓滿。
26 我決定向你學習,不再跟自己打仗了。
27 就是因為你善良,總是替別人著想,而且這個傻呼呼的個性,所以讓你不會去強求什麼,所以命運總是把最好的都給你。
28 想要得到幸福,就要懂得付出。
光陰的故事經典劇情簡介
本片由四個導演分別執導四個獨立故事。《小龍頭》敘述一個比較內向的男孩小毛,
經常沉迷於個人的幻想世界,不敢接近別的孩子。只有女孩小芬瞭解他,他和小芬成了朋友,兩人 共享一段愉悅的童年。不久小芬隨父母移居美國,又留下寂寞的小毛和他心愛的恐龍玩具。《指望》敘述正值青春期的初中女學生小芬,與充滿 夢想的鄰居男學生小華一起玩耍,一起成長。她暗戀一個大學生,後來發 現他竟是姐姐的男朋友,才意識到自己已經長大。《跳蛙》的主人公大學生杜時聯,總想幹出一番大事業。他興趣廣泛,精力過剩,報名參加很多社團活動,有時又迷失目標。最後在一場激流游泳比賽中,找到了自己追求的信念。《報上名來》描寫一對年輕夫婦,搬入新居的一個早晨,女的忘記帶證件上班而被拒之門外,男的在家中被人誤會是小偷,捱了一頓揍。表現現代人在繁忙緊張的社會生活中,竟然會喪失表明身份的能力和權利 。
一九八二年,楊德昌、張毅、柯一正、陶德辰以合作的形式執導共同拍攝了這部四段式影片,用四個人生不同階段的故事表現人的成長、人際關係的演變和三十年來臺灣社會形態的變遷。這部電影的劃時代意義體現在多個方面,在體制上,起用年輕導演,突破中影用人成規;低成本拍攝減少商業回收的壓力來換取創作的自由,為臺灣新電影鋪下一條返樸的路向;在題材上開掘了新電影的成長-歷史記憶主題,也牽引出本土經驗的回顧;在影像風格上,以清新樸實的紀實影像與當時的電影風氣相區別;故事以低調處理,一反做作的戲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