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故事作文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小編為大家整理,供大家參考!
***1***:張衡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並不發光,月光其實是日光的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的成因,並且認識到宇宙的無限性和行星運動的快慢與距離地球遠近的關係。這不僅在當時,就是今日來看,也是很大的成就。
張衡能取得這些成就和他小時候的立志追求是分不開的。
張衡從小就愛想問題,對周圍的事物總要尋根究底,弄個水落石出。在一個夏天的晚上,張衡和爺爺、奶奶在院子裡乘涼。他坐在一張竹床上,仰著頭,呆呆地看著天空,還不時舉手指指劃劃,認真地數星星。
張衡對爺爺說:“我數的時間久了,看見有的星星位置移動了,原來在天空東邊的,偏到西邊去了。有的星星出現了,有的星星又不見了。它們不是在跑動嗎?”
爺爺說道:“星星確實是會移動的。你要認識星星,先要看北斗星。你看那邊比較明亮的七顆星,連在一起就像一把勺子,很容易找到„„”
講名人故事作文
“噢!我找到了!”小張衡興奮地又問道:“那麼,它是怎樣移動的呢?”
爺爺想了想說:“大約到半夜,它就移到上面,到天快亮的時候,這北斗就翻了一個身,倒掛在天空„„”
這天晚上,張衡一直睡不著,好幾次爬起來看北斗星。當他看到那排成勺子樣的北斗星果然倒掛著,他非常高興!心想:這北斗星為什麼會這樣轉來轉去,是什麼原因呢?天一亮,他便趕去問爺爺,誰知爺爺也講不清楚。於是,他帶著這個問題,讀天文書去了。
後來,張衡>長大了,皇帝得知他文才出眾,把張衡召到京城洛陽擔任太史令,主要是掌管天文曆法的事情。為了探明自然界的奧祕,年輕的張衡常常一個人關在書房裡讀書、研究,還常常站在天文臺上觀察日月星辰。他創立了“渾天說”,並根據“渾天說”的理論,製造了渾天儀。這個大銅球裝在一個傾斜的軸上,利用水力轉動,它轉動一週的速度恰好和地球自轉一週的速度相等。而且在這個人造的天體上,可以準確地看到太空的星象。
張衡從一個對著天空數星星的孩子,成長為歷史上著名的科學家,他大膽追求自己的目標,不為其他世俗的名利束縛,興趣為師,潛心科學,終成一代大家。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有了感興趣的目標,一定不要輕易錯失,而是要集中精力勇於追求,不斷克服過程中的艱難險阻。一步步地攀登,最終會向目標不斷靠近。這就是追求的魅力,這就是追求的動力,這就是追求的教益。
***2***:關於世界上第一臺天文望遠鏡是誰發明的問題,科技史上早有定論,他就是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但伽利略卻否認這一點,他說是荷蘭人首先發明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1608年,荷蘭有一位眼鏡製造商叫漢斯?李波兒賽,他的兩個孩子很調皮,也很聰明。一天,偶然一個機會,兩個孩子從店鋪裡拿來兩片透鏡,一前一後擺弄著,用眼睛張望著。孩子們驚訝了,他們發現遠處教堂上的風標又大又近。李波兒賽得知此事也很高興,他就用一個簡易的筒,把兩塊透鏡裝好。這就是世界上第一臺望遠鏡。
1609年,發明望遠鏡的訊息傳到了義大利,伽利略知道了,就按此方法制作了一個放大3倍的望遠鏡。後又經過改進,使望遠鏡一下子放大20倍。他用此觀察星星,居然可以觀察到木星的圓面,看到了月球上高低不平的環形山。1610年,他又用放大30倍的天文望遠鏡觀察到木星的4顆衛星,看到金星的圓缺變化。
正因為是伽利略改進了望遠鏡的效能,又用來觀察星星、月球、金星以及太陽等天體,並首次發表觀察結果,因此確切地說,是伽利略發明了天文望遠鏡。而那位漢斯?李波兒賽則是望遠鏡的發明人。
***3***:1836年冬天,著名鋼琴家肖邦結識了比他大6歲的法國女作家喬治·桑,肖邦這個纖弱、儒雅而又溫柔的男子,對反傳統的多產女作家喬治·桑,第一印象並不太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喬治·桑越來越引起肖邦的注意,肖邦發現自己和她在一起時,可以盡情傾訴內心深處的情感。後來,肖邦和喬治·桑生活在了一起,他們保持了長達9年的關係。喬治·桑給予肖邦的細心照料,有助於煥發肖邦的才華,他們生活在一起的後來幾年,肖邦的作曲生涯達到了他個人生命的最高點,是肖邦鳴唱“天鵝之歌”的歲月。
1846年,肖邦和喬治·桑在諾罕莊園裡一起度過了最後一個殘秋。11月,由於種種原因,他們分開了。
肖邦來到巴黎後心情十分憂鬱,肺病加重,身體越來越壞,但為了生活,他還要帶病教學生彈琴。第二年春天,他的身體稍微好一些,想起自己和喬治·桑在一起的這些年,他很有感觸,於是,寫下了一首《升C小調圓舞曲》。
乍一聽,你會感到它的旋律很美,實際上它隱藏著一種說不出來的悲哀。接著出現了一段抒情的慢板,好似是肖邦以往和喬治·桑在一起的>幸福日子的回憶。
肖邦似乎力圖忘掉悲慘的現實生活,而沉浸在他自己所創造的虛無縹緲的甜蜜夢幻世界,但是旋律中仍然不由自主地滲透著深刻的憂鬱情緒。
1848年,肖邦雖然病情嚴重,仍然訪問了英國和蘇格蘭。在倫敦,肖邦曾為維多利亞女王演奏,但英國的社交生活使他筋疲力盡,他的學生把他帶到一座鄉村別墅中休養,並送給他當時迫切需要的一萬五千法郎。
肖邦臨終前的一段日子非常孤寂,他痛苦地自稱為“一個遠離母親的孤兒”。
***4***:李大釗***1889-1927***,字守常,河北樂亭人,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幼年就喪失父母,孤苦伶仃,全靠祖父李如珍撫養。
李如珍是一個讀書人,青年時闖過關東,很有見識。他具有愛國心,不滿清朝的腐敗和帝國主義的侵略,且為人正直、樂於助人,深受鄉民尊敬。李大釗幼年時頗受祖父影響;成年後,李大釗對祖父的教育也一直永誌不忘。
李大釗出生時,李如珍已經六十多歲了,但由於父母早喪,只剩下祖孫二人相依為命,教育李大釗的任務自然地落在了李如珍的身上。李如珍對孫子十分喜愛,但管教也非常嚴格。從三歲起,李大釗就隨祖父識字讀書,祖父白天教,晚上問,直到他學會了才睡覺。由於學習專心,李大釗到五六歲就已有一定的識讀能力了。
李大釗七八歲時雖然已入私塾讀書,但仍然非常頑皮。那時,他家對面有一座廟,經常有一群不務正業之徒聚集在那裡賭博。祖父李如珍擔心孫子染上壞習氣,一再警告孫子不許去那裡玩。有一天中午,到了吃飯時間李大釗卻遲遲未回家。祖父在家裡等得十分著急,便忐忑不安地朝那座人聲鼎沸的寺廟走去。果然不出所料,淘氣的孫子夾在一群小孩中,正在那裡看熱鬧。祖父氣壞了,扭頭就回家去了。
過了好一會兒,李大釗偷偷摸摸地回到家中,躡手躡腳地坐到桌旁準備吃飯。可是,他看到一向和藹的祖父板著臉,很嚴肅,他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後悔著不該去看那些人賭博。吃飯期間,祖父一直沉默不語。
吃完飯,祖父把李大釗叫到身邊,問道:
“你今天怎麼這麼晚才回家啊?”“我剛才看‘扔玩兒’去了。”李大釗老老實實地回答。“看‘扔玩兒’很熱鬧吧?”祖父又問道。“嗯,是很熱鬧。”李大釗小聲回答。祖父點了點頭,說:“是呀,看‘扔玩兒。比在家裡坐著讀書寫字要熱鬧得多啦!可我平常囑咐你的話,你全忘了嗎?那些人空長著一雙手而不勞動,滿身銅臭味。我不讓你去那裡,你偏去,你說該罰嗎?”
於是,祖父便罰李大釗讓他到屋頂上去翻麻。
那時正值七月伏天,屋頂上的麻又厚又密,李大釗吃力地翻著,很快就汗流浹背。李如珍雖然疼愛孫子,卻決不姑息他的點滴過錯。李大釗的表姑看到這種情況,心有不忍,幾次來向李如珍說情。李如珍直到看到麻翻完了才把孫子從屋頂叫下來,還教導他道:“以後可要好好讀書啊!不要再去那裡看熱鬧了,要是迷上賭博,你這輩子就不會有出息了。”接著又心疼地為孫子擦去汗水,倒水給他喝。
後來,李大釗不忘祖父的教誨,認真讀書並經常參加勞動鍛鍊意志,遠離惡習。成家後,他也一直這樣要求自己的子女,十分注意教育成長環境對他們的影響,並以身做則。
作為父母,不知道你有沒有像李大釗的祖父一樣留心過孩子在一個怎樣的環境中成長呢?有沒有了解過你的孩子都結交了一些怎樣的朋友呢?有沒有注意過孩子有哪些不良習慣呢?……這些將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十分重大的影響。如果你還沒有注意過上述問題,不妨就從現在開始關注起來吧!
***5***:霍金***英文名Stephen William Hawking*** ,1942年1月8日在英國牛津出生,當天正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人稱“宇宙之王”。曾先後畢業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並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他之所以在輪椅上坐了39年,是因為他在21歲時就不幸患上了會使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症,演講和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他是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是本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被稱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還被稱為“宇宙之王”。
1942年1月8日生於英國牛津的霍金剛好出生於伽利略逝世300週年紀念日之時。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起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即隨著時間的增加黑洞的面積不減。這很自然使人將黑洞的面積和熱力學的熵聯絡在一起。1973年,他考慮黑洞附近的量子效應,發現黑洞會像黑體一樣發出輻射,其輻射的溫度和黑洞質量成反比,這樣黑洞就會因為輻射而慢慢變小,而溫度卻越變越高,它以最後一刻的爆炸而告終。黑洞輻射的發現具有極其基本的意義,它將引力、量子力學和統計力學統一在一起。
從童年時代起,運動從來就不是霍金的長項,幾乎所有的球類活動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變得更笨拙了,有一兩回沒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從樓梯上突然跌下來,當即昏迷,差一點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劍橋讀研究生後,他的母親才注意到兒子的異常狀況。剛過完21歲生日的霍金在醫院裡住了兩個星期,經過各種各樣的檢查,他被確診患上了“盧伽雷氏症”,即運動神經細胞萎縮症。大夫對他說,他的身體會越來越不聽使喚,只有心臟、肺和大腦還能運轉,到最後,心和肺也會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兩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這種病惡化得相當迅速。這對霍金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他幾乎放棄了一切學習和研究,因為他認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碩士論文的那一天。然而,一個女子出現了。
愛情不期而遇,1962年的夏天,簡通過朋友,認識了走路笨拙、腳步踉蹌的霍金,後來又發生了幾次偶遇。於是,他們碰到了愛情。 但是,他們的愛情卻多了一絲苦澀。霍金對自己的病感到無望,因此不打算建立長期穩定的關係。他們之間總是存在著一個第三者———死神。然而,愛情的力量卻無法抗拒。第二年7月14日,簡和霍金結了婚。 多年之後,簡在自己的回憶錄《音樂移動群星》中寫道:“我非常愛他,任何東西都不能阻止我和他結婚,我願意為他做飯、洗衣、購物和收拾家務,放棄我自己以前的遠大志向。”與簡的訂婚使霍金的生活發生了真正的變化。為了結婚,他需要一份工作,為了得到工作,就需要一個博士學位。因此,他開始了一生中的第一次用功。令他十分驚訝的是,他發現自己很喜歡研究。愛情有了圓滿的結局。然而,輪椅出現了。
霍金的病情漸漸加重。1970年,在學術上聲譽日隆的霍金已無法自己走動,他開始使用輪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沒離開它。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輪椅回柏林公寓,過馬路時被小汽車撞倒,左臂骨折,頭被劃破,縫了13針,但48小時後,他又回到辦公室投入工作。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鄉間別墅,上坡時拐彎過急,輪椅向後傾倒,不料這位引力大師卻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叢中。
雖然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霍金卻力影象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潑好動的——這聽來有點好笑,在他已經完全無法移動之後,他仍然堅持用惟一可以活動的手指驅動著輪椅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橫衝直撞”;在莫斯科的飯店中,他建議大家來跳舞,他在大廳裡轉動輪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當他與查爾斯王子會晤時,旋轉自己的輪椅來炫耀,結果軋到了查爾斯王子的腳趾頭。當然,霍金也嚐到過“自由”行動的惡果,這位量子引力的大師級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輪椅,幸運的是,每一次他都頑強地重新“站”起來。 1985年,霍金動了一次穿氣管手術,從此完全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極其艱難地寫出了著名的《時間簡史》,探索著宇宙的起源。
霍金取得巨大成功,但生活的現實取代了愛情的浪漫,他和簡的婚姻走到了盡頭。金的研究物件是宇宙,但他對觀測天文從不感興趣,只有幾次用望遠鏡觀測過。與傳統的實驗、觀測等科學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覺。“黑洞不黑”這一偉大成就就來源於一個閃念。
在1970年11月的一個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時開始思考黑洞的問題。他突然意識到,黑洞應該是有溫度的,這樣它就會釋放輻射。也就是說,黑洞其實並不那麼黑。這一閃念在經過3年的思考後形成了完整的理論。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佈,黑洞不斷地輻射出X光、伽馬射線等,這就是有名的“霍金輻射”。而在此之前,人們認為黑洞只吞不吐。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到黑洞輻射機制,霍金對量子宇宙論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霍金獲得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
霍金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在全世界的銷量已經高達2500萬冊,從1988年出版以來一直雄踞暢銷書榜,創下了暢銷書的一個世界紀錄。在這本書裡,霍金力圖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來講解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運、黑洞和時間旅行等。 在《時間簡史》一書的開頭,霍金指出:“有人告訴我,我在書中每寫一個方程式,都將使銷量減半。於是我決定不寫什麼方程。不過在書的末尾,我還是寫進一個方程,愛因斯坦的著名方程E=mc2。我希望此舉不致嚇跑一半我的潛在讀者。”現在看來,霍金完全是多慮了。
***6***:這個被稱作“籬苑”的書屋坐落於北京懷柔,由4萬根柴火棍搭成,在山水環抱中,與周圍的環境相得益彰。書屋的主人,48歲的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曉東對自己的作品很得意:“木棍會吸引鳥兒來做窩,還會隨四季變化顏色,和村莊景觀融為一體。我的設計理念就是,建築和環境應該有對話。”
李曉東一直是一個獨行俠式的建築師。他在偏遠地區做慈善專案,自己募集資金蓋房子,蓋好以後,就捐給當地做書屋或小學。“不但能自由地貫徹我的設計理念,還能幫助一些人。”
2003年,從新加坡回國的他在麗江一個貧困縣蓋自己設計的第一座房子“玉湖完小”。他親手寫了100多封信,一封一封發給有可能提供幫助的人或團體,募集資金,最終完成了建築。最後,這件作品得了6個國際大獎。
這座在麗江建的小學,成了李教授建築生涯的起點。隨後,他在福建平和縣下石村,根據當地自然、人文環境,設計了“橋上書屋”小學。樓梯旁邊有滑梯,圖書館在橋上,“整個學校本身就是個遊樂場、大玩具,孩子們下課都不願意離開,繼續在學校玩”。這個作品獲得2010年阿迦汗建築獎。
在李曉東看來,建築設計絕不只是房子修成什麼樣,而且要構造一種合理的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籬苑”從年初開始設計,用時半年多建成。最初3萬根柴火棍,他是用一毛錢一根收購的,結果,蓋到一半的時候缺了一萬根,再去收時發現,柴火棍的價格已經漲到一塊錢一根了,最後,只好去鄰村收購。
回憶學建築的緣起,李教授率性地說:“小時候哪知道什麼是建築啊。”他小時候喜歡養雞,用磚頭壘起來的雞窩,隔三岔五就換個樣子。1979年,16歲的李曉東選專業的時候,父親說:“既然你喜歡畫畫,喜歡蓋雞窩,那就學建築吧。”
誰能想到,一個享譽國際的建築師,第一個作品是“雞窩”呢。