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道理的小故事經典全集精選

  苦難與挫折是人生的一筆財富,經歷了生活的坎坷,定會倍懂珍惜,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怎樣讓猴子不吃香蕉

  據說科學家們做了一個實驗。

  第一天,找四隻猴子,在它們能看見的地方放一堆香蕉。猴子愛吃香蕉,樂壞了,去搶,科學家立即過來一頓胖揍,揍得猴子吱吱亂叫。

  第二天,還是這四隻猴子,仍然在它們看得見的地方放一堆香蕉。猴子記吃不記打,又去搶,又捱了一頓揍。

  第三天,還是這四隻猴子,還給它們備好香蕉,還不讓吃,誰吃誰捱打。

  如此這般過了半個月,四隻猴子形成條件反射了,看見香蕉就怕,送到嘴裡都不敢吃了。這時候科學家又找來兩隻新猴子,讓它倆跟四隻老猴子生活在一起。您猜怎麼著?新猴子只要一吃香蕉,就會挨老猴子的打,打得新猴子也不敢吃香蕉了。

  一個月以後,科學家撤走老猴子,留下那兩隻新猴子,它們不捱打了,可是仍然不敢吃香蕉。科學家又送了一隻新新猴子進去,每當新新猴子要吃香蕉的時候,那兩隻已經不新的新猴子就像過去老猴子打它們一樣打新新猴子,直到新新猴子也不敢吃香蕉……

  人不是猴子,但人跟猴子有兩大共性:第一,都有條件反射;第二,都懶於思考。上一代有了條件反射,會傳給下一代,下一代再把它傳給下下一代,傳不了三代,就成規矩了,就成傳統了,人人在傳統面前都懶於思考,都不假思索地當它是天經地義。

  據我推測,宋朝陝西吃麵條不嚼,豫東農村吃撥魚兒不嚼,極可能是因為某個或者某幾個老祖先在飢餓時代生活了一輩子,天天跟人搶飯吃,終於總結出了“不嚼才能比別人多吃”的妙訣,於是鄭而重之地將其傳給了後代,後代再將其傳給更遠的後代,傳得越久,越沒有人質疑。

  後代們未必捱餓,未必要跟人搶飯,可是老祖宗都說不嚼為好,那一定是有大道理的,咱就別叛逆了,也跟著愣吞吧。

  2:獵豹和獵鷹

  獵豹是草原上跑得最快的動物,它的聲名響徹整個草原。

  一天,一隻獵鷹很不以為然地對它說:“你儘管跑得很快,但無法像我一樣站在高聳的山頂上俯瞰世界。”

  然後,獵鷹又指著不遠處的乞力馬扎羅山問:“那座山你上去過嗎?我就上去過,整個大草原在我眼裡就像一塊手絹!”獵豹一驚,除了上樹,他幾乎從未攀上高山。倔強的它決定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實力。

  第二天,獵豹向草原上的動物們宣佈,他將去征服草原上的最高峰。動物們在驚疑之餘,也對它挑戰極限的壯舉給予最大的褒揚。

  但不幸的是,這隻勇敢的獵豹一去不復返,再也沒有從雪山上下來……

  其後,整個草原為它舉行了最隆重的追悼會,將它稱為史上最勇敢的獵豹。

  就在大家沉痛緬懷英雄的時候,那隻獵鷹又出現了,它高聲笑道:“我看它是史上最愚蠢的獵豹!作為獵豹,它應該知道,自己擅長的是速度,而非高度!捨本求末,必然自取滅亡……”

  當有人嘲笑我們某一方面無能的時候,我們其實根本無須證明什麼給他們看——我們應用自己的長處來實現人生的最大價值。

  3:有功遜讓一分

  孔子的弟子子路,性格豪爽,很有正義感。

  有一年夏天,下了很多場暴雨,子路擔心會引發洪水。於是,子路一馬當先,帶領當地的老百姓和軍隊,一起疏浚河道、修理溝渠。

  當時是大夏天,老百姓頂著烈日,泡在汙濁的河水裡,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自然非常辛苦。心地善良的子路,實在看不下去。於是,他拿出自己的俸祿,給老百姓買來了許多食物。

  這件事情,很快就傳到孔子那裡。孔子聽後十分著急,連忙派了另外一個弟子子貢去制止子路。

  子貢趕到後,向子路說明老師的勸告。子路聽完,十分生氣。他那犟脾氣又上來,一股勁就衝到孔子那裡去,怒氣衝衝地說:“我是因為下了大雨,擔心會出現水災,才帶領百姓修築這些水利工程的。我看到他們一個個的十分勞苦,有的甚至都餓得沒有力氣,我才給他們弄了一點粥喝。誰知,老師您卻讓子貢來制止我,那豈不是要讓我不去做仁義的事情嗎?您經常教導我們,為人要做到仁愛,您今天這樣來阻止我,豈不是不讓我實行仁義?我今後再也不聽你的話。”發完這通脾氣,子路轉身就要走。

  孔子趕忙叫住他,說:“我知道你是在實行仁義,可你要真是可憐這些老百姓,那你為何不去向國君報告,讓國君用國家的庫糧來幫助他們呢?”

  “你知道嗎?你現在用自己的糧食來幫助老百姓,是在向百姓們傳達這樣一個資訊,那就是他們的國君還不如你對他們好呢。也就是說,老百姓會因此認為,你是一個大好人,國君卻不管人民的死活。”

  “你仔細想想,假如你的國君知道老百姓這樣看待他,他會怎樣對你呢?”

  聽完老師的話,子路恍然大悟:原來老師阻止自己,是在勸告自己做事不要越位。

  於是,子路就停止了向老百姓提供食物,也因此避過災禍。

  
的人還:

1.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2.有大道理的簡短小故事全集精選

3.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4.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5.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