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母的用法介紹如何使用最正確

  正宗貝母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等作用,關於貝母的用法有很多。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貝母的用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貝母的用法

  1、貝母米粥

  【原料】大米60克,貝母5-10克,白糖適量。

  【製作】先用大米煮粥,待八九成熟時,加入貝母粉末,再煮至熟。服用時加入適量白糖。

  【功效】具有潤肺養胃,化痰止咳等作用。適於病弱老年人服用。

  2、川貝釀梨***補肺陰藥膳方***

  【原料】川貝母12克,雪梨6個 ,糯米100克 ,冬瓜條100克,冰糖180克,白礬適量

  【製作】

  ①將糯米淘洗乾淨,蒸成米飯;冬瓜條切成黃豆大顆粒;川貝母打碎;白礬溶化成水。

  ②將6個雪梨去皮後,均由蒂把處刀切下一塊為蓋,用小刀挖出梨核,再把把它們浸沒在白礬水內,以防變色,然後將梨在沸水中燙一下,撈出放入涼水中沖涼,再撈出放入碗內;將糯米飯、冬瓜條和適量冰糖悄拌勻後和川貝母都分成六等份,分別裝入6個雪梨中,蓋好蒂把,裝入碗內,然後上籠,沸水蒸約50分鐘,至梨粑爛後即成。

  ③將鍋內加清水300克,置武火上燒沸後,放入剩餘冰糖,溶化收濃汁,待梨出籠時,逐個澆在雪梨上。

  【用法】服用時,每次食用雪梨1個,早晚各服1次。

  【功效】潤肺消痰,降火除熱。適用於肺癆咳嗽、乾咳、咯血等症

  3、貝母甲魚

  【原料】甲魚1只,川貝母5克 雞清湯1000克 料酒 鹽 花椒 生薑,蔥各適量。

  【製作】將甲魚切塊放入蒸缽中,加入雞湯、川貝母、鹽、料酒、花椒、姜、蔥,上蒸籠蒸1小時即成。

  【用法】佐餐,趁熱食。

  【功效】滋陰補肺。適用於陰虛咳嗽、喘、低熱、盜汗等症。健康人食用更能防病強身。

  【功能主治】本品味苦,性微寒,歸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之功,可用於治療痰熱咳喘,咯痰黃稠之證;又兼甘味,故善潤肺止咳,治療肺有燥熱之咳嗽痰少而粘之證,及陰虛燥咳勞嗽等虛證;還有散結開鬱之功,治療痰熱互結所致的胸悶心煩之證,及瘰癧痰核等病。此外,川貝母與烏賊骨、甘草為散劑,即烏貝散,治療胃潰瘍有效。

  貝母的禁忌與注意

  1、服用期間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2、本品適用於肺熱燥咳痰少者,其表現為咳嗽氣息粗促,或喉中有痰聲,痰質粘,或痰中帶血絲,伴身熱,口乾,咽痛,或咳引脅痛。舌紅,苔薄黃或薄黃膩,脈數或滑數。

  3、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心病、肺結核、糖尿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貝母的藥用價值

  貝母是常用的化痰止咳藥。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和浙貝母的乾燥鱗莖。川貝母主產於中國的四川、雲南、甘肅等地;浙貝母主產於中國的浙江、江蘇 、安徽等地。

  川貝母味苦、甘,性微寒;浙貝母味苦,性寒 。歸肺、心經。主治熱痰咳嗽、外感咳嗽、陰虛咳嗽、痰少咽燥、咯痰黃稠、肺癰、乳癰、癰瘡腫毒、瘰癧等症。現代藥理實驗證明,貝母有鎮咳、降壓、升高血糖等作用。

  藥膳:川貝冰糖湯、川貝釀梨。

  相關藥品

  秋梨膏、川貝枇杷露、養陰清肺丸、牛黃清肺散、鐵笛丸、至寶錠、蛇膽川貝膠囊、貝母瓜萎散。

  注意禁忌

  脾胃虛寒及寒痰、溼痰者慎服。反烏頭。

  1.《本草經集註》:“惡桃花。畏秦艽、礬石、莽草。反烏頭。”

  2.《本草經疏》:寒溼痰及食積痰火作嗽,溼痰在胃噁心欲吐,痰飲作寒熱,脾胃溼痰作眩暈及痰厥頭痛,中惡嘔吐,胃寒作洩並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