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土斷的始末

  庚戌土斷是東晉廢除僑置郡縣、使僑管土著編入所在郡縣戶籍的辦法土斷之後,國家控制的戶口大量增加,賦稅收入也增多了。康寧元年***公元373年***,桓溫死後,此法不行。義熙九年***公元413年***,劉裕再行土斷,諸僑置郡縣多被裁併。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庚戌土斷事件背景

  土斷是東晉廢除僑置郡縣、使僑管土著編入所在郡縣戶籍的辦法。東晉曾在其管轄地區內用北方地名設立郡縣***即僑置郡縣***,安置北方士族,保持其封建特權。當時僑置郡縣無一定的邊界,不徵租稅徭役。這些士族廣造田園,兼併激烈,影響朝廷財政收入。

  庚戌土斷具體措施

  鹹康七年***公元341年***,晉成帝司馬衍為了整理戶籍,增加財政收入,命僑寓的王公以下都以土著為斷,把戶口編入所在郡縣的戶籍。這次嚴厲清查戶口,對隱匿戶口的貴族地主也予以懲處。

  東晉大司馬桓溫***312-373***執政時,為增加朝廷財力,緩和社會矛盾。又於興寧二年***公元364年***三月庚戌日***初一***行土斷法,史稱"庚戌土斷"。他把從北方南來的民眾與南方的土著一起編戶入冊,一起納稅。過去,北方人一直是受照顧的。據說,這一政策受到南方人的熱烈擁護,效果比較顯著。土斷之後,國家控制的戶口大量增加,賦稅收入也增多了。康寧元年***公元373年***,桓溫死後,此法不行。義熙九年***公元413年***,劉裕再行土斷,諸僑置郡縣多被裁併。

  庚戌土斷的提出者恆溫

  桓溫***312年-373年***,字元子***一作符子***,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龍亢鎮***人。東晉政治家、軍事家、權臣,譙國桓氏代表人物,東漢名儒桓榮之後,宣城內史桓彝長子。

  桓溫是晉明帝的駙馬,因溯江而上滅亡成漢政權而聲名大奮,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戰功累累。後獨攬朝政十餘年,操縱廢立,有意奪取帝位,終因第三次北伐失敗而令聲望受損,受制於朝中王謝勢力而未能如願。

  桓溫曾在晚年逼迫朝廷加其九錫,但因謝安等人藉故拖延,直至去世也未能實現。死後諡號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後,追尊為"宣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