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闕之戰白起為何兵力不足

  伊闕之戰是秦國大將白起以少勝多取得勝利的重要戰役,此戰韓國精銳損失殆盡,秦國則以不可抗禦之勢向中原擴充套件。 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伊闕之戰雙方兵力

  秦軍不詳

  魏韓東周聯軍 240,000人

  伊闕之戰,雙方兵力對比為,秦軍最多十餘萬,魏韓聯軍約為三十萬上下。

  

  首先,二十幾年前,秦國侵入巴國、蜀國,並且將巴國、蜀國據為己有。

  但是讓秦人沒有料到的是,巴蜀人並不甘心被秦國所統治,巴國蜀國爆發了一次又一次的叛亂。

  於是,當初攻下巴國蜀國的老司馬錯,就不得不統領一支秦軍主力,常年駐紮在巴蜀進行平亂,這支軍隊數量有十幾萬,這也應該是秦國最大的一支軍事力量。公元前前280年***十幾年後***,老司馬錯率領他的十萬秦軍,從蜀地沿長江而下,攻取楚國黔中郡***今湖南西部及貴州東北部***

  然後,秦國幾年前挾持了在秦楚邊境談判的楚懷王,後來楚懷王剋死秦國,秦、楚的矛盾激化,秦國與楚國至少是沒有和談的可能,秦國必須用重兵防守武關附近,以防禦隨時可能不請自來的楚軍。

  因此,白起手中可用的兵力,捉襟見肘,充其量只有十餘萬。

  當數量處於劣勢的秦軍與龐大的魏韓聯軍遭遇在伊闕,魏、韓聯軍似乎一夜之間便成了烏合之眾,名將公孫喜和暴鳶似乎也犯下低階錯誤。

  魏韓兩軍誰都不願作先鋒,率先與秦軍交鋒,因此互相觀望。

  這樣坐失戰機之舉,在幾國聯合出兵的時候時常會出現,但是公孫喜和暴鳶至少合作有八年了,按理說配合應該相當嫻熟,他們居然還像首次合作一樣生疏。

  後來,白起就是抓住了魏韓聯軍這唯一的弱點,各個擊破,先擊敗魏軍的。

  伊闕之戰的結果是,秦軍生擒魏軍主帥公孫喜,斬首聯軍達二十四萬,相當於每個秦軍要砍兩個對方的人頭,真不知道白起是怎麼做到的!

  伊闕之戰,雙方兵力對比為,秦軍最多十餘萬,魏韓聯軍約為三十萬上下。

  魏韓兩軍的兵力,以國力論魏國應該佔多數,但這是魏國在幫助韓國作戰,韓國不應該有所保留,因此魏韓兩軍的兵力,可能就是各佔一半左右,每國都在15萬上下。就損失而言,可能韓國損失更為嚴重,因為魏國是來幫忙的,心態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