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

  諸葛亮,在三國時期擔任丞相。諸葛亮的一生充滿傳奇的色彩,他將自己的精力都貢獻給了蜀漢,後因積勞成疾而逝世,為世人所惋惜。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街亭,三國時著名的戰略要地。其山勢高聳,懸崖陡峭,最狹窄的地方僅容一輛車通過,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古往今來,大大小小無數惡戰在此發生。

  話說劉備去世之後,劉禪劉阿斗登基。因為先父臨死之前千囑咐,萬叮嚀,所以劉禪對諸葛亮尊敬有加,政治軍事,大小事務,都要請教諸葛亮。蜀國境內休養生息,不幾年後就國泰民安。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諸葛亮並沒有偏安一隅,心中常常回響起劉備遺志。建安六年,諸葛亮厲兵秣馬,率蜀國大軍北上伐魏。一路之上,蜀軍軍紀嚴明,秋毫無犯,深的沿途百姓人心。於是每仗必勝,魏軍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魏明帝得知後寢食難安,後來手下有人說張郃熟讀兵法,可敵蜀軍。於是魏明帝派張郃率大軍前去抵抗。諸葛亮深知張郃用兵如神,非等閒之輩。於是派出得力戰將馬謖出戰。

  誰知蜀軍久無敗仗讓馬謖十分輕敵,他認為區區張郃完全不必放在心上。王平曾在魏國效力,深知張郃之勇猛,於是勸馬謖萬萬不可輕敵,但馬謖完全沒放在心上,甚至還覺得王平過分多事,他斥責王平道:你說了算還是我說了算?我身經百戰,什麼場面沒有見過?需要你來教育我?

  王平只得作罷。

  自古驕兵必敗。馬謖當然也是如此。張郃大軍壓境之後,斷掉蜀軍水路,馬謖被困,援軍無法趕到。後來自己率領幾人殺出一條血路逃出。不過,他還是沒有逃過軍法的處置。

  劉備馬謖

  劉備在臨死前除了對諸葛亮說了可以自取之外還特意提到了馬謖,說他只會紙上談兵,不能委以重任,那麼馬謖到底是誰呢?劉備為什麼在臨死之前還要特意提到他呢?而且為什麼劉備會認為馬謖的才能有限不能重用呢?

  首先來說說馬謖,他是劉備的手下馬良的弟弟,在劉備入蜀的時候就在劉備的手下辦事。馬謖為人才氣過人,而且對於軍事謀略也是能夠說得頭頭是道,很得諸葛亮的信任,諸葛亮覺得馬謖是值得培養可以信任的,後來在諸葛亮征討南蠻的時候還採納了馬謖的建議,放了孟獲。但是後來在一場諸葛亮出兵討伐曹魏的時候,特意提拔馬謖為將作為先鋒,或許是馬謖急於立功想要將張郃一網打盡,所以依仗南山之地勢,在山上紮營,但是結果被張郃大敗,因此導致第一次北伐失敗,馬謖自己也被諸葛亮斬首。

  那麼劉備為什麼會看出來馬謖只會紙上談兵不能重用呢?其實這和劉備的性格有關,他不喜歡那些能言善辯但是實際行動少的人,相比起來他更喜歡那些說的少做的多的人,也是因此龐統、蔣琬這樣不喜歡做小事的大才一開始都沒有受到劉備的重用,因此馬謖也是如此,但是和龐統蔣琬不同的是,馬謖確實才能有限,經驗不豐富,劉備這麼說他也不算錯,而且劉備知道諸葛亮很器重馬謖,有把他當做繼承人來培養的想法,所以為了避免以後蜀國會落到馬謖這樣“紙上談兵”的人手中,劉備才特意勸告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