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和太平軍的關係
鐵帽子王僧格林沁是蒙古族的晚清名將,在道光年間曾襲科爾沁郡王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望大家喜歡。
咸豐三年被任命為參贊大臣,這一年也是僧格林沁太平軍交戰的第一年,太平天國定天京為國都,並派兵北伐,八月攻入京畿重地,咸豐帝命僧格林沁帶兵圍剿,十月在天津迎頭痛擊北伐軍,北伐軍潰敗。咸豐四年僧格林沁太平軍交戰進入第二階段,由李開芳、林鳳祥率領的天平天國北伐軍為佔領高唐,與清軍相互僵持了9個多月,最終僧格林沁率領的八旗騎兵在連鎮大敗北伐軍,僧格林沁因此被咸豐帝賜予“湍多巴圖魯”的稱號。
僧格林沁太平軍交戰的最後階段在咸豐五年,太平軍佔領了馮官屯並以此為據守,與清軍做最後的抵抗,清軍利用馮官屯地勢高將圍牆加高,水勢抬起,加上連日大雨,太平軍潛伏之地水深二三尺,雖然餘糧充足,但大部分被水浸溼,不能食用,清軍還時常向太平軍發射炸炮,太平軍死傷多人。
在條件極端不利之下,太平軍依然不肯投降並且多次設法突圍,但都以失敗告終,5月29和30兩日,僧格林沁接連率兵對太平軍發起猛烈攻勢,在加緊圍攻同時又假意表示只要肯投降就不殺,李開芳在權衡利弊後決意假投降趁機逃脫,但僧格林沁並沒有履行自己的承諾,反而使用極為殘忍的方式報復太平軍,李開芳等被押解進京後在6月11日全部遇難。
介紹僧格林沁的軍事才能如何
僧格林沁的軍事才能如何,是醉心於近代歷史的學者共同關注的問題。在歷史長河中民族英雄數之不盡,閱之無窮。戰國時獨守北疆的李牧,漢朝時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唐朝時奔襲大漠活捉異族敵酋的李靖,還有明朝時靖海巡邊的戚繼光。在清朝後期,也有一位曾經抵抗外來勢力但卻被埋沒在歷史塵埃中的,他就是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的軍事才能如何,是很多人基於他作戰成果所發出的共同疑問。在中國度過最後的康乾盛世的時候,西方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也已接近尾聲,這意味著中國所善用的冷兵器要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實用且殺傷力更為強大的現代槍炮。在這樣懸殊的差距之下,僧格林沁的屢屢戰敗並不難理解。
僧格林沁的軍事才能如何,也是許多歷史學家們難以蓋棺定論的一個命題。他是一個帶有悲劇性質的英雄,他原本可以在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上衝鋒陷陣,開疆拓土。而命運卻偏偏把他安排在了中西方差距最大的時刻。他為了國家的主權義無反顧走向了戰場,無奈的接受不可避免的失敗命運。他也想像前輩英豪們一樣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無奈閉關鎖國的國策牢牢的鎖住了這位沙場大將飛揚永訣的志向。僧格林沁為了民族抗爭到底,無愧於自己的國家,無愧於自己的尊嚴,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僧格林沁和英法聯軍的關係
僧格林沁英法聯軍首次碰面是在咸豐九年,僧格林沁吸取第一次大沽口失敗的教訓,積極籌建防禦工事,做好了反侵略的各項準備工作,英法聯軍行至天津時不顧清軍警告悍然闖入大沽口,僧格林沁督軍奮起反抗,英法聯軍大敗軍艦撤走。
僧格林沁英法聯軍第二次交戰是在咸豐十年,這一年英法聯軍進犯天津,僧格林沁提前做好迎戰準備嚴陣以待,但英法聯軍用火箭進攻導致清軍馬匹驚嚇陣勢混亂,英法聯軍佔據了張家灣,僧格林沁退居八里橋後,與其他將領商議分三路同時反攻敵軍,清軍火槍裝備有限,遭到英法聯軍密集火力的轟擊大量傷亡,尤其是因為決策失誤南路防守的勝保部遭到沉重打擊損傷極其慘重。
僧格林沁英法聯軍交戰的最後階段在9月19日的上午,英法聯軍兵分兩路進攻清軍,企圖從後方包抄清軍,清軍腹背受敵面對敵人密集炮火表現的異常勇敢,不斷奔向敵軍的陣營進行殊死搏鬥,僧格林沁指揮蒙古騎兵穿插於敵軍之間試圖拆散敵軍陣勢,但因為勝保部的潰敗而沒能實現。這場戰役雖然以清軍慘敗告終,但清軍表現出的反抗外國侵略者、不畏犧牲、寧死不屈的愛國精神是可歌可泣的,蒙古騎兵的奮不顧身死而後已的英雄事蹟是不可磨滅的。此戰後不久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1865年僧格林沁被捻軍設計所殺,一代將星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