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方法的故事

  我們可以從有關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接下來請欣賞小編給大家網路收集整理的。

  :有難度,才有高度

  聽中學的一位老師彈《致愛麗絲》,在空曠的琴房裡,那感覺很妙,音質之純美是家中那套音響根本不能演繹出來的。

  很羨慕,問她,如果我能這樣熟悉地演奏這首《致愛麗絲》需要多長時間?她微笑著說:“10分鐘。”我說你開玩笑吧。她說不,是真的,不過我說的是每天10分鐘。

  她是一位語文老師,還是3年前練的琴,那架鋼琴是一傢俬人企業捐贈的,一直放在琴房裡。學校曾來過一個音樂教師,不過嫌學校待遇低,走了。於是,她便成了這架鋼琴的主人,每次課間10分鐘,她就貓到琴房裡練練,從最初的音階開始。不過,她只有10分鐘,10分鐘之後,上課鈴聲響,她就得停止。

  想起一個故事,有一個小男孩練琴時每天堅持4個小時。她的老師知道後,對他說:“你不能這樣練,馬上停止。因為長大以後根本沒有更多的時間來練琴,你應該養成習慣,一有空閒就練,即使幾分鐘也行。”他聽從了老師的勸告,把練鋼琴的時間分解到各個時間段。其它時間他用來寫日記、培植標本、到草地上踢足球,而這一切,並沒影響他的琴藝。

  這個美國小男孩後來成為著名的詩人、小說家和極其出色的鋼琴家,他之所以在各個領域取得輝煌的成就,原因在於他能分解自己的愛好到每天的時間中,他即使只有5分鐘的空閒也會利用起來,寫幾句詩,彈一首曲子。

  幾分鐘的時間並不長,但如果能利用它並能成為一種習慣,這些短短的時間就有可能成就一個人,因為再大的事業和成就所需要的數年和數十年的時間都是由短短的幾分鐘累加起來的。當然這些應該是毫不拖延並加以充分利用的幾分鐘。

  :忘金,才能奪金

  杜麗為中國贏得雅典奧運會首金,其意義自不待言。究其成功的背後,我們應有所感悟。杜麗之勝,就是勝在忘金,心無旁鶩,一心一意打好自己每一槍。

  杜麗自己說,賽前並沒有想那麼多。因為大家都將為中國隊奪首金的重任放在了趙穎慧身上。自己以平常心輕鬆上陣,埋頭打出自己平時應有的水平。結果她成功了。

  何人不想奪奧運會金牌?奧運金牌畢竟是競技運動員一生的最大夢想,更何況是奧運會的首金!但倘若過多地想著金牌這誘人的東西,想著奪金之後的風光,便無異於給自己套上一道沉重的枷鎖,技術水平的發揮自然要大打折扣。想當年許海峰摘取洛杉磯奧運會“第一金”,主要就是沒有沉重的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他說,當時賽前我對那枚金牌的意義一無所知,拿了金牌我才知道意義竟如此重大。我想如果我之前就知道那麼多,想到那麼多,第一塊金牌也就可能旁落。

  戰勝對手不易,戰勝自我更難。尤其在奧運會這樣體育競技的最高殿堂,惟有戰勝自我的運動員,才能擁有光輝的頂點。

  :把身後的門關上

  英國前首相勞合•喬治有一個習慣——隨手關住身後的門。有一天,喬治和朋友在院子裡散步,他們每經過一扇門,喬治總是隨手把門關上。“你有必要把這些門關上嗎?”朋友很是納悶。

  “哦,當然有這個必要。”喬治微笑著對朋友說:“我這一生都在關我身後的門。你知道,這是必須做的事。當你關門時,也將過去的一切留在後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還是讓人懊惱的失誤,然後,你又可以重新開始。”

  朋友聽後,陷入了沉思中。喬治正是憑著這種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踏上了英國首相的位置。

  正如俗話所說:“為誤了頭一班火車而懊悔不已的人,肯定還會錯過下一班。”

  :對學習十分痴迷

  和錢亮聊過後,記者感到他是一個痴迷於學習的人。他說,物理之所以學得特別好,主要因為自己感興趣,覺得學物理有用,可以解除心中的疑惑,常常可以從中獲得滿足感。而自己平時的愛好也是看書,喜歡看一些文學類的書籍,也愛上網查查訊息。今年暑假,他也不準備閒著,自己已經買好一堆高數書,準備趁著這兩個月時間趕緊把大學裡要學的東西提前學學。之所以選擇高數學習,錢亮說,一方面自己對高數感興趣,另一方面,覺得數學是學好物理的必備工具。清華北大發出盛情邀請

  昨天晚上錢亮剛剛得知分數不久,清華北大的招生老師就先後把電話打到他的家裡,向他詢問報考意向,並通過許諾獎學金、學費減免等發出盛情邀請。錢亮說,自己現在還沒打定主意上哪所學校,但是一定會去學物理,因為感覺有廣闊的空間讓自己施展。他告訴記者,今天準備到學校與老師交流交流,再去查查資料,看看哪所學校更適合自己學習物理。錢亮的爸爸告訴記者,本來給孩子定的最低目標就是南大,現在考得這麼高,究竟上什麼學校要看哪所對他專業、特長髮展更有益處。

  記者還了解到,錢亮的父母都是工薪階層,從鄉鎮企業下崗後,現在自謀職業。他們倆的學歷層次都是高中,平時根本無法輔導錢亮。而錢亮的學習完全是*自己的勤奮和自覺才獲得今天這麼好的成績。錢亮表示,自己成功的經驗就是“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