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考試工程問題的解法

  工程問題是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科目常出現的問題,那麼有關工程問題一般有哪些實用的解題方法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行測工程問題的解法

  題型特徵:兩者或多者一起合作完成一項工程,已知相應的時間和效率,求時間。

  例題:有一個水池,單開甲水管,放滿一池水要3個小時;單開乙水管,放滿一池水要4個小時。若同時開啟兩個水管,放滿一池水要幾個小時?

  A.3 B.4 C.7 D.12/7

  【解析】答案選D.工程問題公式:T=W/P,此題W、P都未知,水池能裝多少的水即總量保持不變,可設W=12,則甲的效率=12/3=4,乙的效率=12/4=3,即:T=12/***3+4***=12/7.故正確答案為D.

  另解:甲要3小時,乙要4小時,則一起開啟往水池裡灌水需要的時間一定比其中任何一個的時間都要小,觀察選項,只有D符合題意。

  關鍵點:合作時的總效率等於各部分效率之和。

  多者合作問題簡單易懂,容易拿分,所以每個考生都要掌握此類題型的方法及技巧,在此給大家總結出來具體的解題步驟,再遇到此類題型時就可按照這樣的步驟往下求解:

  ***1***工作總量設為“時間”的最小公倍數。***方便計算***

  ***2***求合作的總效率

  ***3***求時間,工作總量÷合效率→合時間

  增長量和增長率問題解題方法

  一、增長量與增長率

  增長量與增長率是資料分析裡最常出現的兩個概念,所以,絕對不能混淆。增長量表示本期量比上期量增長了多少,重在強調增長量的多少:增長量=本期量-上期量;增長率表示本期量比上期增長了百分之多少,重在強調增長的速度的快慢:增長率=增速=增長量/上期量。

  當然,如果實在沒有辦法區別增長量與增長率的話,那就通過單位來判斷,如元、千克、公頃等就是求具體的增長量,帶了%的,就是求增長率。

  二、幅度問題

  增長的幅度問題簡稱增幅,其實是增長量與增長率問題的另一種體現形式。

  比方說“2013年產某水果100t,2014年產了200t,求該水果產量的增長幅度”,那麼這裡的增長幅度是“量的增長幅度”,其實求的就是增長率。

  又比如說,“2013年某水果的同比增長率是10%,2014年增長到13%,求增長幅度”那這裡的增長幅度就是“率的增長幅度”,直接做差就可以了,即增長了三個百分點。

  三、增長量與增加值

  很多考生會遇到 “求2011年第一產業增加值是多少”這樣的題目,而一看到增加值,很多人直接就帶入增長量的公式,這裡就要提醒廣大考生,增加值只是一個名詞,通常與“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聯絡在一起,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加在一起就是國內生產增長總值,它不是增長量。如果要求增長量的話,題目會這樣出“求2011年第一產業增加值的增長量”.

  四、人口增長率與人口自然增長率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大家會知道增長率等於增長量除以上期量,所以“求2011年的人口增長率”的時候,直接將2011年人口增長量除以2010年的人口數即可。這裡要注意一個陷阱,如果求的是“人口自然增長率”,而用了前面的公式,很有可能就會算錯。

  人口增長率=人口增長量/人口上期量

  人口自然增長率=***年內出生人口-年內死亡人口***/年平均人口。

  分子的“年內出生人口-年內死亡人口”其實就是人口增長量,所以兩個式子的分子其實是一樣的,但分母就不同了,人口增長率的分母是上期量,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分母則是本期量。

  關於增長的概念比較多,也是整個資料分析裡最重要的一章,所以希望廣大考生們在做題前一定要審好題目,不要混淆了這些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