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大才女簡介

  民國時期湧現出了眾多才華橫溢的優秀女性,其中的呂碧城、蕭紅、石評梅、張愛玲更是被稱為"民國四大才女"。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民國四大才女:蕭紅

  蕭紅***1911-1942***,原名張乃瑩,筆名蕭紅,悄吟,出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一個地主家庭。為了逃婚出走,困窘間向報社投稿,並因此結識蕭軍,兩人相愛,蕭紅也從此走上寫作之路,兩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蕭紅完成長篇《生死場》,在魯迅幫助下作為“奴隸叢書”之一出版。蕭紅由此取得了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蕭紅帶有左翼現實主義風格的小說還有一部長篇小說《馬伯樂》。她更有成就的長篇是寫於香港的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以及一系列回憶故鄉的中短篇如《牛車上》、《小城三月》等。

  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傳奇性人物,她有著與女詞人李清照那樣的生活經歷,並一直處在極端苦難與坎坷之中,可謂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卻以柔弱多病的身軀面對整個世俗,在民族的災難中,經歷了反叛、覺醒和抗爭的經歷和一次次與命運的搏擊。她的作品雖沒有直接描述她的經歷,卻使她在女性覺悟的基礎上加上一層對人性和社會的深刻理解。她把“人類的愚昧”和“改造國民的靈魂”作為自己的藝術追求,她是在“對傳統意識和文化心態的無情解剖中,向著民主精神與個性意識發出深情的呼喚”。蕭紅的一生是不向命運低頭,在苦難中掙扎、抗爭的一生,應該說直接影響其命運並引發她開始文學創作的是蕭軍的出現,並走進了她的生活。

  這位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卻有著寫作天才的女性命運悲涼,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時,她生命中的兩個男人都不在身邊。***宇慧***

  民國四大才女:呂碧城

  鋒芒初露 才女也有過人膽識

  呂碧城***1883年-1943年***,安徽旌德人,生於1884年。父親呂鳳歧,光緒三年進士及第***與清末著名詩人樊增祥同年***,曾任山西學政,家學淵源。呂家有姐妹四人,呂碧城是老三。呂碧城和她

  的姐姐呂惠如、呂美蓀都以詩文聞名於世,號稱“淮南三呂,天下知名。”

  呂碧城12歲時,詩詞書畫的造詣已達到很高水準,當時有“才子”美稱的樊增祥讀了呂碧城的詩詞,不禁拍案叫絕。當有人告訴他這其實只是一位12歲少女的作品時,他驚訝得不能相信。

  1895年,父親呂鳳歧去世,呂碧城的母親從京城回鄉處理祖產,族人因為覬覦呂家家產,唆使匪徒將乃母劫持。呂碧城在京城聽到了訊息,四處告援,給父親的朋友、學生寫信求助;幾番波折,事情終於獲得圓滿解決。但此事讓小小年紀的呂碧城顯示出了非凡的膽識,卻也讓與呂碧城有婚約的汪家起了戒心,認為小小年紀的呂碧城,竟能呼風喚雨,於是提出了退婚要求,呂家孤女寡母不願爭執,答應了下來,雙方協議解除了婚約。然而在當時,女子被退婚是奇恥大辱。呂碧城雖身為新女性也一度自怨自艾,對其今後婚姻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

  婚約解除後,呂碧城的母親帶著四個尚未成人的女兒投奔在塘沽任鹽運使的舅父嚴鳳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