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公選領導政治知識習題講解

  政治知識是福建公選領導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科目的重要考點,做好相關的知識習題是鞏固知識記憶的最佳途徑,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福建公選領導政治知識習題,供考生備考練習。

  福建公選領導政治知識習題***一***

  1.

  下列選項中,屬於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的是*** ***

  A.生態文明

  B.創造條件讓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

  C.分配更加註意公平

  D.廉政文化

  2.

  我們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保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是*** ***。

  A.著重從思想上建黨

  B.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

  C.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弘揚與時俱進的精神

  D.真正做到“三個代表”

  3.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黨的紀律檢查體制。要求巡視制度全覆蓋。三中全會後,官方又接連釋放出試點新提任領導幹部財產公開、制定“裸官”任職崗位管理辦法,分解一把手權力,制定幹部待遇標準等反腐新政訊號。

  這告訴人們*** ***

  A.只有控制幹部手中權力,才能反腐倡廉

  B.黨內外監督體制應齊頭並進

  C.反腐倡廉是提高黨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根本

  D.反腐須標本兼治,制度反腐是關鍵

  4.

  “追求真理比佔有真理更寶貴”。德國詩人萊辛的這一著名詩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

  A.認識經歷了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

  B.認識的根本任務是透過現象認識本質

  C.認識不能停滯,而應該不斷擴充套件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認識世界更重要

  5.

  航空界有個關於飛行安全的“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隱患。“海恩法則”啟示我們*** ***。

  A.規律是客觀的,我們要善於發現和利用規律

  B.量變是質變的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C.矛盾是普遍的、客觀的

  D.只要注意防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福建公選領導政治知識習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十七大報告中的五個“首次”:一、中共黨代會報告首次提出202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兩番;二、中共首次把“生態文明”寫進黨代會政治報告;三、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四、中共首次強調在初次分配中體現公平以遏制貧富差距;五、黨與腐敗“水火不相容”、“廉政文化”首次出現在報告中。故正確答案為B。

  需要注意的是,“十七大”首次提出,和“首次出現在‘十七大’報告中”是不同的概念,如D選項“廉政文化”首次“出現”在報告中,但並非十七大首次提出的概念,該概念在十七大報告前早已有使用;A、C項同理,“寫入”和“強調”都表明是已有的概念。

  2.答案: C

  解析:

  ***同志明確指出,貫徹“三個代表”要求,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並強調,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弘揚與時俱進的精神,是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保持先進性和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故正確答案為C。

  3.答案: D

  解析: A選項說法過於片面,限制官員權力只是反腐措施中的一種;B選項中所說的“黨外監督”題幹中並沒有體現;C選項說法錯誤,提高執政能力的根本是黨的自身建設,包括思想、制度、作風等很多方面;D選項說法正確,題幹中不論是“巡視制度”“財產公開”還是“裸官”都是制度建設的體現,不僅要治理現象更要遏制源頭,所以本題選擇D項。

  4.答案: C

  解析:

  “追求真理比佔有真理更寶貴”這一著名詩句所包含的哲理是:認識不能停滯,而應該不斷擴充套件和深化。“追求”真理比“佔有”更寶貴是因為真理也是發展的,隨著時間、地點、條件變化了,人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佔有”的真理就有可能不是真理了,因此就要不斷地追求真理。故正確答案為C。

  5.答案: B

  解析:

  “海恩法則”說明了量變與質變的關係,量變是質變的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故正確答案為B。

  福建公選領導政治知識習題***二***

  1.

  近年來,某地的洪水氾濫越來越嚴重,對民生危害越來越大。造成洪水氾濫的原因之一是人類活動增多所造成的地球環境破壞,從哲學上看*** ***。

  A.事物之間存在著因果聯絡

  B.改造自然與人類活動存在著矛盾的關係

  C.人類活動必將引起自然災害的出現

  D.洪水與自然災害之間存在本質的聯絡

  2.

  《三國演義》開篇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這句話未必準確,因為*** ***。

  A.事物的發展需以條件為前提

  B.事物的本質不以時間為轉移

  C.事物的質變是從量變開始的

  D.矛盾雙方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3.中共中央宣傳部組織編寫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綱要》中指出,推進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的重點是*** ***。

  A.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B.不斷提高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和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

  C.應對複雜局面的能力和依法執政的能力

  D.總攬全域性的能力4.

  臺灣與大陸和平統一後,臺灣特別行政區可以享有比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更高度的自治權利,主要體現在*** ***。

  A.擁有行政管理權

  B.擁有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C.可以實行單獨的財政預算

  D.可以保留自己的軍隊

  5.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要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其哲學依據是*** ***。

  A.同一矛盾的雙方,其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

  B.在複雜事物發展過程中,不同矛盾的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

  C.矛盾普遍存在,必須一分為二地看問題

  D.一切事物都在發展,必須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福建公選領導政治知識習題答案

  1.答案: A

  解析:

  人類活動增多導致了地球環境遭到破壞,而地球環境遭到破壞有可能引起洪水氾濫,洪水氾濫對民生危害越來越大,這從哲學角度揭示了事物之間存在著因果聯絡。故正確答案為A項。

  2.答案: B

  解析:

  事物發展是哲學術語,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簡到繁,由低階到高階,由舊物質到新物質的運動變化過程。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即事物的內因。唯物辯證法認為,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而向前的、上升的、進步的運動即是發展。發展的本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即新事物代替舊事物,這個過程並不是以時間來衡量的,因此選B。

  3.答案: A

  解析: 堅持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是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必備條件。各級領導幹部的執政能力水平是黨的執政能力的直接體現。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就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幹部隊伍,不斷提高他們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對複雜局面的能力、依法執政的能力和總攬全域性的能力。綜上可知,本題正確答案是A項

  4.答案: D

  解析:

  A、B、C三項中的權力是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都享有的,只有可以保留自己的軍隊屬於臺灣特別行政區獨享的自治權利。

  5.答案: B

  解析:

  “要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就是說在多個矛盾中,要抓住主要矛盾,體現了不同矛盾的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A項說的是“同一矛盾的雙方”,與“統籌規劃”不對應,排除。C項和D項的表述跟“統籌規劃、突出重點”不搭邊,故正確答案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