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頗族的民族節日和飲食習俗

  景頗族,中國雲南世居民族之一,由唐代“尋傳”部落的一部分發展而來。你知道景頗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

  景頗族的民族節日

  撤種節和嘗新節

  撒種節和嘗新節,是雲南省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梁河、隴等縣阿昌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三月十日和八月十五日舉行。

  傳在遠古時代,阿昌族人民中有個年逾古稀的老婆婆,每逢八月中旬收穫季節,她總是不厭某煩小心翼翼地將各種穀物良種選留下來。轉送給各村寨的人民.由於幫助大家提高了耕種技術,她受到人們深沉的愛戴和尊重.一年的八月,老婆婆突然在收穫前逝去。為了彌補老人未能穿新、嘗新而逝的最大遺憾,人們在她靈前敬獻香噴噴的飯菜和新衣。以後,每年八月十五日,阿昌族家家戶戶都用新收穫的糧、菜、瓜果做飯,這樣就形成了嘗新節。來年春天人們又將她留下的種子撒到地裡,形成了每年三月十五日的撤種節。

  新米節

  新米節景頗族有趣的慶豐收節日。每年農曆八九月間,當田裡稻穀成熟時,家家戶戶都要歡渡“新米節”。

  新米節的前一天,主人家就開始準備。他們揹著插滿鮮花的籃子,然後揀起一捆成熟的糯谷,揹回家中,擺在鬼門旁邊。然後,便向各家發出熱情的邀約,請他們在第二天作客。第二天,男女老少和魔頭歡歡喜喜地來到主人家,主人取出水酒迎接來客。主賓互致問候完畢,就要準備新米節的飯食了。婦女和小姑娘炒穀子、舂扁米、做粑粑、煮新米飯,上山採野菜。小夥們歡歌結伴,下河捉魚。按景頗族的傳統規矩,新米節這天不能殺雞宰豬。宴飲開始之前,主人要行祈禱儀式。他把粑粑、扁米、水酒、乾魚、幹老鼠排好祈祝,向鬼表白心願,盼望人畜平安,風調雨順,祛災除禍。如能如願,將來一定殺牛供祭。

  在新米節的儀式上,由年高德重的長者講述穀子的來源。據說在很久以前,景頗族種植穀子,但谷魂卻上了天,地上的穀子長得不好,家狗見狀日夜吠叫,終於把谷魂叫到了地上,從此,景頗族種植的穀子茁壯豐茂。

  因此,景頗族對狗另眼相看。新米節這天,要先給狗吃飯,其次才是牛,然後才給老人吃。新米節這天,人們一邊飲酒談笑,一面和主要總結農事,討論下種的適當時機。泡田水的使用。栽秧的技藝,旱地播種的方法和時限,開荒的設計。輪種的學問等。新米節是一個慶賀豐收的節日,也是一個促進農業技術交流的節日。

  採花節

  景頗語稱“思鮮鮮”或“吉達”、“寧打”等,一般在春節期間舉行。屆時,同寨或鄰寨的青年男女相約在一起,帶著粑粑絲、米飯、雞蛋等食物,一同上山找一適合玩耍的地方,大家唱歌跳舞,說笑嬉鬧,舉行打“煬碟”等各種遊戲。情侶們則談情說愛、互贈禮物,其餘男女老少,則每人出些酒肉等食物,共同煮食。老者唱歌給年輕人聽,歌詞多為吉利之語。飯後,大家唱歌跳舞,一同玩樂。晚上青年男女彼此相約,在公房和其它地方唱歌吟調,盡情娛樂,直到深夜。

  能仙節

  是景頗族青年男女為主的聚會、唱歌跳舞的節日。一般在每年的農曆二月十日舉行。這個季節正值春回大地,萬物生長,辛勞一年的青年男女利用這一農閒的好時節,依照傳統在依山傍水的平坦地方舉行能仙節。節日裡,男女青年穿上節日的盛裝,佩帶各種的裝飾品,聚集在一起,進行民歌、射擊、打彈弓、刀舞等比賽。

  景頗族的飲食習俗

  景頗族以米為主食,吃法有爛米飯、糯米飯、糯米粑粑或竹筒飯。蔬菜除部分來源於菜園,多靠採集野菜來製作,吃法除煮、燜、炒或涼拌外,最有特色的要算是舂菜了。他們將野菜洗淨後精心炮製,加上豆豉。豆豉:一種豆子煮熟發酵後製成的食品。生薑、辣椒、鹽,在竹筒或杵臼內舂碎。其味道鮮美獨特,常用來待客。景頗族還喜飲水酒,喜嚼“沙枝”***用草煙、蘆子、熟石灰配成的嚼料***。見面互贈“沙枝”是傳統禮節之一。

  景頗族閒時一日三餐,忙時一日兩餐。主食大米,喜食乾飯和竹筒飯。所種植的蔬菜大都是不需精耕細作的瓜、豆、青菜、洋芋***土豆***等,輔以竹筍、水芹、野蒜等。

  肉食以豬肉和雞肉居多,農閒時進行漁獵,比如捕獵野豬、麂子、山羊、野牛、野雞、鳥雀,捕撈魚蟹、田螺。景頗族飲酒多是自制的低度酒,稱水酒,成年男女更喜燒酒。

  景頗族喝酒十分注重禮節,熟人相遇互相敬酒,不是接過來就喝的,而是先倒回對方的酒筒裡一點然後再喝。大家共飲一杯酒時,每個人喝一口後都用手揩一下自己喝過酒的地方,再轉給別人,如有老人在場,先讓老人喝。

  典型食品主要有:竹筒烤魚、撒撇、舂鱔魚、砂鍋燉竹鼠。

  景頗族的婚姻風俗

  景頗族的婚姻形式為一夫一妻制。但山官和富裕戶也有一夫多妻的。在家中,父親是家長。有女無子時可招贅,但贅婿不改其姓;無子嗣時可收養子,權利義務與親生子一樣;對財產實行不嚴格的幼子繼承製,幼子地位高於長子。婦女社會地位較低。在現行的一夫一妻制婚煙中,基本上仍必須遵循傳統的單向姑舅表婚的原則,即姑家男子必須娶舅家女子,但舅家裡男子不能娶姑家女子,形成“姑爺種”和“丈人種”的婚姻關係。流行轉房制和妻死丈夫續娶妻姊妹的習俗。還實行等級婚姻,即官家與官家通婚,百姓與百姓通婚。青年男女社交自由,但結婚由父母包辦,聘禮很重,常發生搶婚的現象。

  景頗族青年男女進行幹脫總***即“串姑娘”***時,男子會暗取意中人的幾絲頭髮或布絲等物,請董薩***巫師***卜卦確定是否能結婚。若可以,再由父母請“勒腳”***男方寨裡的媒人***與“強通”***女方寨裡的媒人***聯絡,並去女方家提親。提親時一般會送去一些絲織品種、雞蛋、酒等禮物,若女方收下,即表示同意婚事。過後,再送去議定的聘金,決定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