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和管仲有什麼故事

  管仲是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齊桓公與管仲起初雖然同在齊國,但是並不是主僕關係,當時管仲在給公子糾效力,而當時效力公子小白***也就是後來的齊桓公***的是鮑叔牙。齊襄公時期齊國朝政大亂,災難橫飛,為了躲避災難各位公子紛紛逃到別國,但是公子小白跟鮑叔牙逃到了莒國,管仲幫助公子糾逃到了魯國。

  後來齊國大亂齊襄公被殺,國君之位空缺,各位公子爭相回到齊國爭取王位,當時管仲就算到公子糾坐上王位的最大障礙就是公子小白,所以他在護送公子糾回國的途中轉到公子小白回國的路線想要幫助公子糾除掉這個障礙。

  管仲見到公子小白,假意下跪拜見,乘小白不注意就放了一隻冷箭,小白吐血到底不省人事,管仲見小白中箭就快馬疾馳趕回去報信。因為公子糾的這個障礙除掉了,所以一行人不慌不忙的返回齊國。

  但其實公子小白其實沒有中箭,管仲的那一箭刺中了小白的帶鉤上,所以小白就將計就計假裝中箭身亡。在管仲走後小白一行人日夜兼程回到齊國當上了國君,史稱齊桓公。當公子糾等人來到齊國的時候才知道小白已經成為國君,於是就利用一同前來的魯國軍隊功城,沒想到齊桓公早有準備,魯國大敗而回。

  直到這個時候齊桓公和管仲都還是敵對的關係,如果不是鮑叔牙的推薦,可能齊桓公與管仲就真的成了一輩子的死敵。多虧鮑叔牙才讓管仲得以輔佐齊桓公,並促使兩人成為後人讚頌的明君忠臣。

  齊桓公是怎麼死的

  齊桓公的結局可以用十二個字來形容:齊桓公成於識人亡於不識人。早期雄赳赳氣昂昂的齊桓公晚年淒涼,晚年的齊桓公不聽管仲的勸諫,重用小人,結果導致幾個奸佞小人專權,誤導國君。

  公元前643年,齊桓公病重,其子都為了爭奪國君之位而拉攏群臣,爾虞我詐的想要除掉其他幾人。兒子們都在為爭奪王位之事忙的不可開交,病重的齊桓公躺在床上都無人照顧,結果死在病床上的齊桓公因為沒有人來收斂而在床上放了六十多天,屍體都已經腐爛長蛆了都沒人來收拾,最後新繼位的長子無虧將齊桓公的屍體入殮下葬。

  齊桓公,他的一生中既有光輝也有腐敗。早年的齊桓公,善於任用賢人,在管仲的輔佐下大振齊國,把國家建設得很是風光。而到了晚期,齊桓公對於管仲的勸說也有些反感,固執於他自己的想法。管仲離世後,齊桓公更沒有了賢臣的監督,小人當道,齊國有開始混亂起來。總的來說,齊桓公是個可圈可點的歷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