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野史黃帝向素女學房中術

  素女是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神女。素女的身份說法不一,有說是黃帝的侍女,也有說是黃帝的性學老師。傳說素女以琴瑟之聲滋潤造福萬物生靈,並向黃帝傳授房中術。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的歷史記載

  中國古典音樂的開山鼻祖和性愛女神。性感嫵媚,儀態萬方。傳說素女以琴瑟之聲滋潤造福萬物生靈,並向黃帝傳授房中術。其傳世的《素女經》似為西漢到魏晉間人士託名所作,名揚中外。素女是與黃帝和九天玄女同時代的神女,她頭頂光焰蓋世的兩大光環:一是中國音樂界的開山鼻祖;二是遠古最有名望的性愛女神。 素女的身份說法不一,有說是黃帝的侍女,也有說是黃帝的性學老師。極有可能是二者合一:性學老師也可以是侍女。

  關於素女的第一個傳說,是她曾以音樂造福生靈萬物。在中國文學史上,她的形象被定位為古代第一位操琴女樂師。傳說器樂製作大師庖犧氏製作的琴瑟有50弦。一次,黃帝令素女用庖犧氏製作的琴瑟演奏,素女試彈了一下,覺得琴聲錯雜噪耳,"哀不自勝",遂將50弦破為25弦,音響效果頓時改變,但聞琴聲優美纏綿、"沉魚落雁",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盤"。黃帝覺得從未聽到過如此美妙悅耳的仙樂,不覺想起了死去的兒子后稷。后稷生前最喜歡聽素女彈琴。黃帝即令素女攜琴長駐成都,時常為兒子演奏仙樂。***后稷生前掌管農事,死後葬於成都郊外田野。***素女身著柔美的輕紗,面向著成都郊外廣袤的田野操琴,四野頓時迴盪起美妙如鶯的樂聲。也許是后稷顯靈,從此這片廣袤的田野上繁花似錦,百穀自生,鸞鳳自歌自舞,百獸與人和睦相聚,男耕女織,風調雨順,成為名副其實的“天府之國”。

  素女還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氣的性愛女神。傳說她性感嫵媚、儀態萬方,深諳陰陽採合之術,因而始終如少女一般嬌嫩美麗。她曾與九天玄女一起與黃帝探討男女生活的課題,將她自己親身總結出來的一套系統理論傳授給黃帝。後世把房中術稱為"玄素"或"素女之道",即本源於此。東漢王充《論衡·命義》中有"素女對黃帝陳五女之法"的說法。

  張衡有《同聲歌》一首,描述男女新婚之夜的交歡,其詩曰:

  邂逅承際會,得充君後房。

  情好新交接,恐若探湯。

  不才勉自竭,賤妾職所當。

  綢繆主中饋,奉禮助蒸嘗。

  思為苑席,在下蔽匡床。

  願為羅衾幬,在上衛風霜。

  灑掃清枕蓆,芬以狄香。

  重戶結金扃,高下華燈光。

  衣解巾粉御,列圖陳枕張。

  素女為我師,儀態盈萬方。

  眾夫所希見,天老教軒皇。

  樂莫斯夜樂,沒齒焉可忘。

  詩中“素女為我師,儀態盈萬方”之句,說明素女的影響早在東漢已深入民間,夫妻新婚之夜過性生活也要以素女的理論為指導。後人將素女的房中術系統總結為《素女經》一書傳世。據考證,《素女經》約成書於戰國至兩漢之間,魏晉時在民間得到廣泛流傳、補充和修改,書名最早出現在晉朝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內篇·遐覽》中。此書隋唐時失傳,幸由日本醫學家丹波康賴於公元982年編成一部《醫心方》,將書中觀點大段輯錄,其精華才得以儲存。清光緒年間,長沙一位叫做葉德輝的醫師將《醫心方》中相關內容輯成《素女經》一書,收入《雙梅景窨叢書》之中。 與中國古代房中術興旺發達相對應,歷代講房中術的書也頗為豐富,《素女經》是其中較早且極有影響的一部。從性學的角度講,《素女經》有其科學的一面。如該書強調性學知識的重要性,認為性交是一種順應自然的行為,壓抑性慾、杜絕性生活都是有害的。性生活只要掌握節度,就可使“男致不衰,女除百病”;而不得法的蠻幹則會“漸以衰損”,傷身害體。“凡人之所以衰微者,皆傷於陰陽交接之道爾”。《素女經》強調兩性交合的基礎是“愛樂”,性交應使男女雙方同享快感,共同受益,“必先有愛樂而後行”,做到“相感而相應”,最忌諱“男欲接而女不樂,女欲接而男不欲,二心不和,精氣不感”。因此,提倡“男欲求女,女欲求男,情意合同,俱有悅心”。在男權社會中,“素女”的這些思想是很了不起的,等於在某種程度上承認了女性的性權利。

  素女的人物來源

  《雲笈七籖·軒轅本紀》 ***黃帝***於玄女素女受房中之術,能御三百女。 《抱朴子內篇·極言》黃帝論道養性,則資玄素二女。後世有託名素女所傳的《素女經》為專講房中養生的著作。葛洪《抱朴子內篇·遐覽》載有《素女經》書名。《隋書·經籍志》著錄《素女祕道經》一卷《素女方》一卷《素女養生要方》等,但均失傳。清光緒***1875-1909年***年間,長沙葉德輝從日人丹波康賴所撰《醫心方》一書中,把零散的內容輯成《素女經》等房中術專著,共收入《雙梅景窨叢書》中。

  此外,還有說素女為天河神女的。如陶潛《搜神後記》卷五稱:晉謝端於邑下得-大螺。取歸貯甕中畜之。一日早出潛歸,於蘺外偷窺,見一少女從甕中出。問從何來,答曰:我天漢中白水素女。

  相傳伏羲作琴,庖犧作瑟,女媧作蕭,伶倫作鍾,神農作五絃琴。其中琴瑟是絲類樂器,蕭是竹類,而鍾則是金屬製成的。這些樂器在剛發明之初是十分簡陋的,經過人們千百年來的不斷改進,才有了今天的模樣。今天的樂器都是在八音的基礎上不斷髮展而來的,而且在發展的過程中有的已經與剛發明時完全兩樣了。

  比如現在的瑟是二十五根弦,可在秦之前還是五十根弦呢!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裡面還有一個故事呢。

  秦始皇雖然很殘暴,但很喜歡聽音樂。一天,他命一個女音樂家素女彈瑟。素女彈得非常好,只是音調太悲悽,秦始皇聽了覺得心裡很難受,就讓她停下來。可是,素女正陶醉在音樂之中,沒有聽到他的命令。秦始皇一看非常生氣,皇帝的命令居然敢違抗,就叫人把瑟剖成兩半。這就是瑟由五十根弦變為二十五根弦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