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檢查的重要

上週好友Vista要我思考一些可以在ITM 舉辦的活動,我沉澱了兩天,想到了可以利用“每週檢視”的方式,讓社群裡面的朋友可以一起互相激勵,於是便寫了一個討論串 ,並有很熱烈的迴響。

  我做每週檢視已經五年以上了,對我而言意義重大,每週檢視幫助我們跳脫每日時間管理的架構,用較遠的視野來看自己的生活。後來看見網友 yibie的每週檢視格式,覺得很不錯,簡潔有力,就想到可以變成一個社群的運動,大家一起來參與。我也寫這篇文章,讓大家知道每週檢視的好處。

(1)為生活設定自動駕駛模式

  人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習性設定的「自動駕駛」下無意識活著。
          ——《賴聲川的創意學》(p.137)

  我覺得每週檢視的第一個好處就是為生活設定自動駕駛模式。yibie的簡化版每週檢視,包含兩個部份(本週做了,下週要做),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解說。

a. “本週做了”欄位  
  當我們檢視本週做過的事情(看自己的晨間日記),就看到上一週有哪些事情做得不錯,有哪些事情需要我們繼續努力,做好一週的檢討。

b. “下週要做”欄位
  當我們規劃下週要做的事情(我是檢視自己的任務清單),就會想到自己下週哪些事情需要推動,有一個方向性。

  做每週檢視後,每天處理各種事項時,很自然會常常想到自己下週的計劃,並不知不覺地持續推動。就像是開車時,不用自己駕駛,因為車子已經設定好了自動駕駛模式,我們只要安坐在車子中,就輕鬆到達目的地。我也附上自己的本週檢視,拋磚引玉,和大家交流。

[第24週]6/8-6/14 每週檢視活動

上週做的:

1 英文演講比賽的推上軌道了(評審、整個活動架構、團隊士氣)
2 去臺中 NOVA聽三頁書演講
3 爺爺忌日,中午家族聚餐
4 搬家去臺北計劃已經找人估價
5 blog文章寫了五篇

下週要做:

1 英文演講比賽初賽舉辦及決賽準備
2 blog文章寫五篇
3 協助老爸賣車
4 搬家事情持續推動(資產及行政事宜)

(2)檢視讓我們有更高的視野

在網友對每日檢視熱烈的討論中,我也整理了兩個要點:

a. 正向的看上週的成就
   我們在寫下上週做過的事情,可以多寫“正向”的事情,這就變成我們的成功週記,這樣子每週檢視可以變成我們另外一種“正向”的信心來源。(感謝Ada、紙鳶提醒了這點)

b. 檢視是什麼?
  檢視是更多的視野,更直白的觀點,更細膩的檢視,更深刻的反省。(感謝彥儒、Vista的激盪)

   每週檢視是一個可以持續深化的活動,藉由網友的分享及討論,我們可以將每日檢視的意義及用法持續改善。今年二月時,到美國去上David Allen的課程,在課堂中他一再強調每週檢視的重要。我的心得是,因為每週檢視可以帶領我們實現願景,所以是一個我認為很重要的時間管理活動,也歡迎大家一起長期、持續的做每週檢視。

(3)利用 ITM 社群來做每週檢視

  每週檢視雖然很棒,但是持續地做並不容易。我自己在這五年裡,也總是斷斷續續地進行,所以我才想到,應該可以利用ITM的特性,每週來做社群內的集體每週檢視。一方面相互交流、共同勉勵打氣,一方面可以讓我們群體學習每週檢視的方法。

  目前我們已經開始每週檢視的討論了,也歡迎大家來參加喔。

結語

  飛機在空中飛行,都會裝設一種特殊的機具——陀螺儀,是飛機導航系統判斷方位的主要依據。我覺得每週檢視就是我人生的陀螺儀,協助我在每日生活中做各種選擇。我也歡迎各位一起來做每週檢視,這樣的益處是,我們能夠逐漸地掌控我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