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
閱讀一些,不僅可以開闊視野、陶冶性情,而且可以獲得寶貴的知識經驗,這對人的一生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有個富翁很有錢,家裡積聚著很多財產,可就是不懂得知識,一家人孤陋寡聞愚蠢至極。特別是兩個兒子,表面看上去還人模狗樣,穿著華麗,可實質上只不過是一對“繡花枕頭”,而當父親的這個富翁卻從來也不知道教育他們。
一天,艾子對那個富翁說:“您的兩個兒子雖然長得都很漂亮,可是都沒什麼學問,又不通曉人情世事,將來長大了怎麼能繼承您家祖先的基業呢?”
富翁一聽很不高興,生氣地說:“誰說我家孩子不通世事?我家孩子又聰明又有才幹,誰也比不上他們。”
艾子笑了笑,說:“把您兒子叫來,我不考什麼別的,只想問問他們吃的米是從哪裡來的?如果他們說得清楚這一個簡單的問題,就算我錯了,我情願承擔誣衊不實的罪名,你說行不行?”
富翁把兩個兒子喊來,站在艾子跟前。艾子笑著問他們說:“兩位公子,你們每天吃的白米飯,不知這大米是從何而來?”
富翁的兩個兒子一聽,心想:我以為是考我們什麼了不得的學問哩,原來就這簡單的問題,米從何來?這不明擺著的事嗎?於是他們嬉皮笑臉地說:“我哥倆豈能連這點小事也不知道?米是從米缸裡取來的!”
富翁在一旁聽了,氣得直跺腳,臉上現出一種難堪的神情,他趕緊糾正他們說:“真是兩個笨蛋,愚蠢至極,米是哪來的都不知道!告訴你們,米是從田裡取來的呀!”
艾子笑了笑說:“有這樣的父親,還愁不會有這樣的兒子嗎!”
看起來,養尊處優,脫離實際,就必然會一無所知。做長輩的一定要注意子女的知識教育,而不是隻給予他們優裕的物質生活,到頭來,子女不成器,也有父輩的過錯。
篇二
隋朝時候有個人,他用大車拉了一車黑豆上京城去賣。這個人吃力地拉著車走啊走啊,到了灞頭,他一不小心踏上了一個土坷垃絆了一咬。這下子不好了,他身後的車也失去了平衡,翻倒在地。那滿滿一車黑豆也全部被倒進了水裡。他從地上爬起來,看著水裡的黑豆發愁了:這麼多豆,一個人要撈到什麼時候啊!想了一會兒,他決定回家去,叫家裡人來幫他一塊兒撈豆子。於是他不再多考慮,撇下車和豆子就走了。
這人剛一走,灞頭上的人議論開了:“他這一去還不知什麼時候回來呢,這麼多豆讓水沖走了多可惜,不如我們拿回去吧。”於是大家一起動手,吵吵嚷嚷地撈豆子,不一會兒就全給撈走了,一顆也沒留下。
不久以後,那個運豆的人回到了翻車的地方。水裡有上千只蝌蚪在追逐嬉戲。這人以為這就是他的豆子,想要下水去撈出來。剛一下去,蝌蚪知道有人來了,轉瞬間就全都遊散了。這個人奇怪極了,呆呆地站了半天,怎麼也想不明白。他嘆著氣自言自語地說:“黑豆啊黑豆,就算你不認識我了,離開我跑開了,我怎麼會也不認識你了呢?——怎麼你忽然間就多出了一條尾巴!”
這個笨人判斷事物總是想當然,卻不根據事實來作科學的分析,自然也就無法知道事情的真相。這樣辦事情當然是不能成功的。
篇三
樑朝時候有一家人家,一屋都是痴傻。有一天,父親把兒子叫來說:
“你給我到集市上去買一頂帽子回來。我聽別人說,帽子是套在頭上的,要能裝得下腦袋才行。你上集市去一定要找那樣的帽子才能買。”
兒子按父親的吩咐到集市上買帽子,他到處找,找到一個別人說是賣帽子的地方。掌櫃拿出一頂黑色的綢帽給他,那帽子是疊著的沒有開啟,這個傻兒子半天也沒找到能套下腦袋的地方,他放下綢帽就走了。接著,他又走了好多店鋪,找了一整天也沒見到他所想要的帽子。在他準備回家的時候,他忽然看到一個賣甕的小店,裡面擺放著一個個大口的甕子,甕子是空的,正好可以容得下人的腦袋。他想,這大概就是帽子了,於是他把甕買回了家。
他的父親也以為這就是帽子,將甕拿起來往頭上一戴,便連臉和脖子都套進去了,結果什麼也看不見。這個傻父親每次戴著“甕帽”外出,鼻子在裡面就被磨得生疼,而且被堵得氣都很難出,憋得心裡慌。然而,他以為帽子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他還是常常忍痛戴著它出去。久而久之,鼻子磨破了皮,生了瘡,脖頸處也被磨得長了厚厚的繭。到這種地步,他還是不願意把這“帽子”摘下來。只不過,從此以後,他每次戴上帽子就疼痛難忍,於是只好戴著帽子坐在家裡,而不敢出外行走了。
戴帽子本來是為了使人更舒服一些,連這樣起碼的、簡單的道理都想不到,寧肯吃虧、忍痛也不肯向他人請教一下,當然只有吃虧到底。這也是那些既無頭腦又執迷不悟的傻瓜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