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歷史文化
白酒又名燒酒,是中國的傳統飲料酒。據《本草綱目》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創始,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指蒸鍋***,蒸令氣上,用器承滴露。”由此可以得出,我國白酒的生產已有很長的歷史,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中國白酒同亞述地區先民創造的啤酒、中東西河流域先民創造的葡萄酒一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酒種之一。中國古代文化專家柳活徵先生就說:“古代初無尊卑,由種穀作酒之後,始以飲食之禮而分尊卑也。”從這個意義上說,文明從有酒開始。“百禮之會,非酒不行”,從西周開始,酒就首先用在祭祀禮儀中,幾乎“無酒不成禮”。“庶民以為歡,君子以為禮”,我國曆代倡導“飲酒有類,酒表有儀,酒杯有藝,上酒有序,開瓶有本,倒酒有方,配菜有別”等飲酒文化。
古往今來,上至王侯將相,下到黎民百姓,很少是為了飲酒而飲酒,即便是形態層面的飲酒,表達的也多是精神層面的主旨。可以說,中國的酒文化是一種社會文化。客從遠方來,無酒不足以表達深情厚意;良辰佳節,無酒不足以顯示歡快愜意;喪葬忌日,無酒不足以致其哀傷腸斷;蹉跎困頓,無酒不足以消除寂寥憂傷;春風得意,無酒不足以抒發豪情得意。皇帝登基、天下太平要喝酒,凱旋、舉子及第也要喝酒,老百姓打了糧食也要喝酒……。酒真正成了人們表達感情,寄託理想,增進友誼,擴大交往,調節生活的不可缺少的精神靈物。
時至今日,行業人士更認識到白酒與文化,就是一種天生的緣份,或者說,白酒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因此白酒在酒文化建設上,更是使盡十八般武藝進行著大量的探索和實踐,許多酒廠更是在白酒文化潮流中,製造出了分門別類的白酒文化派別。
歷史文化型:立足於酒的生產歷史或歷史典故、名著、名人文化。如水滸酒、板橋宴、太白酒、杜康酒等。
地域文化型:基於產地原因,如地域的個性文化、名勝古蹟,或者地域性的歷史文化或者地域性的人物。如黑土地、杏花村、茅臺、瀘州老窖、肖爾布拉克等。
酒窖文化型:主要宣揚酒的製造工藝和歷史悠遠。如道光二十五、水井坊、老酒坊等。
哲理文化型:更多地體現一種人生價值和生活哲理。如捨得酒、難得糊塗等。
情感文化型:實現情感的寄託,引起品牌理念和消費理念的共鳴,使產品和情感融為一體,如金六福、孔府家、貴州青酒、金世緣等。
民俗文化型:基於地方民俗特色,如“福、祿、壽、禧”酒、恭禧發財酒、金滿堂等。
熱點文化型:對當前市場上的“文化熱點”實行“拿來主義”,“現炒現賣”。如天下糧倉酒、笑傲江湖酒、劉老根、大宅門酒等。
概念文化型:採用創新性產品概念作為產品文化。如寧夏紅、天冠純淨酒、昂格麗瑪奶酒等。
祈願文化型:以積極的、健康的角度表達祝願。如一帆風順酒、錦繡前程酒、太平盛世酒等。
總之白酒文化是花樣繁多,而有些酒更是在宣揚幾種文化概念,製造著各種酒文化,要讓消費者記住你,你必須讓他先感受到你的文化取向。有句話說得好:對於造酒而言,實在是一件不但用五穀之粒、青山之泉,還須用生命之元氣、文化之心魄的事兒。因此靠宣揚獨特的酒文化而成就一個大品牌的例子屢見不鮮。從孔府家到金六福,從小糊塗仙到酒鬼酒,再從水井坊到捨得,都是在一定的時期引領白酒文化的強勢品牌。
酒文化不是以唯美的角度空談虛無的偽文化,而是在實質上探尋白酒消費發展的脈絡,設計最超前的文化概念引領白酒消費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