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弟子規

  我們該怎樣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閱讀。

  一

  一、生養我們的人,把我們帶到世界上並一生奉獻、不求回報的父母;

  二、老師,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而老師給了我們“第二條生命”,沒有人能夠生而知之,老師含辛茹苦地教我們學習與做人、認清是非和美醜,我們才有了正確的人生觀,正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作為學生理應敬仰和感恩老師;

  三、提供工作機會與創造生活財富的單位、領導和客戶,他們也如同父母一樣重要,生活中經常說起的“衣食父母”就是這個意思,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得以經濟上的保障和富有;

  四、國家和所在的城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國家和所在的城市做出貢獻,是胸懷大志的大孝與大愛。

  “解讀”中十分詳盡的為《弟子規》加了註解、譯文、分享和反思,不但是對原文進行解釋,同時對內容進行旁徵博引、深入淺出的論證,加入更多古今中外的生活和工作中的故事,耐人尋味、道理明晰。讓貼近生活、讓朗朗上口的《弟子規》更加通俗易懂,再通過反思的點睛發人深省,令人茅塞頓開。還特別把《弟子規》全篇翻譯成英文,共外籍人士一同與國人分享先賢智慧,有知名學者樂稱為:“這是一本國際化的《弟子規》”。中國著名書法家、中國楷書第一人何俊田先生義務將《弟子規》書成楷書字帖,為初學書法者提供了絕好的臨摹書帖。

  張建雲先生的《》異彩紛呈、內涵深蘊,在家庭、學校、企事業單位、黨政機關廣為學習與傳誦,實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中首次提出“天下人人皆弟子”的觀點,如在家裡,子女是弟子,在學校,學生是弟子,在單位,員工是弟子……都應該按照《弟子規》的要求規範自己的言行,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團結同學、尊敬同事、敬奉領導,面對責任勇於承擔,遇到困難智慧對待,虛心謹慎有格局,努力執行有耐心。在以建立和諧社會為主旋律的大氛圍之下,人人都以“弟子”自居,嚴格要求自己,社會的文明程度將會極大提升。

  二

  從我們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父母花去了多少心血與汗水,煎熬了多少日日夜夜;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以及走入社會,開始面對人生的風雨,父母無時無刻不在為我們嘔心瀝血、默默奉獻。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每個兒女應盡的義務,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兒女莫忘父母恩。當父母身體還好的時候,時常回家看看,叫一聲“爸、媽”,聽到父母回答是多麼幸福和愜意。如果有一天父母離我們而去,再像以往一樣叫“爸,媽”的時候,卻聽不到回答,會有一種淒涼的感覺油然而生,因為失去了世界上最疼愛我們的人。隨意買點吃的,什麼都行,只要父母愛吃;為父母做一頓飯,做好做壞無所謂,只要與父母同桌。陪母親逛逛街、嘮嘮家常,幫父親捶捶背、揉揉肩乃至一句親切的問候,這些都會讓父母感到欣慰和幸福。

  隨著時光的流逝,我們漸漸長大,父母卻愈來愈老。眼睛不好使了,變得有些昏花;手腳不好用了,走起路來有些笨拙;動作遲緩,思維遲鈍,記憶力有點差;說過的話以為沒說,重重複復,嘮嘮叨叨,甚至患上老年痴呆,像三歲的小孩兒;說話時,會突然想不起要說什麼,重複著教過我們的故事和兒歌,沉醉在那些和我們一起度過無憂無慮的童年回憶之中;有時也會忘了扣扣子、繫鞋帶,吃飯時,會弄髒衣服,梳頭時手還會不停地抖;還有時感到孤獨寂寞,痴呆地望著遠處……人們常說父母恩最難回報,願我們能以當年父母對待小時候的我們那樣,耐心、溫柔地對待漸漸年老的父母,體諒他們、關心他們,以反哺之心和感恩之心孝敬父母。哪怕只為父母換洗衣服、餵飯送湯,為父母搽搽風溼油,按摩痠痛的腰背,握著父母的手,攙扶著他們慢慢地散步……讓我們的父母在一個充滿愛與和諧的家庭中安享晚年。父母的幸福,就是我們的幸福。

  “入則孝”的開篇四句,出現了四個“父母”,可見孝敬父母的重要性。父母的意義有四種:

  一、生養我們的人,把我們帶到世界上並一生奉獻不求回報的父母;

  二、老師,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而老師給了我們“第二條生命”,沒有人能夠生而知之,老師含辛茹苦地教我們學習與做人、認清是非和美醜,我們才有了正確的人生觀,正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作為學生理應敬仰和感恩老師;

  三、提供工作機會與創造生活財富的單位、領導和客戶,他們也如同父母一樣重要,生活中經常說起的“衣食父母”就是這個意思,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得以經濟上的保障和富有;

  四、國家和所在的城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國家和所在的城市做出貢獻,是胸懷大志的大孝與大愛。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贍養父母是“孝”;老師給了我們知識,尊敬老師也是“孝”;國家給了安全和保障,盡己所能為國出力還是“孝”;領導與客戶給了我們財富和發展的機會,理應倍加珍惜,視如“父母”,這同樣是“孝”。常懷感恩之心,“孝”對有恩之人,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呀!

  三

  一個人來到人世就要孝敬父母、保護父母。讓父母生活幸福是做兒女的責任,也是義務。冬天讓父母溫暖這件極其微小的事情,我們是否做到了呢?是否也像父母叮囑年少的我們“天冷了要多穿衣服”一樣,而心繫他們的溫暖呢?是否給父母打個電話滿懷溫情地說:“爸媽,天冷了要多穿衣服呀!”是否為父母買雙手套、買雙棉拖鞋送到手中呢?

  有些人到了天冷的時候,早早為自己的孩子、愛人準備了高檔皮衣、羽絨服,有的人甚至抱著某種目的,花成千上萬元給客戶或領導的父母買高科技取暖產品,還大言不慚地說:“孝敬父母是我們晚輩的責任。”而對自己的父母呢?卻恰恰忽視了看望,忘記了孝敬。天冷了要讓父母溫暖,天熱了要讓父母清涼舒適。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學習黃香給父母扇扇子驅蚊蠅好像有些苛刻,但給父母買好蚊香點上,調好空調溫度和風口角度的時間和精力還是有的。就是這一點點事情,為人子女的我們做到了嗎?不管走得多遠,家永遠是我們溫暖的歸宿。因為家裡有我們最親最愛的人——父母。父母為我們奔波勞碌一生,變得蒼老憔悴,怎能不盡己所能回報父母呢?怎能不親手向父母捧去一份孝心呢?回家為父母洗碗,幫著父母洗衣服,給父母唱一首歌,送父母一份精緻的賀卡,為父母親手獻上一頓家常便飯,剝個香蕉、削個蘋果……無論用什麼方式回報,無論厚重還是微薄,只要心裡時刻想著父母,父母就會感到無比快樂。

  有人卻過早地懂得了“享受”的含義,而忽視了“回報”的分量,認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應當的。“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宇宙,比宇宙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而父母就有這樣的胸懷,即使兒女犯了錯誤,他們也依然深深地愛著我們。做子女的有些時候太自私,給予父母的太少了,以至於為父母做一丁點兒事情,父母就會感動不已。仔細想想,在學校裡、生活中得到同學或同事的細小幫助,就會感激半天,在馬路上,看到陌生人微微一笑,也會還以友善的笑容。可這一切放在父母身上,我們也許會熟視無睹……社會上有的人把“孝敬父母”當作一種社交手段,對領導或客戶的父母關愛備至,孝敬有加,為其做壽、送禮,噓寒問暖,卻把自己父母的生日和身體健康拋在腦後。這便是孔子在《孝經》中提到的“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理”。既悖德又悖理,這不是表面上滿嘴仁義道德,實則是虛偽的孝敬嗎?

  “冬溫夏凊”看似小事,與工作和學習的大事相比,我們做得如何呢?有的人在學習上不努力,在工作中不積極,不肯吃苦,只願享受。老師教育時心生叛逆,受到領導批評就大鬧情緒,甚至調換工作、跳槽走人,殊不知到了任何一個新的環境,都要重新開始。不安穩、不踏實、不聽話的人,總會讓父母牽腸掛肚,父母會因此操心甚至生病,這是對父母大不孝啊!天下沒有哪個父母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犯錯誤、走彎路,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學習和工作習慣,努力學習、積極工作、學會寬容、學會團結,讓感恩之心陪伴我們成長,同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