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傘的故事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雨傘的國家,傘是用來阻擋陽光,但是現在最常被當作雨天擋雨的雨具。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的,歡迎閱讀!

  

  咱們中國人認為傘是中國發明的,是在公元前1000年,由魯班的妻子云氏的提示,並且由魯班親自制作的。

  據說當時魯班在鄉間為百姓做活,媳婦雲氏每天往返送飯,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魯班在沿途設計建造了一些亭子,遇上下雨,便可在亭內暫避一陣。可是亭子雖好,但總不便多設,而且四季雷陣雨,說來就來,說不定雨就“迅雷不及掩耳”地下起來。

  雲氏突發奇想:“要是隨身有個小亭子就好了”。魯班聽了媳婦的話,茅塞頓開。這位本領高強、無所不能的中國發明大王就依照亭子的樣子,裁了一塊布,安上活動骨架,裝上把兒,傘就被髮明出來了!

  在英國,在18世紀才開始使用雨傘。佰納斯傘一度是女性的專用品,表示女人對愛情的態度。把傘豎起來,表示對愛情遙堅貞不渝;左手拿著撐開的傘,表示“我現在沒有空閒時間”。把傘慢慢晃動,表示沒有信心或不信任;把傘靠在右肩,表示不想再見到你。到了19世紀男人開始使用傘。由於英國多雨傘是英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為傳統的英國生活方式的象徵,成為倫敦商人和官員必之物。

  英國於1969年建立傘博物館。傘還有多種用途。傘有時被當作武器。1978年一們被流放的保加利亞人在滑鐵盧大橋上被刺客用傘尖刺傷,中毒身亡。有的傘柄可以噴灑胡椒粉,用來制止惡狗追咬。有的傘柄裡有燈光可照明探路。 英國有一種催淚傘,若遇到歹徒,一按傘柄即可噴出催淚瓦斯,把歹徒驅跑。牛就手中拿著雨傘。

  拓展:橡膠雨傘和橡膠雨衣的發明故事

  下雨打傘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打著傘走路還可以,可幹活卻不方便。我國古代早就有了用棕絲編織的蓑衣,這可能是最早的雨衣。至於用橡膠製作雨衣,這還是近代的事,它得益於橡膠的發明。自從哥倫布在南美髮現橡膠,並把它帶回歐洲後,100 多年來人們不知道它有什麼用處,只能讓它在博物館裡睡大覺。1770 年,英國化學家普利斯特列發現它能擦去鉛筆字跡,就給它起名為“擦”***Rubber***,這是如今英文中橡膠還叫 Rubber的原因。

  又過了45 年,一個叫馬辛託斯的英國工人偶然發現橡膠的另一個用處——做防雨衣服。馬辛託斯生於蘇格蘭的一個工人家庭,貧窮的家境使他在少年時代就進工廠做工了。他很聰明,也很愛學習,雖然工作十分繁重,但他稍有閒暇便跑到圖書館“啃”起書本來。馬辛託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一個科學家。

  1823 年,馬辛託斯到一家制橡皮擦的工廠做工。當時,生產橡皮擦的工序非常簡單:把從南美運來的生橡膠,倒在大鍋裡熬煮,等熔化後再加入一些漂白劑漂白,然後倒在制橡皮擦的模型中,等它冷卻下來就凝結成一塊塊橡皮擦了。

  有一天,馬辛託斯正端起一大盆熔化的橡膠汁,往一大排模型裡澆灌,一不小心,腳底下絆了一下。他急忙穩住身子,好在膠汁沒打翻,雖然僥倖沒被燙傷,但衣服前胸灑滿了橡膠漿。這一天工作特別忙,便沒有去換衣服。下班時天色已晚,他也就不換衣服,匆匆地走了。

  就在馬辛託斯回家的路上,忽然下起大雨來。傾盆大雨將馬辛託斯淋成了“落湯雞”。回到家,他趕緊更換衣服。就在這時他發現,被橡膠汁澆過的前襟,竟然沒有被雨水溼透。這真是一個意外的發現。他想如果在衣服上有意澆上一層橡膠液,不是可以“滴水不入”嗎?他馬上動手試製。可是在衣服上塗橡膠很難塗勻,將膠液塗在布上,再做衣服,這樣做也還是不行,橡膠很容易被蹭掉。經過一番研究,馬辛託斯想出了一個辦法。他用兩層布,先在一層布上澆一層橡膠液,再把另一層布覆蓋上去。這樣,布面上看不到橡膠了。他用這種夾橡膠的雙層布料做成大衣,先在自己身上試穿,覺得相當的舒適。下雨天,他特地穿著它到曠野裡轉了一圈,回到家裡脫下來一看,裡面的衣服一點也沒溼。他高興極了,於是立即跑到專利局去申請專利。

  接著,馬辛託斯便籌措資金,想辦廠生產自已發明的防雨衣。一個精明的資本家看中了這個有利可圖的新發明,便出資支援了他。這樣,世界上第一家雨衣工廠在蘇格蘭誕生了。

  橡膠雨衣投放市場後十分受人歡迎。馬辛託斯成了雨衣的發明人,直到今天,英語中雨衣這個名字就叫“馬辛託斯”。不過還應指出,由於當時橡膠技術沒有過關,馬辛託斯發明的雨衣和當時其他橡膠製品一樣,也存在著夏天粘手,冬天變硬的毛病,不能經久耐用。直到1839年發明硫化橡膠後,更新的橡膠雨衣才克服這些缺點,真正成為方便、實用的日常生活用品。

  雖然在今天已產生了許多新穎的雨衣,像塑料雨衣、尼龍塗塑雨衣等,但馬辛託斯發明橡膠雨衣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從雨衣的發明中我們是否得到一點啟示:發明創造並不是科學家的專利,一個非常普通的人也有可能完成一項了不起的發明,正像人們常說的那樣:“機會垂青有準備的人”,善於捕捉靈感的馬辛託斯抓住了一個機會,他成功了。假如這個機會光臨了你,你會抓住它嗎?可能大多數的人會發一些牢騷,認為自己真倒黴,把橡膠液灑到了身上,從而失去了可貴的機會。這樣的事情很多,比如一個蘋果從樹上落下來,牛頓抓住了這個機遇,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注意身邊的細節,把握偶然的機會,或許你也能有一個驚人之舉,也來一個創造發明,造福全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